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梁建平和其他同事們忙著總結等,查房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一位家屬向梁建平問道:“梁主任,我看你最近查房的次數和坐診的次數怎么越來越少了,怎么由原來的一周二次坐診,改成現在的一周一次,而且還是上午半天的門診?”
另一旁的家屬也向梁建平問道:“是呀,最近怎么老不見人影呀,前腳查完房,后腳就找不你,只能找到一些住院醫?!?p> 梁建平說道:“首先,感謝各位患者及家屬對我的信任,因為過完年我要去忙別的了,門診時間由原來的一周二次坐診,改成現在的一周一次,而且還是上午半天的,是因為其他時間都在手術室和病房里,這病房里還有好幾十個病人,然后除了這個時間,囑咐好病房里的你們,我還要去帶教,去大學上課,去錄制課件,然后我還要去寫我的項目標書,去申請課題,所以除了這些,我還要把最近遇到典型的病例,覺得這個某個病人的治療經過很有價值,總結下來,然后發表,供其他醫生參考,或者是某個病人的失敗了,總結經驗也要寫出來,然后討論,每個星期科室都要有一個疑難病例的討論,就像我自身的病例,到現在都還在討論。每個星期我們要有教學查房,輪到的醫生要準備。給帶教的同學到底要講點什么等等,就很忙。”
梁建平說完,患者及家屬都一同的伸出大拇指,做出‘贊’的手勢。走出病房的孫志浩向梁建平說道:“師父,你有必要這么大廢口舌的和家屬解釋嗎?”
梁建平停住前行的腳步,看著徒弟孫志浩,說道:“我們是誰,患者和家屬又是誰?”孫志浩看出梁建平要發火便急忙說道:“我們是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是我們責任,患者和家屬是上帝,我們得照顧好他們的情緒。”
梁建平說道:“你前半部分說對了,但后半部分的回答不是讓我很滿意,什么叫我們得照顧好他們的情緒,你記著,你始終是一個醫生,醫生的所作所為,患者和家屬都看著呢,尤其是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我們更要做好榜樣,公開化、透明化,以身作則帶好青年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