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都有一個相同的名字
王翠花的夢徹底碎了,拿了補償灰溜溜的回家去了,再也沒敢放一聲。
梁錦榮的態度也給紅蓮鎮的本地群眾提了醒,對旁人的救濟要懂得感恩和知足。
同時,也對她多了一些敬畏。
許多人慶幸沒有自家的因為小心思得罪梁錦榮而錯失移民、就記得機會。也有聽聞此事的小李村群眾對導致他們小李村失去救濟和移民資格的村長,生了諸多抱怨。
原來一根繩對抗移民的小李村,早已今非昔比。人人出去尋求機會,去掙錢毛樓房,往鎮子上落戶搬遷。
熱熱鬧鬧的小李村,只剩下不多的兩三戶人家,下地都沒個伴。
紅蓮鎮建設過程中,推平了許多耕地。為此,梁錦榮將完全搬遷出來的村落徹底變成了肥田。
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但是她帶領紅蓮鎮的群眾去做了——
機械代替人工,將一個又一個的小山丘,一個又一個無人的村落,改造成了整片整片肥沃的農田。
旱地里種植農作物,澇地里依舊種旱稻,一倉又一倉的糧食從紅蓮鎮運出,惠及陵安縣的幾十萬人口。
各縣都想效仿紅蓮鎮的發展模式,但是沒有人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也沒有商家愿意冒險。
于是,他們只能眼饞,看著別人平地起高樓,快速進入現代化。
紅蓮鎮所在的原泠泉鄉,是整個陵安最窮的鄉。但是,自從跟西壩鄉和合并改為紅蓮鎮以后,兩個鄉徹底改頭換面,完全不見幾年前的落后。
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人民群眾積極勞動,是為了能填飽肚子。
但是現在,人人吃得飽飯,有工作有收入,上工的精神倍兒棒。
紅蓮鎮,可以說是整個陵安縣,乃至整個南江省都是第一個、以最快速度脫貧的鄉鎮。
鎮長許向榮、團委書記王昌齡等一些優秀的干部,逐漸成了縣、省領導口中的???。
受邀交流、匯報工作的許向榮等人,在向省、縣級領導的匯報工作中,頻繁提及的都有一個相同的名字——
梁錦榮同志!
當然,梁錦榮為紅蓮鎮以及陵安縣的貢獻,上級領導都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倍感欣慰的。
這一次省里的匯報會議,許向榮和洪忠虎都有參加。
聽完他們的匯報以及展示,其他各縣以及省里的領導贊不絕口。
“英雄出少年啊。洪縣長、許鎮長,我們省委一致認為,梁錦榮同志對于鄉村建設具有極寶貴的經驗,完全可以接任省發改委相關的職務。這里是省里對梁錦榮同志的聘請書,麻煩你轉交給她。就說,我們在省里等她?!?p> 洪忠虎與許向榮對視一眼,翻開領導秘書遞過來的聘請書。
跟幾年前那一個空本本不一樣,這一個上面的印章,分量明顯要重很多。
許向榮欲言又止,倒是洪忠虎略微沉思后,笑著對領導說:“各位領導請放心,我們一定做好錦榮同志的工作?!?p> 許向榮暗笑,沒有表現出來,笑著點頭。
兩人走后,縣領導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面面相覷。
“陳書記,那兩人真的能說動梁錦榮同志嗎?我怎么覺得懸啊?!?p> 陳書記苦笑搖頭:“你也知道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