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王川新建(一)
王川鄉的村民大多傍山而居,村子與村子之間,山路陡峭不說,每個村子的人口少得可憐。
好在人少,卻不妨礙他們種的地多。地多就糧食多,糧食多了生活就富裕了。
所以,王川鄉的村民生活比以前泠泉鄉強太多了。
陵安縣這幾年致力于梯田建設,王川鄉的土地基本都已經成了大片的梯田規模,收成比以前好了幾倍,種植也更加方便了。
讓梁錦榮沒有想到的是,群眾對于修路很是樂觀。甚至是愿意自己掏錢,均攤修路的費用。
有位老支書這樣說:“我們地廣,但是拖拉機上不去。收好的糧食,也只能靠人一捆一捆地背回去。如果修好了路,我們用上機器,不管是種植還是收割,方便太多了?!?p> 群眾附和,都表示愿意出資,沒有錢的,愿意出力。
這一決策,讓梁錦榮倍感欣慰,也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和信念感。
“鄉親們,紅途商會雖然不富裕,但是絕對不會辜負群眾的每一份支持和信賴。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讓咱們王川鄉的群眾,家家有余糧,人人有新房......”
梁錦榮很少做這種承諾,也基本不屑去喊什么口號。但是這一刻,她卻覺得,非常的有必要。
王川鄉的養殖廠和水果加工廠都是統一建的,在王川和四邑兩個鄉的交界處——焦河村。
焦河村是王川鄉政府所在地,連接南北兩地,且地勢平坦,有山有河,非常適合居住。被選定為王川新區樓盤建設的第一站。
養殖場建好后,雞鴨鵝、還有豬和羊,成了重點養殖的對象。
近川地的村子種植果樹,山上的村民搬到了焦河村,專心養殖。
雖然有紅途商會的支持,但是在大多數人眼里心里都覺得,王川鄉想要發展到紅蓮鎮的規模,沒個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因此,梁錦榮的招商并不如意。首先,各地的水果批發商,他們只認紅蓮鎮已經藏在庫里的水果。
這讓剛栽上果樹、還沒有收到果子的村民感到了不安,紛紛說起了喪氣話。
“早知道咱們也去養殖了,王劉村他們家的雞可肥了,一定能賣個好價錢?!?p> “誰說不是呢?!?p> 當然,村民們的焦慮對于梁錦榮而言,壓根不算什么,她也沒有在意。
畢竟如果她把王川鄉的蘋果帶回去放到紅蓮鎮的倉庫,誰會知道呢?
楊建斌很是苦惱,他在家看娃呢,就被程歡給拉了出來。
“我說程老師,你到底有啥事呀?”
“跟我走。”
“哎,你別拉我,我要回家哄閨女去?!?p> 程歡不為所動,拉著他上了車,一路朝著王川鄉來。
楊建斌看著方向,無語極了:“大爺,你拉我來干什么?”
程歡:“給我媳婦蓋房子?!?p> 楊建斌:“地基都沒夯實,我是多拉愛夢嗎,一個人能給你媳婦變出一棟樓房來?你不是能得很,怎么連個房子都不會修?這樣的人,在我們鄉下就是廢物......”
反正不管楊建斌說什么,程歡都是面不改色地開車,一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