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平告別門診已有三周,快接近一個月了,徒弟孫志浩在門診坐診也慢慢習慣了,但這天遇到一個非常難纏的患者家屬,搞得孫志浩都開始自我懷疑了!
午飯過后,孫志浩和往常一樣來到診室接待前來就診的患者,當孫志浩叫到某患者就診時,發現走進走進診室的是一對中年夫婦,男士懷里抱著一個4歲的小男孩,當小男孩母親將檢查報告給到孫志浩時,孫志浩發現小男孩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脹病,當孫志浩對小男孩進行檢查后,發現小男孩心臟的雜音非常響,并且在患兒母親的手機里,看到報告顯示室間隔破損的長度已經達到8毫米,必須盡快接受手術治療,但一旁的博士后父親卻開始懷疑孫志浩,并且堅定地表示孩子能夠自我愈合,就在二人爭執不下時,不放心的梁建平走了進來。
孫志浩仿佛看到救星一樣,讓梁建平坐到他的椅子上將剛才的經過講述了一遍,梁建平拿起聽診器再次對小男孩進行檢查聽診,發現的確是像孫志浩說的那樣,梁建平放下聽診器說道:“孩子現在的心臟在轟隆隆響,盡早做手術。”
“我看了很多家醫院檢查,我覺得就是說,孩子能夠自我愈合最好。”小男孩父親說道。聽到這話的梁建平和孫志浩都蒙了,但梁建平為了讓家屬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能慢慢解釋孩子的病情,但奈何家屬卻不信任梁建平不斷提出質疑,并且試探孩子能夠自我愈合的可能性,說道:“他現在沒有愈合的可能了?”
梁建平無奈的說道:“我現在回答你一個impossible。”聽到這話的男孩父親,感覺心都碎了,摸了摸腦袋,說道:“不可能啊!”
遲疑了一下又再次試探性的詢問道:“就沒有自我愈合的可能嗎?”
“impossible,太大了愈合不了,不符合客觀規律。”梁建平鄭重地說道。
盡管梁建平明確表示孩子間隔缺損嚴重,沒有自我愈合的可能性,但孩子父親不僅不死心,甚至想搜出相關資料反駁梁建平,梁建平說道:“不不不,你別搜了,我平常看都不看那個垃圾。”
“沒有,主要是看能不能愈合。”孩子父親說道。
“不能”梁建平再次堅定的回答道。
但孩子父親始終不放棄,話題也進入無限循環當中,孩子父親對梁建平說道:“能愈合是最好的。”
梁建平聽著孩子父親的話,都差點被氣笑了,說道:“不可能。”
“為什么不會愈合。”
梁建平聽后,一腦門子問號,心想‘怎么回事?怎么又繞回去了?這是逼我放大招呀!’毅然決然的對孩子父親說道:“憑著我看了8萬例病人,做了五萬二千例主刀的經驗,我是專業人士,我就說他不能愈合,那肯定他就不能愈合。”并且擺了擺手說道:“這個問題不探討了!我只告訴你一句話,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做,你的這種所謂的自己的想法,會害了你孩子。”梁建平再次嚴肅的說道。
面對家屬不切實際的想法梁建平嚴肅說明了病情的嚴重性,而這時博士后父親又開始擔心手術會不會對小孩造成什么影響。
梁建平長出一口氣說道:“現在是把一個先心病患兒變成一個正常人,不是說我做了以后反而他不好。”
孩子父親又猶豫的說道:“我是擔心比正常愈合的要差。”
“要差,什么意思?”梁建平不解的問道。
“如果說能正常愈合,那肯定比做手術要好。”
聽到這話的梁建平也有些惱火,甚至將這對夫婦攆出診室的想法都有,但作為專家、教授的梁建平還是壓抑住內心的怒火。
盡管梁建平表示孩子手術的成功率高達99.5%,但無知的家屬卻還是堅持心中的想法,就連一旁的妻子都忍不住打斷丈夫的質疑,妻子告訴梁建平,因為丈夫是獨生子女,在孩子出生后所有人都對孩子十分從愛,生怕孩子出現一點危險,所以在得知要手術后,才會不斷鉆牛角尖,想讓小孩自我愈合。
由于夫妻之間是由丈夫當家做主,看著在一旁猶豫不決的家屬梁建平暫時只能讓他們倆先回去商量,再決定是否需要給孩子進行手術。便說道:“你回去好好商量,商量好再來,不要因為你們的溺愛、猶豫和愚蠢害了孩子,我就這句話。”
夫妻倆走后孫志浩說道:“哎可悲啊!天底下居然還有這樣的父母。”梁建平笑道:“經歷過的都到知道,手術是唯一辦法,像這樣未經歷的,再有點知識的真不知該怎么辦了,但愿別把孩子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