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復習,以迎接一個重要的考試。心中惴惴不安,精神焦慮又悲觀。不得不放棄了雙休時間、娛樂時間,抱著能多看一點是一點的態度來趕進度。
傻子是不太發微信的,他的朋友圈沒有設置權限,但是也只那么兩三條,毫無樂趣。另一位朋友則不同。
手機微信提醒響個不停,令我心煩意亂,于是放在書房外的沙發上。夜幕早已降臨,但是還有些知識沒有記下,我不得不繼續苦讀。電話突然大聲叫嚷起來。我不得不去接聽,怕是工作上的事情。拿起一看,是朋友。不接又不太好,給我來電,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我按了接聽,嚴肅又平靜地問,“怎么了?”對方答:“呦!給你發微信怎么不回呢?”“手機沒在身邊,正復習呢。怎么了?”“沒事。就合計你怎么不回微信,復習這么認真啊。你回來啊,我請你吃飯啊!”我全無興致,對他的來電也全無好感,對他這個人增添了厭煩。
他住在我爸媽搬家后所在的縣里,而我與傻子現在都在市內。我雙休日基本都會回家,所以,找他一起玩耍成了一種常態。我一邊接聽電話,一邊看了眼微信,拍的是日式料理。
“我們吃不了,點多了,你過來啊。”他嚷道。“我這周不回去了,得復習。”“復習啥,有啥用,快來吧。”“還得開車回去,一個小時路程呢,天也黑了。”“沒事,你都老手了,還怕天黑啊。”“我回去菜都涼了。”“給你熱熱唄。”
我突然覺得,這對話毫無營養,又臭又長,于是不耐煩了,“有事兒嗎?沒事我掛了啊,去復習了。”“你回來啊,都給你留著呢。我和我媳婦兒在這,點多了。等你。”“不回去了。掛了啊。”我掛了電話,剛坐回書桌旁,電話又響起來了,一看還是他。“怎個事?不給面子呢?來啊。”我有些怒了,但還是壓著情緒對他說,“大哥,我這復習呢,你等我考完的唄。能不能在我考試前消停兩天?”“生氣啦?所以友誼是會消失的對嗎?”我無語且翻了個白眼,“就讓你消停兩天,等我考完回去愛怎么玩怎么玩。”“好吧。”他掛了電話。
真是麻煩,頭疼。
今日又給我打電話。“出來啊,請你吃飯!”“我值班。”“找個同事替你一會兒唄。”“我可沒你那么不要臉。”“替一下又費勁。”我可不愿意因為陪他吃飯而不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好吧。那我們吃啦,吃大餐啦。”“吃吧吃吧。”我掛了電話。昨晚微信問我回不回家,我說不回今日得值班,今天還打電話找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傍晚時分又發微信,圖是咖啡與蛋糕,文字是“出來啊,請你吃糕點。”我當沒看見。
平日我有空時,沒見他這樣積極,如今我忙碌,他開始主動。究竟什么原因呢?我想不通,于是給傻子發微信抱怨,只是發泄一下,也沒希望他能有什么見解高論。傻子回復,“看你恨得慌,想跟你顯擺。”我看著這行字,有些恍然大悟。傻子又發了一條,“嫉妒使人瘋癲,惹人生厭。”我一看直呼厲害,佩服之情滔滔不絕。他接著發了一句,“有什么用呢?都是傻子而已。”
嗯……傻子看人,都是傻子?
我不得不陷入沉思,是不是我不太正常,所以身邊人都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