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票,求月票。
﹉
神頭嶺,傷心嶺——《東亞日報》
一篇詳細描繪了整場戰斗的文章,擺在了筱冢義男中將的桌子上。
屋里落針可聞,屋外的警衛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很少會見到中將閣下會如此失態。
誰都好奇,那篇文章究竟寫了什么。?
然而不會有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去迎接中將閣下的怒火。
“混蛋,蠢貨。”
中將閣下不是沒有更犀利的臟話,以他的身份罵出這樣的臟話,就足以說明他此時是多么惱怒了。
還好,那些愚蠢的家伙,從鞋拔子里把腦子拿出來用了,沒讓這篇文章發出去。
不然,第一軍的聲譽將毀在這些人的手里。
“將軍。”
侍立在一旁的山本一木,見到筱冢義男中將情緒漸漸平復下來,出聲問候。
憤怒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誰也不想要發生這樣的事情。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就沒有后悔藥吃。
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平息事件。
經過那十幾個逃回來的士兵宣揚,許多軍中士兵都得知了石原大隊覆滅的情況。
據稱,八路軍充其量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以傷亡百人左右的代價,就全滅了皇軍和皇協軍共1500人。
只算皇軍,也是1:5的傷亡比,又不是中日開戰初。
大日本皇軍,也不是那些無能的叫花子部隊。
毫無疑問,這是恥辱,第一軍天大的恥辱。也是大日本皇軍的恥辱。
恥辱必須用敵人的鮮血來洗刷。
筱冢義男是見過大世面的,日俄戰爭的203高地,乃木希典的豬突戰術,三天消耗了三萬皇軍的性命,取得了整場戰役勝利的重要支點。
區區五百人,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若不是那名記者的稿子,和看上去引人震驚的敵我傷亡比,中將都不會多看一眼。
恢復冷靜的筱冢義男,站在窗邊望著外面秀麗的景色,開口詢問道:“山本,關于這件事你怎么看?”
山本在得知具體的情況,確實也想過:“毫無疑問,這場戰斗反映了兩個情況。
皇軍驕傲自大的心里刻在了骨子里,只需多派人偵查,就完全可以避免被伏擊。
然而取回來的士兵所報,石原還曾狂妄的說,八路就不可能在那里布下伏擊。
所以根本沒有派人偵查,這是極為愚蠢的舉動。”
筱冢義男中將微微點了點頭,軍中驕傲自大的風氣不是一天兩天了。
上下都將支那人視為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在開戰之初,軍中還在流傳,三個月征服支那人。?
可見其狂妄的程度。
尤其開戰之初勢如破竹的態勢,更是加重了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現在。
不要說下級指揮官,就是筱冢義男,自喻為軍中最清醒的人,在面對支那人的時候,骨子里還是輕視的。
“這股風氣應該殺一殺了。”
筱冢義男淡淡的說了一句,然后又問:“你說的第二個問題呢?”
山本一木臉色帶著一絲沉重,這個發現才是他覺得更為重要的。
“將軍,我認為八路得到了未知勢力的支援。
我們都知道,土八路雖然裝備很差勁,但是絕不缺乏對抗皇軍的決心。
石原大隊,在戰場上遭遇的坦克。
長谷川支隊,遇到阻擊的八路,竟然都有能力和皇軍展開炮戰。
并且這兩支八路,機槍火力密度,提升了一個等級。跟皇軍不相上下,甚至還有所超越。
這些無不說明了,八路軍得到了某一個未知勢力的支持,增加了其武器裝備的數量和彈藥。”
山本一木想到的,筱冢義男同樣也想到了。他眉頭緊皺,臉上寫滿了疲憊的神色。
土八路幾個人用一支步槍,平均每個人連十發子彈都沒有。
甚至和皇軍拼刺,用的次高數量都不夠。只能打造一些劣質的大刀,充個數。
這些真實的情況,早就通過情報人員收買的叛徒,全部打聽清楚了。
大日本皇軍一直沒有,把土八路當成主要的敵人,原因便是在此。
即便有再堅決的決心,手上沒有力量,沒有足夠的槍支彈藥,土八路也很難對抗皇軍的統治。
現在,筱冢義男聽到了什么?
土八路不但機槍火力的密度大大提高,現在竟然都有坦克了?
如此一來,就會真正成為皇軍的心腹之患。皇軍在華北的統治將會得到巨大的挑戰。
“是美國人干的,還是蘇聯人干的?”
筱冢義男無意識的詢問。
山本一木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猜想:“將軍,我認為可能是蘇聯人干的。
那輛坦克似乎是蘇制坦克,美國人也沒有辦法,將一輛坦克神不知鬼不覺的,運送到山西來。
而且,美國人支持的是南方的重慶政府。只有蘇聯人和延安是同出一源,有援助八路給皇軍制造麻煩的可能性。”
山本一木分析的不無道理,某個始作俑者似乎都沒有想到。
把黑鍋甩給了蘇聯人。
可即便是蘇聯人干的那又怎么樣,諾門坎會戰的失敗歷歷在目。
皇軍打不過蘇聯人,試圖跟蘇聯講道理。蘇聯人就會跟他們講拳頭。
沒有用處的。
筱冢義男:“看來我們要加快囚籠政策的實行,盡快將八路消滅在我們的囚籠里。
即便蘇聯人想要干涉,也沒有可以支持的力量了。”
山本一木對此也頗為認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確實是一個解決的辦法。
沒有了八路軍,蘇聯人送出的裝備,落在其他地方軍閥手里,就相當于送到了皇軍手里。
實在是那些人太過腐朽,不堪一擊了。
八路軍才是皇軍統治華北的大敵。
再說眼下的問題,筱冢義男回過頭,“山本,皇軍的恥辱要用鮮血來洗刷,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是,將軍。找到他們,消滅他們。”山本一幕大聲的回答道。
在他特種隊要消滅的名單上,又要增加一支部隊了。
次日,東亞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神頭嶺,論皇軍的玉碎精神。
春秋筆法再次得以使用,日軍報喜不報憂向來是傳統。傷亡數字大大縮水,并且被一筆帶過。
報道著重講述了皇軍的玉碎精神,在遭到敵人兵力優勢的打擊下,眼見突圍無望,軍官帶領士兵發起了決死沖鋒。
支那人被皇軍的精神所震驚了,拼刺連刀都握不穩了。
假新聞不是21世紀的專利,搞這個,老傳統藝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