第82章:兒時的夢想
“大漢帝國還是十分得人心的,竟然有這么多諸侯支持……”
趙鈺原本還以為整個大漢氣數已盡,但沒想到竟然竟然冒出了這么多的支持者,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他的預測之中對漢獻帝劉徹,應該不會存在這么多的支持者,畢竟整個諸侯已經完全架空了整個大漢皇室,對他的死活應該不會有這么在乎。
可突然聽見仙師的分析,這根本和自己想想之中完全不一樣。
這些該死的諸侯根本就沒有想過徹底放棄大漢帝國,反而想要著急其他各路諸侯對董卓進行圍剿,這分明就是匡扶漢室的節奏。
分析完仙師提供的所有線索,看樣子自己心中的那些愿望簡直難如登天啊。
“你放心下,根本不是。”
蘇青根本毫不猶豫反駁了趙鈺的觀點,繼續說道:
“我知道你是怎么分析的,小家伙你是不是覺得這各路諸侯都想要匡扶漢室,解決董卓?”
“難道不是嗎?”
蘇青冷笑一聲,他真是沒想到這趙鈺的思想竟然如此簡單,便解釋說道:“董卓現在一家獨大,所有才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暴怒,覺得這件事情不公平只是借著匡扶漢室的名號,來打到普天之下權利最大的人而已,各自為自己的利益戰斗,根本就是一團散沙,他們根本就解決不了董卓的。”
這些十八路諸侯根本和開玩笑一樣,一群自私的家伙,根本上不了臺面。
憑這一群跳梁小丑,也敢和將整個大漢帝國推到的董卓相比?
但,在蘇青心中這同樣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只要能按照劉備那樣的路線成為一個更加不錯的心格局,這樣一來便可以直接畢竟天花板,解決了董卓后便能成為整個大漢最大的諸侯。
“哎……大漢亡了!”
一旁的李彥仿佛此刻早已看清整個大漢的形式,皇室根本沒有任何權利,除了董卓想要保住整個大漢以外,其他各路諸侯根本不介意大漢到底要不要存在。
只不過作為一個大秦的后世,竟然要參加這種匡扶漢室的行動,令人心中頗有不悅啊。
但這根本沒有辦法,李彥也清楚這是唯一一條曲線救國的路線。
想到這里,他不由緩緩說道:“平盛啊,接下來就要看你的咯,只有你才能掀起這片風雨。”
“我?!”
趙鈺疑惑的看著一旁的師傅,根本不知道師傅何意,于是著急的問道:
“師傅,您這是何意?”
“還是讓仙師告訴你吧,我說不太清楚。”
“仙師……”
蘇青點了點頭,眼神詫異的看了一眼李彥,沒想到作為絕世高手的他竟然對朝堂之事還能如此敏感,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人才,在他的輔佐下頗有幾分,項羽和項伯的那種感覺,希望能夠對趙鈺起到一些作用吧。
“你師父李彥這方面可比你看的稍微遠了一點,他說的很多這一次你需要加入飯董卓的陣營之中,這才是復興大秦的前提,我相信你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什么?!”
“仙師盡然讓我去加入匡扶漢室的諸侯那邊?”
這太不可思議了!
竟然需要自己進入匡扶漢室的陣營之中,可自己是大秦的后代啊。
大秦和大漢簡直如同死敵一般啊,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啊?
趙鈺迷茫了,想不通這其中的問題,用極其疑惑的目光看著蘇青。
“對!就是這個意思。”
蘇青此時早已規劃好了,趙鈺曲線救國的方法,那便是模仿劉備的風格在整個東漢末年風水四起。
“這次加入反董卓聯盟,你可以賺取很多的東西,比如說聲望……”
“而且你仔細想想,這樣已來不就加速了整個大漢的衰敗,你簡直就是坐收漁翁之利!”
“記住,在這一段反董卓的時間內,你必須要不斷的招兵買馬來壯大自己,甚至還要招手一些足夠多的謀士,將領,來為你最后的揭竿起義匡扶大秦做最后的打算。”
“只要你能完成這些問題,便是恢復大秦的之機,我便可以出手幫你。”
“……”
蘇青說完,甚至嘴角還露出一絲微笑,在現代社會的青年來說對于三國時期的歷史,簡直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甚至,每個人都曾幻想過,要成為三國中的一位諸侯,在整個東漢末年呼風喚雨,開創一個完美的盛世,來建立自己的王國。
萬萬沒想到,小時候一些劣質的想法,竟然在這時候派出了用場,也算可以實現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
只不過,這一次蘇青并不是親自的實施者,而是正兒八經的幕后推手。
‘嘶——’
聽到仙師的分析,趙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原本他還以為這是一個比較劣質的計謀,可現在聽聞仙師的解釋仔細細想后發現,這簡直就是上佳之策。
不但能和各個諸侯混個臉熟,還能拉弄一些不錯的人手,甚至還能成了自己的軍隊。
簡直是受益匪淺啊!
‘咚——’
想到這里,趙鈺直接對仙師跪了下來,便是一禮,然后說道:“多謝仙師賜教,還望仙師都能詳細講解。”
“罷了,我也算是你的祖宗般的存在,就當送你的幾個計策,你可要好好聽記在心中,這些缺一都不可能完成復興大秦。”
“是!仙師。”
趙鈺立刻站起身來,站在一旁十分認真的等待仙師指點,甚至耳朵都差一點立了起來。
見到趙鈺如此好學的模樣,蘇青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目標一,在董卓被推翻之前,你需要召集至少十萬以上的兵馬,這點至關重要在亂世之中任何血脈都不重要,最重要便是兵馬這才是所有事情的根基,不然你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還有接下來的名字,你一定要牢記于心,這全是亂世之中一些人才……”
這……
趙鈺猛然找你身來,東漢末年的人才,這可是不可多得,只要有人才和軍馬那整個大秦復述就披迫在眉睫。
“太史慈,此人曾經說過,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你覺得此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