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我絕對不是昏君

第廿四章 苛稅猛于虎

我絕對不是昏君 窩輪 2347 2021-03-18 10:18:49

  會稽郡太守與吳縣縣令先后趕到。

  劉欣吸取上次在京兆尹府門前的那次無法證明自己身份的尷尬,這次離京前特別帶上了皇帝信物,不然在這么個離長安N里之外的地方,地方官員的級別都不夠資格見到皇帝的尊榮,要想找個證明人那是相當困難的,到時候被人以假冒皇帝的罪名判刑,然后打個半死,那可就虧大了。

  劉欣向太守縣令出示了信物,證明了自己的身份。

  兩人立刻嚇得全身發(fā)抖,面色慘白。

  劉欣明白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第一要務是讓饑民們趕緊能吃上食物。

  誰知道太守坦言,連年遭災的不止吳縣,其會稽郡下轄的曲阿、烏傷、毗陵、無錫、丹徒以及婁縣,情況相差無幾。

  劉欣追問,災情如此嚴重,為何不上報朝廷?

  太守解釋了原因,居然是不想為皇帝增添煩惱,所以才把事情強行壓下來。

  劉欣不知道說什么好,也就暫時沒有追究太守的責任,而是緊急安排與會稽郡相鄰的丹陽郡調撥糧食,并日以繼夜運至會稽郡郡治吳縣,再轉運至會稽郡下轄的幾個縣。

  會稽郡的百姓手捧到糧食的那一刻,無不感謝圣恩,稱頌皇恩浩蕩。

  對于之前老農口中所說的賦稅猛于虎一事,劉欣一直放在心里,并向太守了解了一下。

  了解下來的情況的確是,賦稅之重,令人砸舌。

  田賦:也稱田租,按田地征收實物稅--糧食,高祖初年,田賦的稅率定為什五稅一(田地里所出產的糧食,要按照每十五斤繳納一斤的稅率繳納公糧),但這一稅率只執(zhí)行了三年,就上調至什稅一(每十斤繳納一斤),相比較秦朝,那還是好不知道多少了(秦朝的田賦高達恐怖的三稅二,收三斤就得繳納一斤,田少的,等于給政府在瞎忙活),惠帝即位后,又下調田賦至什五稅一,文帝二年,減收一半田賦,到了第十三年,直接免除田賦,景帝即位,又恢復田賦,稅率定為三十稅一(三十斤繳納一斤),武帝即位,為彌補抗擊匈奴戰(zhàn)爭的軍費支出,又大幅提高田賦至什稅一,元帝即位后,又恢復為三十稅一。

  口賦:向七歲至十四歲的少兒征收口賦(少兒人頭稅),每人每年二十錢,口賦屬于皇室收入,歸少府管理。武帝元狩四年,為彌補抗擊匈奴戰(zhàn)爭的軍費支出,將起征年齡提前至三歲,在原口賦二十錢的基礎上,再附加三錢以補軍費不足。元帝即位后,恢復為七歲起征,但稅額未減。

  算賦:向十五歲至五十六歲的成年人征收算賦(成人人頭稅),每人一百二十錢為一算,算賦數額為每人每年一算,算賦屬于政府收入之一,歸司農寺管理。為鼓勵戶口增長,提倡早婚,女子年齡十五歲至三十歲還沒有出嫁的為五算,即算賦五倍于常人,為六百錢(難怪古人都說,女兒是賠錢貨,想想看,的確如此,如果家有三五個“剩女”,就等著破產吧!)。

  口賦與算賦的征收時間為每年八月,先由地方官吏按戶登記人口,核實年齡,編成戶口簿,再征稅。

  更賦:也稱徭役,二十歲至五十六歲的男子,都要服更賦。更賦包括更卒、正卒、以及戍卒三種勞役或兵役。

  更卒是指農民每年要為地方服一個月的勞役(義務勞動),親自服役的,叫做“踐更”,如果不愿意親自服役,可繳納三百錢由官府雇人代為服役,此種出錢雇人服役的辦法,叫“過更”。

  正卒是指正式服兵役,男子年齡在二十歲至五十六歲,必須為國家服兵役一年,服役完后便可回家,但遇有戰(zhàn)事,還要臨時被征調,數年不能歸,如果不愿意親自服役,可繳納二千錢,由政府雇人代為服役。

  戍卒是指要到邊境為國家屯戍一年,或到京師做侍衛(wèi)一年,如果不愿親自去,也可每月繳納三百錢由政府雇人代為服役。

  賦稅作為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是不可以隨意減免的,但也不應該達到“猛于虎”的水平,但如何做出調整,劉欣還需要等到回京與大臣們商議。

  可連續(xù)三年遭災的會稽郡百姓,不僅得不到朝廷的救濟補貼,還被迫繳納苛捐重稅,這實在是不應該。

  更重要的原因是某些地方官員只考慮自身的利益而不考慮百姓的死活。

  于是,劉欣向百姓的做出承諾,除了免除未來三年的賦稅錢糧之外,還將過去三年受災期間被強行征收的賦稅將全數退還。

  聽到這一消息,會稽郡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

  而皇太后趙飛燕也承諾,會每年將自己大半的俸祿補貼給吳縣的貧困家庭,這么一來,在吳縣百姓的心中,趙飛燕這位不到三十歲的皇太后,不僅容貌嬌美,其心靈則更美。

  雖然,趙飛燕這次來吳縣并沒有嘗到楊梅,卻并沒有因此而感到遺憾,因為就算能吃到楊梅也不過是甜在口中,但如今幫助到了家鄉(xiāng)父老,真是甜在心中。

  這事處理好之后,劉欣與趙飛燕一行人便離開吳縣,轉回京城長安。

  劉欣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組成調查組,在全國范圍內調查摸底瞞報災害,強征賦稅等情況,第二件事,當然就是與群臣們商議如何減免賦稅。

  經過商議,確定將田賦大幅減少,將三十稅一調整為百稅一(百斤糧食繳納一斤),其次是減少口賦和算賦的稅額,口賦由每人每年二十錢減少為十錢,而算賦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減少為六十錢,取消女子年齡十五歲至三十歲的未婚女子算賦五倍于常人的規(guī)定。

  但如此大幅減少賦稅,國家財政收入必然失衡,為保持財政平衡,無奈只能向富商大賈們增加賦稅。

  房屋稅:除諸侯王府之外,任何超過兩千尺的住宅,須繳納房屋稅,稅額為每尺一百錢。

  遺產稅:除諸侯王之外,任何繼承財富總額(包括土地、房屋、現金、牲畜、糧食等)達到或超過五百萬錢,須繳納遺產稅,稅率為四成。

  車舟稅:除諸侯王之外,任何車舟的使用,須繳納車舟稅(營運性車舟除外)。

  所得稅:除諸侯王之外,按照年收入的多少,征收階梯式所得稅,年收入達到或超過十萬錢,所得稅稅率為一成,年收入達到或超過五十萬錢,所得稅稅率兩成,年收入達到或超過一百萬錢,所得稅稅率三成,年收入達到或超過五百萬錢,所得稅稅率四成,年收入達到或超過一千萬錢,所得稅稅率四成,年收入超過兩千萬錢,所得稅稅率六成。

  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賦稅調整的幅度和力度如此之大,實在是超出所以人的想像,勞苦大眾們無不拍手叫好,而富商大賈們則叫苦不迭(那時候,還不流行移民,不然富人們肯定都得想著逃往賦稅輕的國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板桥市| 邳州市| 肃北| 汕尾市| 扶余县| 靖州| 黄骅市| 兖州市| 改则县| 东至县| 同仁县| 和龙市| 新安县| 郁南县| 昌都县| 白沙| 大化| 肥乡县| 进贤县| 衡山县| 桑植县| 揭东县| 嘉禾县| 弥渡县| 澄江县| 古浪县| 加查县| 黄冈市| 屏南县| 蛟河市| 广宗县| 兰坪| 林芝县| 会同县| 余干县| 廊坊市| 德保县| 吴桥县| 布尔津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