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乾給唐欣打了電話,他最近心里一直被架構重組這幾個字縈繞著。
“最近怎么樣,有什么事需要我處理的嗎?”肖乾打完招呼,突然意識到,他已經很久沒跟唐欣通電話了。
分公司的運營一直按部就班,沒啥需要他操心的。而項目上的事他跟項目經理聊的多,唐欣需要他確認的事,幾封郵件就把問題都解決了。
“都挺好的。”唐欣淡淡的說。肖乾覺得唐欣的聲音聽上去情緒不高。只是,隔著電話,他不好確認。
“咳……”唐欣清了清嗓子,似乎她的確是在調整狀態:“對不起啊,數據出錯我也是有責任的。”
“哦,這個啊……”肖乾覺得如果唐欣是為了這個自責,情緒低落大可不必,“這事已經過去了。再說,你給數據的時候,也都是確認過的。這跟你沒關系。”
“還是我操之過急了。上個月底鑫森跟我說合同已經走流程。我想當然的以為,到月底怎么也簽字蓋章,合同款到賬了。如果,我能等一等,確認了款項到賬,再跟王璽更新數字,也就沒這事兒了。”
“你也說,是王璽錄入的數字。要有錯,也該是王璽的錯。”肖乾難得安慰起“失職”的下屬。
唐欣的操作的確有失規范。但是,在職場混久了,誰都知道趨利避害。出了問題不找人背鍋已是難得,像唐欣這樣還能勇于承擔的,實屬難能可貴。
“王璽……沒事吧?”唐欣其實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跟王璽對了來龍去脈,也知道,王璽沒有受啥處分。但是,既然肖乾提起,她不免還想確認一下。
“他知道沒下次就好了。你不用為他操心。”肖乾想到王璽那天一臉只想弄明白錯在哪兒,完全沒想誰來擔責的“天真”表情,不免好笑。
“那……總部那邊,我們還需要做什么嗎?”唐欣問的很隱晦。她真正的意思是,肖乾需要為這場錯誤付出多少“代價”。
“沒事了,大家吸取教訓就好。”
越是模糊的答案,越說明肖乾的鍋不小。
“哦,不好意思,打斷你了。你找我是問鑫森的進展嗎?”唐欣知道肖乾找她一定不是聊已經“無法挽回”的事。
“嗯,我想問問你跟鑫森后期的接觸怎么樣。合同款下個月打款沒問題吧。”
“應該沒問題吧……”唐欣有了前車之鑒,現在不敢輕易承諾了。
“他們有跟你說,為什么合同流程走得慢嗎?”
“這個……財務、采購的人,我都不太熟。他們說的有點含糊。意思是,領導還沒簽字。”
“是嘛。你還能問到其他人嗎?”
“上次我們一起見過的首席研發官譚曉寧。我后來跟項目經理去談項目的時候,又跟他接觸過幾次。我們還算聊的投機。”
“是嗎?”肖乾回想起那個架著圓圓的眼鏡的圓臉技術男,“他說話倒是直接。”
“的確。他跟我說韓云虔手下的銷售還跟他聯系過。說是,我們內部的架構會調整。也許,以后,他們還有合作機會。”唐欣帶著鄙夷的語氣。這樣的拉關系話術太缺少技術含量了。
“如果,鑫森那邊合同沒來,你不用催。拿到合同,你寄給我簽字吧……”
“這個電子簽名就行了。需要寄給你嗎?”唐欣不解,她以為肖乾是來催她盡快落實合同的。怎么現在倒成了完全不著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