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

行走歷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

六三章 心意

  正宗的修行者一個個山高水遠,不是藏在深山老林看云卷云舒,就是扮作凡人游戲紅塵。

  沒有緣分的一輩子也別想知道修行者的存在。

  相比起天地大道的高遠誘惑,世俗的金錢美色權力又算的了什么?完全不值一提。

  至于作妖為害的,妖魔鬼怪、走上邪路的,自然有人收拾他們,譬如錢塘君,不就在坐牢么——基本不必凡人操心。

  是兩個世界。

  常昆雖有不同,與世俗牽連稍深,可也僅此而已。他越是厲害,便越感覺世俗的淡泊無味,沒甚意思。

  因為只要他想,世俗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手到擒來。得不到的才讓人念念不忘,而能輕易得到的,譬如路邊的一粒沙子,又被誰放在眼里?

  也只有孫恩這路數,專修某種法門的,才玩這個道道。

  便譬如常昆上輩子拜讀過的封神演義,里面的一些內容無疑說明的不少道理。周武伐紂,些個修行中人,只要頭上頂了官職的,不論死沒死,最后都被封神了,一個沒落下。

  而如十二金仙那種,皆無官職在身,只要沒死,事后還做他的逍遙仙。

  不冠以官職,便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避開人道龍氣的影響,渡盡劫波之后仙還是仙。冠以官職的,便不行,劫數過后便不再是仙,而是神。

  至于死了的,那當然都是神了。死過一回,再你給條好路,已是上天垂憐。戰敗的一方自然也沒話說。

  當然,封神演義只是演義,不能說明什么。但其中有些東西,是兼顧了修行者與人道之間的關系的。

  常昆也沒必要給楊高解釋太多,幾句點明即可。

  楊高這次來,是請常昆去會稽與陶侃一會。陶侃率兵剛剛抵達會稽,手頭上有很多事要做,抽不開身,否則他會親自來。

  常昆當初既然應允了他們,這事便不能不管。與楊高喝了杯茶,便動身往會稽而去。

  到了會稽,城中景象雜而不亂。此時陶侃正在整頓山陰秩序,為占據會稽作準備。一待擊滅孫恩,就要公開割據態勢。

  楊高對常昆說:“使君昨夜方至山陰,便一一約見城中世家、豪強,以試探他們的態度。”

  除了一早就有結連的志同道合的。其他的都要陶侃親自做一個排除,以確定是司馬氏、當前秩序的死忠,還是有可能爭取的墻頭草。

  若是死忠,自然要設法清除。若是墻頭草,便要逼之倒戈。

  到了郡府,常昆見到陶侃,這是二者之間的第二次會面。

  “陶使君。”

  常昆長笑一聲抱了抱拳:“常昆來也。”

  換個文雅的,這會兒該說‘使君多日不見,一向可好云云’,但常昆沒這習慣。

  陶侃眼中頗多血絲,但精神極好,笑著拱手:“常君別來無恙。”

  “無恙,無恙。”常昆笑道:“使君看起來也不錯。”

  陶侃道:“請坐。”

  兩個人分賓主落坐,楊高一旁陪侍。

  陶侃明顯比上次在郴縣時老了不少,面上顯出風霜。這次貶謫,對他的影響不小。不就說交州那地方,現在窮山惡水,不是本地人根本呆不慣。

  不過這位使君眼睛仍然清澈,神情仍然安泰。

  “猶記得上回見常君,還是在荊州。”陶侃含笑道:“當時如見天人,以為威猛。而今已返璞歸真矣。”

  常昆笑道:“人總要變。”

  “是啊。”陶侃略微感嘆:“人總是要變的。這世間萬物,都脫不出一個變字。先賢著一部‘易經’闡明了一切,可惜能懂的,卻少之又少。”

  “是懂的不愿去變吧。”常昆笑哈哈道:“人得了好處,就想永遠抓在手里。”

  陶侃笑了起來:“先生性情赤誠,心如明鏡。”

  “明面上的事罷了。”常昆笑道:“使君這回既已下定決心,我來摻和一手,以了往日之愿。”

  陶侃點點頭:“有常君助我,使我信心倍增。”

  確定了基調,陶侃便說起自己的想法。

  他道:“我雖非大族出身,卻也是士族。年輕時曾熱血激昂,或憧憬衛霍之功,想著封狼居胥;或自比管、樂之才,運籌帷幄,安萬里江山。”

  “做的不少,成的不多。于是漸漸有所改變。想著將自己一畝三分地做的好了,也就罷了。”

  “我作郡守,就把郡守作好。作刺史,就把刺史作好。領兵就把仗打好,治民就把民安心。”

  “可惜世事不能如人意。”他緩緩道:“曹魏時,胡人不敢南下。還須得派質子,以防曹魏攻伐。司馬代曹,無能為也,竟至于胡人霍亂北方,朝廷只能屈居于南方。”

  “此漢家之恥!”

  “我在荊州時,竭力安民,以圖恢復民生。管子說民富則國強,誠哉斯言。荊州百萬民眾,若得富強,只消一州之地,起十萬大軍,北方胡人何以能當?”

  “卻不可得。”他露出嘆息之色:“我治荊州,礙了王敦。他要爭權奪利,只把大義于不顧。貶我倒也無妨,若能延續我的策略,令百姓休養生息,也是好的。可此人愧于他王氏出身的身份,而今在大江上游大肆征兵,與朝廷對立,搞的蜀中、荊州民不聊生。”

  “我當初建議王導,趁我還在荊州時,突起一支兵馬,趁王敦不防,以迅雷之勢擊之,快刀斬亂麻斷了禍根,王導亦不從。”

  “內外交困之局,實令人無法可想。”

  “上回遇常君,止只言片語,我卻記在心中。”他收斂情緒,道:“在交州之時,我一直在想,司馬氏好不好,世家好不好,百姓該怎么辦,漢兒該何去何從。”

  他目光與常昆對視:“止得一條:自炎黃以來,我諸夏延續至今,自然要萬萬世延續。胡人可猖獗一時,又豈能猖獗一世?”

  常昆道:“然。”

  陶侃點頭:“我知常君亦心懷大義。這一年來我在交州日日思索利弊,把少年時的熱血從頭撿起來,我想試試。”

  這就是他的心意。

  常昆能夠清晰的感受到那一股赤誠。若無此赤誠之心,他又何必走這條路?以他的能耐,官兒作的好好的,世家子當的好好的,要什么有什么,安安樂樂一輩子難道不舒服?

  有的事,總要有人去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射阳县| 临沂市| 秦皇岛市| 清新县| 岢岚县| 蒲江县| 彭阳县| 涟水县| 罗源县| 北碚区| 西吉县| 霍山县| 竹山县| 德惠市| 泰安市| 曲靖市| 乡城县| 华池县| 安康市| 青龙| 左权县| 克什克腾旗| 新蔡县| 宜都市| 平顺县| 资兴市| 乌兰察布市| 西乌珠穆沁旗| 门头沟区| 镇沅| 乌鲁木齐县| 靖边县| 陆河县| 长乐市| 平罗县| 龙山县| 台南县| 鹿邑县| 祁阳县|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