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張圖紙
狗屁不通!
屁不通!
不通!
方啟說完這話,整個教室里面鴉雀無聲。
這一片得到了朝堂之上無數稱贊的勸農書,被方啟評價成這樣子,頓時所有人都不敢講話了。
要知道這片勸農書的作者可是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啊!
這方啟竟然敢在國子監說這本勸農書狗屁不通。
這簡直就是要打孔祭酒的臉。
現在這教室里面所有人都不敢大聲喘氣了,都靜靜的等待著事情的發展了。
方啟看大家都不說話了,于是就站了起來對所有人說道:“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不可否認,這篇勸農書寫得是極其好的,無論是遣辭還是用典,都是堪稱完美,乃是一篇極好的文章。
所有人看到這篇文章,都會覺得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的好!
讓人感覺恨不得扛著鋤頭下地,那叫一個熱血沸騰。”
方啟的話說道這邊,停頓了一下,然后說道:“可是你們確定這篇勸農文,真正種地的人能夠看懂嗎?
他們斗大的字不識一個,你們指望著他們能夠看懂這通篇之乎者也的錦繡文章?
文章雖好,但是不是給寫的人看的,也不是給在座的諸位看的,所以,縱使這片文章寫得如何的天花亂墜,在看不懂的人眼中,就是狗屁不通!
他們關心的無外乎,風調雨順,賦稅多寡,僅此而已。
作此文,簡直就是在侮辱這些為了你們的錦衣玉食而日夜操勞的百姓。
作為國子監的夫子,看不透這一層,如何教導這些國子監生,日后他們可都是大唐的父母官,你們如此的教育他們,一代代的傳承下去,國將不國!
爾等就是大唐的罪人!”
“說得比唱的好聽,你既然讀懂了,那么你下地干活了嗎?”
方啟說完之后,一個聲音響了起來:“既然你看懂了,也有沖動了,那你為何不去下地?五十步笑百步?”
方啟回頭,看到說話的是一個錦衣少年。
“說得好!”
方啟笑了笑,然后說道:“雖然我沒有下地,但是我卻在這些天苦思冥想,想要幫助天下的百姓做點什么!”
“那你想到了嗎?”
錦衣少年似笑非笑的看著方啟:“你可別說你什么都沒有想到,或者說上了個折子要求減免賦稅,只是沒有批復這種話。”
“不好意思,之前確實沒有想到,但是看到了你的臉,我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頓時想到了。”
方啟笑了笑,然后直接坐下開始畫圖。
一邊畫圖,一邊看著錦衣少年,始終面帶微笑。
過了片刻,方啟擱筆,然后拿起剛剛畫好的圖,對錦衣少年說道:“這一張圖可比勸農書有用多了。”
“一張涂鴉之作,也敢大放厥詞?”
錦衣少年冷笑一聲,然后說道:“我倒想看看,你畫出了個什么?”
“拿去!”
這么多人看著,方啟自然不擔心這個錦衣少年會做出什么事情。
錦衣少年拿著這張圖紙,看了一眼之后,臉色頓時就陰沉了下來:“我的臉長這樣?”
方啟作圖之前說過,是看到了他的臉才有了靈感的。
結果看到這張圖之后,錦衣少年的臉色就不好看。
方啟的這張圖畫的乃是天工開物之中所記錄的曲轅犁的樣子。
這是赤裸裸的嘲諷啊!
“你懂不懂什么叫做藝術加工?”
方啟看著錦衣少年,似笑非笑的說道:“抽象派,你懂?”
“哼!”
錦衣少年冷哼一聲,然后說道:“一張涂鴉之作,也配與勸農書相提并論?”
“配不配,不是你說了算,你也不配評論。”
方啟搖了搖頭:“勸農書乃是勸農,我這畫也是為了天下百姓,只有天下的百姓才能夠評論我的這幅畫。”
“你說天下百姓看不懂勸農書,那他們能夠看得懂這圖?”
錦衣少年冷笑道:“你拿一個誰都看不懂的涂鴉之作,企圖以百姓都看不懂為由,想要與勸農書相提并論?”
“涂鴉之作,誰都看不懂?”
方啟笑了笑,環顧四周然后問道:“這邊可有看得懂器物圖紙的?”
“寶琪,你去看看。”
程處默拍了拍一旁尉遲寶琪。
“好的,鐵牛哥。”
尉遲寶琪點了點頭,上前了一步。
尉遲寶琪乃是尉遲恭的兒子,他從小就被尉遲恭親自教導打鐵,一般的圖紙還是能夠看懂一二的。
“段儼,你也看一下。”
錦衣少年也指派了一個人,此人乃是工部尚書段綸的兒子,作為工部尚書的兒子,平時也能接觸一點點關于圖紙方面的東西,所以他也是略懂。
兩人一起觀看方啟的圖紙,這兩人稍微看了一眼,過了片刻之后,兩人同時搖了搖頭。
尉遲寶琪說道:“光看這圖紙,完全沒有頭緒,只能分辨出,此物乃是一把犁,只是與現在的犁有所不同。”
段儼看了一眼尉遲寶林,然后說道:“此犁有點小,估計沒啥用。”
“聽到了嘛?”
錦衣少年聽了段儼的話之后,頓時就冷笑了起來:“沒用!”
“呵呵!”
方啟翻了個白眼,然后說道:“有沒有用,打造出來試試就知道了,現在說什么都是廢話,打造出來試試啊。”
“誰有那么多的時間?”
錦衣少年冷笑一聲,然后說道:“段儼乃是段尚書之子,他說沒用,那就是沒用。”
“長孫沖,不要廢話了,試一下有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難不成你怕了?”
這個時候程處默插嘴了,對眾人說道:“今日俺老程坐莊,咱們賭一賭方啟的這個新式犁和勸農書哪一個更好!快下注!”
程處默并非是幫助方啟,只不過是單純的不想上課。
他一個人翹課,肯定會被程咬金吊起來鞭策。
但是大家伙一起翹課的話,他就不會有任何的事情了。
現在他就想借助方啟和長孫沖之間爭端翹課罷了。
程處默坐莊開盤之后,這些國子監的旁聽生頓時就起哄了,一群人開始搞事情了。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已經不是老夫子能夠阻止的了的了。
他只不過是國子監的一個夫子,在場的不是勛貴之后,就是世家門閥之人,他小胳膊小腿的可不敢一下子得罪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