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人選
代帝親征宜早不宜遲,戰事最講時機。
第二日,到底選誰代帝親征便成為朝中兩大派系爭辯的焦點。
一大派系認為大皇子最為合適,另一派系認為二皇子最為合適。
可辯論的焦點在于,大皇子醉心詩書,對帶兵打仗之事一竅不通。
二皇子不學無術,對朝堂間的事務毫無興趣,只安心做個瀟灑的皇子。
一時之間,皇帝竟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仿佛讓誰去都達不到自己掌握兵權的初衷。
就這樣,此事擱置了五六日,劉家長子劉洛接到圣旨,早已達到翱城準備應戰,代帝親征的人選迫在眉睫,皇帝也心焦不已,兩個皇子竟沒有一個可意的人,若是要宗室其他男子,反而壯大了宗室的勢力,本來朝臣便忌憚宗室勢力,只怕更不好掌控朝堂之勢。
這日,反而是隱居的永親王上了一道折子,打消了皇帝的所有顧慮,折子中真實陳勤了兩位皇子的好處,卻也結結實實指出了大皇子身后的勢力,雖說貴妃家的勢力已然衰弱,但在軍中仍有眾多曾受恩于陳家的親信,并于近期多次與大皇子暗地里接觸,不知是什么情況。皇后家族雖說近些年有些緩和,但遠遠不如貴妃家的關系錯綜復雜,更易掌控。由此觀之,二皇子是最合適的人選,坊間流傳二皇子放蕩不羈,只是片面,出行前需有一位穩重端正的大臣陪同就是了,不需二皇子做任何決定和抉擇,一切號令由皇帝發出。
一道折子,正合了皇帝的意。
就這樣,二皇子還在母后殿中品嘗最愛的藕合糖糕,就被皇帝的一道圣旨打發到塞外打仗,心里滿滿的不甘不愿,無可奈何,還是收拾了些行李,第二日便騎著馬,往塞外趕去。
與二皇子一同趕路的還有蘇世安。二皇子啟程的當日,一道圣旨落在蘇家,皇帝命蘇世安與二皇子一同前往塞外應戰。
蘇世安不知道圣上打的什么主意,匆忙帶了兩個親信便在城門口等著二皇子。按說,圣上應該指派一名宗室大臣或者是有打仗經驗的親王隨同,為何指派一個不待見的人與二皇子一起,難道是想試探自己嗎,蘇世安已然摸不清圣上的脾氣,只得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