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歌手的難產》
金鐘缽當年出道晚,饒有興致地追更當年的新星大賽。
他是周心怡的忠實粉絲,做夢都想一親芳澤。
遺憾的是。
那時的金鐘缽半只腳踏入娛樂圈,都還沒發力呢,女神就嫁人了。
嫁的是身為作曲人的同行,還是業務水平遜色于自身的同行。
這誰忍得住?
金鐘缽是個純情的,就好清純玉女那一口。
后面找的幾個女朋友,身上都有周心怡的影子。
前幾年,金鐘缽尋尋覓覓,看上了一個叫秦雨桑的歌手。
終于有了心動的對象,他力捧秦雨桑,扶持其成為第三代玉女掌門人,接替了周心怡的地位。
把秦雨桑當作是周心怡的替身,金鐘缽過了幾年的正常感情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秦雨桑移情別戀,喜歡上了李響,堅決要和金鐘缽分手。
這下兩個人都引起了金鐘缽的記恨。
歇斯底里的金鐘缽揚言要封殺李響,他也確實快幾乎做到。
結果,原主故意收留了李響,擺明了和金鐘缽作對。
金鐘缽那是新仇舊恨。
杠上開花。
超級加倍。
回過神來,安巒重新看向屏幕。
結巴哥的視頻仍在播放,話題已經偏離。
“……
說起金鐘缽,大家可以關注后續兩檔綜藝節目。
《歌手的誕生》和《歌手請就位》,分別由安巒和金鐘缽擔任導師。
又能看到一場大佬撕逼了。
就問你們期待不?”
我勒個擦哦!
安巒牛飲一口咖啡,拍著桌子:“臥槽,竟然差點忘了《歌手的誕生》。”
《歌手的誕生》是一檔余杭衛視的選秀節目,預計今年六月初開播。
三位導師分別由曾經的四大金曲人安巒、舞曲歌后張小曼和搖滾歌手杜飛雨擔任。
這檔節目官宣后不久,安巒就在家中跌倒,陷入昏迷。
節目組緊急聯系其他作曲人,只找了一個資歷淺薄的新秀作曲人,比燕雙飛資深那么一點點。
上個月,搖滾歌手杜飛雨因為涉嫌吸D關進去。
節目組傻眼了。
網友們徹底沸騰,紛紛調侃節目不應該叫《歌手的誕生》,應該叫《歌手的難產》。
原定的三個導師,兩個都出事了。
節目組完全懵逼,高層都想放棄了,但是總導演力排眾議,要堅持辦下去。
高層也覺得前面的投入太大,虎頭蛇尾,會虧更多錢。
幸運的是,安巒上周清醒了。
節目組第一時間發來慰問信,總導演吳帆致電問詢,熱情的不得了。
那會安巒迷迷瞪瞪,聽說違約要賠款,當即答允繼續參加節目。
轉過頭就給忘了。
“哎呀,”安巒拍了拍腦袋:“這記性……”
《歌手請就位》是東海衛視的新節目,由趙夢蘭的競爭對手負責。
陣容配置上大差不差,也是三位導師,但是請的人超級豪華。
首先是四大金曲人的金鐘缽,他寶刀未老,近幾年寫的歌依舊是青橙榜常客。
不像安巒,金鐘缽的才華沒有打折。
最新的一首歌最高站到了青橙榜第五名。
其次是享譽國內外的青年影后陸離。
官宣以后,網友們疑竇叢生。
為什么一個影后來參加歌手選秀?
鬼知道呢……
只能說東海衛視豪氣,有錢,請影后當花瓶,湊個熱鬧。
第三個就是抒情歌王方天璣。
網友分析,《歌手的難產》的收視率恐怕不及《歌手的誕生》的十分之一。
余杭衛視內部也不太看好《歌手的誕生》,但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溜溜,好歹賺賺廣告費,不至于虧損太多。
而且失敗的經驗也是經驗,更值得學習。
沒辦法,國內的選秀綜藝不成熟。
小馬過河是常有的事,余杭衛視早有心理準備。
安巒查了一下,《歌手的誕生》是六月七號開播,每周五更新。
東海衛視的《歌手請就位》則六月八號開播,每周六更新。
深諳傳播學的安巒摸著下巴:“豈不是能正大光明的抱大腿了。余杭衛視隨便買買水軍、營銷號,八卦的圍觀群眾不得好奇地瞅一眼?”
但凡瞅一眼,就有留下來的可能。
笑了笑,安巒繼續在刷新娛樂視頻。
一直到九點出頭,財務大姐姍姍來遲。
安巒停下娛樂,和她開了快兩小時的會。
離開財務室后,來到錄音棚。
那里,藤蘿少女團、安翊君和蕭大強各就各位。
“奇怪,胡靈呢?”安巒笑著問道:“她不是挺愛湊熱鬧的?”
安翊君努努嘴:“在餐廳打游戲呢。”
“哦,”安巒望著話筒前的三個女生,問道:“錄得怎么樣了?”
安翊君拔掉一個耳塞,遞給了父親:“我一對一輔導過了,把你說的那種青春歡快下的力量感融入進去了。你聽聽?”
安巒聽著新版本,不斷地點頭:“陽光、朝氣,像是在觀看嫩芽沖破黑暗堅硬的泥土,沐浴在雨后的暖陽中。”
“嗯啊,爸,你的用詞精準又正確,”安翊君雙眼放光:“對,就是紀錄片常見的畫面。”
安巒笑而不語。
一切得益于日積月累的筆記。
在前世,他不僅在各大視頻媒體上更新歌曲點評,也會在豆瓣上寫聽歌筆記。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安巒從不高看抑或是歧視某種音樂。
分析各種類型的歌曲的流行元素、唱法、編曲、受眾群體等,是行業人員的基本功。
下里巴人中有一種叫澡堂神曲,說得是洗澡的時候、走在大馬路上,唱出來自娛自樂的歌。
極端的有“爸爸媽媽去上班,我去幼兒園”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它永遠也不會堵車”。
作為抖音神曲的《少年》,的確難等大雅之堂,資深樂評人就對其評價很低。
安巒曾經也嗤之以鼻,心想著‘口水歌’,‘沒內涵’一類的標簽。
但是后來他和師父交流。
師父說,《少年》等抖音神曲是新時代的‘民歌’,勞動人民的歌。
自詡精英人士的白領階層自然對其很抵觸。
其實大家不過是社畜、打工人罷了,沒必要搞那些鄙視鏈。
再接著,官媒頻繁用《少年》做宣傳BGM。
安巒醍醐灌頂,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