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洪武年間小神醫

第二十九章:千秋節

洪武年間小神醫 數沙人 3085 2021-04-14 08:00:00

  聽著宋濂的話,陳松瞬間就明白了過來,朱元璋已經將這個事情告訴他的大兒子朱標。

  也是,作為朱元璋最疼愛的兒子,很多事情朱標都知道。

  “不知先生找我所謂何事啊?”陳松問道。

  宋濂沒有直說,而是環視四周,說道:“換個地方談?”

  “如若先生不嫌棄,不如來我家吧?距離這里也不遠!”陳松說道。

  “那好,那就去你家吧!”宋濂回道。

  陳松帶著宋濂朝著家里走去。

  宋濂已經六十有余,在古代已經算得上長壽,但他步履穩健,不像這個年齡的人。

  宋濂的家人本來要陪著宋濂,可是被宋濂拒絕了。

  按照他的意思,人的命都是有定數的,該死就死,該活就活,大可不必事事小心。

  回到家,陳松帶著宋濂來到了大廳。

  畢竟是長輩,所以陳松還是安排宋濂坐在了主位上。

  “讓周燕燕趕緊上茶!”陳松對著站在自己身后的趙峰說道。

  趙峰走出大廳,不久,周燕燕端著茶來到了大廳。

  茶放在了宋濂旁邊的桌子上,宋濂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

  茶不是好茶,是陳松前幾天在街道上瞎買的。

  宋濂沒有任何不滿,喝的有滋有味。

  “聽太子殿下說,你對朝局有著獨特的見解?”宋濂放下手中的茶杯,幽幽詢問。

  陳松道:“不敢當,只是當初在燕王殿下面前胡言亂語了幾句!”

  陳松心里明白,自己當初在朱棣面前說的那些話朱元璋肯定知道了,朱元璋知道,朱標也就知道了。

  “我聽太子殿下提起過,老夫不善兵事,但追隨陛下這么多年,也略知一二。

  你說的那個辦法,確實不錯。我今天來,主要是想聽聽你對于其他方面的見解!”宋濂捋著下巴上的胡子,問道。

  陳松看著宋濂,心里琢磨起來。

  “這話不是他問吧?估計又是朱元璋指使的,看來還在試探我!

  行,既然你們試探我,那我給你憋個大的!”

  陳松可不覺得宋濂會莫名其妙的問自己這些問題。

  “不知先生想聽什么方面的見解?”陳松詢問。

  宋濂想了想,說道:“今日陛下賜你一處宅院,聽聞你要開醫館。

  今日我看了看,你那處地方周圍,商鋪眾多,我想問你,你對士農工商中的商是如何看的?”

  陳松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在腦海中組織著語言。

  宋濂也沒有追問,靜靜的等待著。

  一刻鐘后,陳松開腔:“自古以來,商賈皆為賤籍。我認為,此法不可取!”

  “這是為何?商賈不事生產,皆是投機取巧之輩,為何不能淪為賤籍?”宋濂反問。

  作為根正苗紅的讀書人,宋濂自然瞧不起商人。

  陳松緩聲道:“先生,應天府乃我朝京師,全國貨物齊聚京城。

  我且問先生,若是沒有商賈,僅憑著官府的力量,可否將全天下物資送到京城?”

  宋濂搖搖頭,“不能,就算能,定要花費大量銀錢!”

  “商賈雖然不事生產,但是起到運輸貨物的作用。

  天下這么大,僅憑著官府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將貨物運輸天下。

  我朝在洪武三年實行開中法,以鹽引為利,誘使商人運輸糧草至塞外邊疆。

  若是沒了商人,這軍糧該如何運輸?

  ……

  在我看來,商人是整個天下間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陳松抑揚頓挫,侃侃而談。

  宋濂聽著陳松的聲音,時而沉思,時而皺眉。

  “你的意思是,朝廷要優待商人?”宋濂反問。

  “不不不!”陳松搖頭。

  宋濂迷茫了,一會說商人重要,一會又說不應該優待商人,這不是前后矛盾嗎?

  “我認為,朝廷三十稅一之策,實屬不行!”陳松的聲音很洪亮,聽的宋濂心頭一震。

  宋濂皺眉詢問:“這是陛下欽定的政策,如何不行?”

  “誠然,這世間少不得商人,但對商人不能報太大的希望。三十稅一之法,實在太低!

  洪武初年,規定書籍筆墨農具,……,舟車絲布之類免稅。

  并裁撤稅課司局三百余處,精簡各種稅目。

  農稅可以精簡,但商稅萬萬不可。

  在我看來,商稅應該要再高一點……”

  ……

  在去東宮的路上,宋濂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過。

  他一邊走,一邊想著陳松說的那些話。

  在東宮的書房中,宋濂看著坐在書桌后面的朱標,將今天陳松說的那些話全都重復了一遍。

  朱標和他的老師宋濂一樣,也都是眉頭緊皺,想不明白陳松說的這話是什么意思。

  “老師,我先差人送您回去,天色已晚!”朱標看了看窗外暗下來的天空,對著宋濂說道。

  宋濂朝著朱標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太子殿下,老臣告退!”

  朱標安排了一輛馬車,送宋濂回家。

  安排好宋濂之后,朱標起身,往御書房走去。

  大抵朱元璋是歷史上最喜歡待在御書房的皇帝,朱標甚至都不用想,就知道朱元璋在哪里。

  來到御書房,朱元璋果然在。

  朱元璋見朱標進來,放下了手中的毛筆,問道:“可是宋濂回來了?”

  朱標來到朱元璋的面前,“爹,老師已經走了。他今天詢問了陳松商人之事,可是,陳松說的那些,我實在不明白!”

  “哦?還有這樣的事情?!”朱元璋來了興趣,坐直身子,“講下去!”

  “爹,事情是這樣的……”朱標將宋濂說的那些話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

  朱元璋聽著朱標說的話,也很懵。

  “一會說商人重要,一會又說商人不重要,啥哪跟哪?俺都被陳松繞糊涂了。

  若不是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人,俺還以為他是故意裝深沉!”朱元璋一臉無奈。

  “行了,俺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

  天還沒有大亮,陳松就起床。

  今天要招人裝修小樓,要起早點招人。

  陳松不知道該去什么地方去招人,只好先帶著趙峰他們提前出門。

  通濟門大街陳松轉過好幾次,這里沒有工匠,所以陳松只能去更遠一點的地方。

  明朝的工匠有三個分類:民匠,匠戶,軍匠。

  民匠就是民間的普通工匠,這類屬于戶部管轄,自由度比較高,對于身份的限制不算高。

  匠戶屬于工部管轄,對這類的管轄就比較嚴格。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匠戶的子孫后代就只能世世代代為匠。

  軍匠雖然帶個匠字,但屬于軍籍,歸五軍都督府或者兵部管轄。

  在通濟門大街西邊有四條街,分別是西安門頭條街、西安門二條街、西安門三條街以及西安門四條街。

  在這之間有兩個坊間,分別是復呈坊和馀慶坊。

  雖然這里距離皇宮比較近,但是這里面依舊有很多民間匠人。

  陳松很快就在這里找到了裝修的匠人。

  明初的物價比較低,陳松在打聽了物價以及人工價后,給這些工人開出了不錯的工錢。

  反正有朱元璋的那句話,以后從那些勛貴文武身上再賺錢就是了。

  陳松帶著那些匠人來到了自己的小樓那里,指揮著這些匠人裝修。

  裝修圖紙是陳松自己畫的,陳松想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裝修。

  明朝的木工乃是一絕,雖然洪武年間的木匠沒有后面的精湛,但也不容小覷,經過三四天的裝修,小樓已經大變樣。

  門口有兩塊木質楹聯,上書“但愿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陳松非常想再弄一塊橫批,上書“勛貴處外”。

  在陳松裝修自己的小樓時,馬皇后的壽辰已經來臨。

  洪武年間七月十八日乃是千秋節,是朱元璋的媳婦馬皇后的壽辰。

  這天早上,陳松躺在床上睡懶覺。

  馬皇后的節日和陳松有啥關系?

  可是,陳松的這個懶覺注定睡不安穩。

  太陽剛剛升出地平線,朱棣就出現在陳松家的院子里。

  朱棣也不管那些,直接站在陳松的臥室外面大喊:“趕緊起床了,今天乃是俺娘的壽辰,趕緊起床了!”

  陳松聽著耳邊傳來的聲音,極其不情愿的睜開雙眼。

  “真是服了,你娘過壽又不是我娘過壽!”陳松抱怨幾句,開始穿衣。

  走出臥室,便看到朱棣那面帶笑容的臉。

  “今日俺爹俺娘要在謹身殿接受群臣朝拜,你也要去,趕緊的!”朱棣笑呵呵的說道。

  陳松一愣,“我又不是官,我去干什么?”

  “俺就知道你會這么問,你之所以能去,是俺求來的。

  俺給你拿了一身青色公服,你趕緊換上,莫要誤了吉時。”朱棣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一個侍衛,這人手中捧著一個木頭盒子,里面裝著的正是明朝公服。

  凡漢家王朝,公服的大抵形制基本沒什么差別。

  明承宋制,公服和宋朝的差不多,也就是細節處有些不同。

  公服主要在各種典禮或者大型集會時穿著。

  至于明朝那令人熟知的補子官服,還要等到洪武二十四年才能出現。這種補服叫做常服,是官員坐班時的穿著。

  朝服和唐宋差距不大,但是繁瑣復雜,所以一般情況下只有大朝會或者上朝時才穿。

  凡漢家王朝,這些規矩都是要講的,不能有半分逾制。

  陳松從朱棣侍衛手中接過公服,拿進臥室更換。

  也就是十幾分鐘的功夫,陳松穿著公服走了出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汉阴县| 潼南县| 梧州市| 吕梁市| 大英县| 新田县| 迁西县| 兴安县| 新源县| 天峨县| 金华市| 恭城| 利川市| 定边县| 闻喜县| 永吉县| 辰溪县| 溆浦县| 全州县| 苍山县| 上犹县| 饶平县| 夏河县| 望都县| 凌源市| 柏乡县| 轮台县| 克拉玛依市| 六安市| 武鸣县| 沧源| 新晃| 长治市| 双柏县| 枣阳市| 富裕县| 靖州| 五指山市| 嘉兴市|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