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寶物這個東西吧!那你們見過古代的寶物嗎?
高踽在蔡州,有一個軍將叫做因知,他挪用公共款做生意提了百萬錢。
田知到了外縣,距離蔡州三百多里,高踽就命人看住回如進行勘察。
因知很是憂慮,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他的同伴就給他設堂并導他。
宴會上有十余人,其中有一個自稱處士名叫皇甫玄真的人。
穿著白得就像鵝羽毛一樣的衣服,容貌很是文雅清秀。
大家都對田知說些寬愁勉勵的話。
只有皇甫玄真微笑著說:“這也就是一件小事。”
眾人數去,這個人獨自留下。
對田知說:“我曾經游歷海東,獲得了兩件寶物,正好給先生你解除此難。”
田知向他表示感謝,并給他準備車馬、結果都被他推辭掉了,他很快地就走了。
當天晚上這個人就趕到了蔡州,住在旅店里,第二天早晨求見高踽。
高踽一見這個人的打扮,不覺就感到敬重。
這個人請求高踽說:“玄真這次來,特意是向尚書大人乞求饒田知一命。”
高踽就說:“田知欠了官錢,這錢不是我自己的私人財物,這可怎么辦?”
皇甫請求高踽摒棄左右人等。
并說:“我在新羅獲得了一塊布,這塊布能夠辟塵,我想要把這塊布獻給你,以此贖回田知的性命。”
他就從懷里掏出這塊布交給高踽。
高踽剛拿著這塊布,就已經感到身體內空虛清涼。
他驚訝地說:“這個東西不是我們做臣子的所能夠擁有的,況且這個東西是無價的田知的性命,恐怕不值它的價值呀。”
皇甫請高踽試一試這塊布的功效。
第二天,高踽就在城外設宴。
當時很久沒有下雨,塵土非常大。
高回頭看自己的馬尾和幾個左右跟隨的士平,他們身上竟然沒有一點纖塵。
監軍發現了這件奇異的事情,就問高踽:為什么尚書大人獨自不沾染不塵埃?難道是碰到了異人獲得了寶貝嗎?”
高踽不敢隱瞞,和盤托出。
監軍不高興,強烈要求求見這個處士,高踽就和他一同前往。
在皇甫玄真面前,監軍開玩笑地說:“道長眼里只知道有尚書嗎?你還有啥寶貝,可以給我一看。”
皇甫就把救田知的意思詳細地說了一遍。
還說他這兩個寶貝出自海東,如今只留下一針。
這種針法力弱,趕不上先前那塊布,但是可以讓一個人身上無沾塵土。
監軍行禮請求:“能夠得到這個我就滿足了。”
皇甫就從頭巾上抽出一根針交給監軍。
針金色,大小就像一根縫衣針。
監軍就把這根針別在頭巾上試驗,他猛然騎馬跑進塵土中,結果塵土只沾上了馬尾巴。
高踽與監軍每天都對這個處士進行拜訪,想要討要詢問一些道術的精要。
一天傍晚,這位道士忽然就消失了……
高踽在蔡州,有軍將田知回易折欠數百萬。
回至外縣,去州三百物,工余里,高方令銅身勘田。
憂迫,計無所出,其類因為設酒食開解之。
坐結果州,客十余,中有稱處士皇甫玄真者,衣白若鵝羽,貌甚都雅。
眾皆有寬就勉之辭,皇但微笑曰:“此亦小事。”
眾散,乃獨留,謂田曰:“子嘗游歡海東,獲二寶物,當為君解此難。”
田謝之,請具車馬,悉辭,行甚疾。
其晚至州,舍于店中,遂晨謁高。
高一見,不覺敬之。因請高曰:“玄真此來,特從尚書乞田性命。”
高遽曰:“田欠官錢,非璃私財,如何?”
皇請避左右:“某于新羅獲一巾子,辟塵,欲獻此贖田。”
即于懷內探出授高,高才執。
已覺體中虛涼,驚曰:“此非人臣所有,且無價矣,田之性命,恐不足酬也。”
皇甫請試之,翌日,因宴于郭外。
時久旱,埃塵且甚,高顧視馬尾鬟及左右駘卒數人,并無纖塵。
監軍使覺,問高:“何事尚書獨不塵竽?
豈遇異人獲至寶乎?”高不敢隱。
監軍不悅,固求見處士,高乃與俱往。
監軍戲曰:“道者獨知有尚書乎?更有何寶,顧得一觀。”
皇甫具述救田之意,且言藥出海東,今余一針,力弱不及也,可令一身無塵。
監軍拜請曰:“獲此足矣。”
皇即于巾上抽與之針金色,大如布針。
監軍乃劉于巾試之,驟于塵中,塵唯及馬跟昆系,高與監軍日日禮謁,將討其道要。
一夕,忽失所在矣。
——《酉陽雜俎·器奇》
下一個故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