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來自續作的降維打擊
站在書房的桌子前面,唐嘉宇打量起堆在地上的一大堆雜物,滿意地點了點頭。
鐵絲、速干膠水、標簽紙、記號筆、卡紙、回形針、冰棒吃剩后的棍子以及膠帶,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材料:可樂罐。
一半是空易拉罐,一半是正常的包裝完好的可樂。
具象可樂是需要消耗精神力的,同時具象之后,它們其實是有相應的存在時間的,超過時間會逐漸消失。作為奇物存在的可樂以及具備一定特殊效果的可樂存在時間長些,可以儲存到罐子上的保質期為止,那之后就會失去特性,變成變質的可樂。
相應的,具備特殊效果的可樂需要消耗的精神力會大幅增加。以[“死神”牌可樂]為例,唐嘉宇最多召喚三罐左右,再多就會感到疲倦和嚴重的頭痛,甚至因此昏迷,不躺個半天一天緩不過來。
普通的可樂分為兩種,帶包裝的和不帶包裝的。帶包裝的消耗又比不帶包裝的消耗大些,如果要特定口味還會再高一些,不過跟特殊可樂相比那差的不止一點。
畢竟后者需要撬動具體的某個謠言的意象,涉及到很多復雜的理論和原理,以唐嘉宇目前的知識水平,還處于知結果而不知原因和過程的“黑箱”狀態中。而普通可樂不管什么口味,帶不帶包裝,都只會引動“可樂”這一個意象。
想要一切從簡,降低消耗,最好的辦法就是只單純召喚可樂本身。像那種可以把人都沖倒的可樂巨浪,每次的消耗其實和一組六聽裝的可樂差不多。
另外沒有包裝的可樂放置一段時間也不會直接消失,而是逐漸變淡,最后剩下有一點點可樂味道的水,像自助餐廳壞掉的飲料機里出來的東西。
扯了這么多,就是因為唐嘉宇決定另辟蹊徑,突發奇想,嘗試“來一罐可樂,但是不要加可樂”。
最終產物就是這些空易拉罐,本來以為只需要具象可樂罐的一部分,能夠節省一點消耗,可沒想到這個能力它不是這么計算的。從結果上看,它似乎是先召喚了一罐完整的可樂,然后再消耗額外的精神力把里面的可樂消除了!
一來二去,消耗不說翻倍,也相差無幾。
唐嘉宇非常迷惑,這到底是何苦。我就想要個空罐子,沒道理你先給我裝滿,再給我倒干凈啊??
不過為了下一步計劃的順利實施,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造下去,直到感覺眼前的世界都有些模糊,這才停手。
結果一共是30罐,20罐空的,10罐滿的,再多是真的造不出來了,還得留著一些精力以備不時之需。
“小可,報告情況,有看到巴斯光年嗎?”
唐嘉宇對著門口喊了一句,守在門邊的一個可樂罐立刻轉過身,左右晃了晃,用膠水沾在罐子上的回形針眼睛來回晃動。
“很好,繼續盯著,一旦他出現就敲自己提醒我?!?p> 小可伸出鐵絲組成的手,向他敬了個禮,繼續回去盯梢了。
是的,這個活的可樂罐,就是唐嘉宇大膽的猜想的一部分,也是計劃里最重要的部分!
在《玩具總動員4》的劇情中,玩具們的新主人在參加幼兒園后,用塑料叉子,假眼珠和鐵絲自己為自己做了個玩具,起名叫叉叉。
而這個粗制濫造,看起來還有點像垃圾的手工玩具,居然也能和其他玩具一樣具備生命。不過一開始它也的確把自己當成垃圾,拼命想往垃圾桶里跳,直到電影后半段才轉變了觀念,接受了自己玩具的身份。
自制的簡陋玩具也能具備生命,可以自主活動,這件事給了唐嘉宇極大的啟發,論動手能力,再怎么樣也不至于比不上動畫里那個幼兒園小朋友。
更何況,唐嘉宇從小就愛看小神龍俱樂部里那個叫做《藝術創想》的欄目,他特別佩服節目主持人尼爾叔叔,用卡紙,乳膠,廢報紙等常見的東西就能做出如此多精致的藝術品。
以前在小學放學之后,他就經常自己琢磨,學著做點小手工,雖然離節目里可以稱得上手工藝品的那些東西還有距離,但是做個可樂罐版本的“叉叉”,不在話下。
從書房里隨便找了些工具,再簡單的加工片刻,一個全新的可樂罐玩偶便誕生了,唐嘉宇給它起名叫“小可”。
小可的誕生對于唐嘉宇來說,簡直是重大利好消息。
如果他自己制造的玩具也能活過來,就意味著他所在的地方雖然看上去是《玩具總動員1》的片場,不過整個系列的基本設定都還在。在官方沒有吃書,沒有明顯前后矛盾的情況下,所有規則和設定都可以被利用。
成功制造第一個可樂罐玩偶后,唐嘉宇立刻找來了更多工具和可樂,準備一口氣打造一支屬于自己的可樂軍隊!
還好這里是阿薛的家,從他的房間就能找到大部分需要的東西,剩下的在書房里也能湊合著使用。
只可惜廚房在一樓,現在下去大概率直面巴斯光年,不然唐嘉宇不介意去一樓廚房,用各種廚具武裝自己的部隊。
用水果刀,牛排刀為武器,再以不銹鋼碗、盆等物品為防具,只怕正面硬剛巴斯光年都不成問題。那畫面實在太美,不敢想象。
現在就只能用先文具湊合,鐵絲做雙手,木棍或者回形針做腿和腳,再用便利貼,卡紙等等材料制作眼睛和五官……一個個可樂罐玩偶很快活了過來。
在制作的過程中,唐嘉宇完全放棄了美觀,只追求速度和看起來唬人。每個可樂罐玩偶要么畫著意義不明的裝飾,要么用鐵絲延伸出三四只手,或者用回形針木棒之類的在底下弄出蜘蛛樣的腿。最后再給它們裝備上螺絲刀、扳手之類的工具,以及好不容易翻出來的兩把美工刀。
沒有兩個可樂玩偶完全相同,甚至其中大部分,都因為在畫五官尤其是眼睛的時候太不走心,所以看起來有點不太聰明的樣子。
但是沒有關系!
唐嘉宇需要的就是這么一支烏合之眾組成的炮灰部隊,去吸引巴斯光年的火力,能夠活捉他最好,如果不行就只需要給自己創造從背后近身他的機會。
至于近身之后要做什么……那當然是繼續根據后續電影的劇透行事了。
按照《玩具總動員3》的劇情,巴斯光年這款太空人玩具是需要裝電池的!用螺絲刀打開他背后的蓋子,就能拆下電池,甚至還能通過一個開關一鍵恢復出廠設置。
斷電之后巴斯光年無法繼續行動,再不濟,不管現在這個巴斯光年是先瘋了還是已經恢復過出廠設置才瘋的,把那個開關撥到另外一邊準沒錯!
如果這些都不管用,斷了電、恢復出廠設置的巴斯光年依然像個戰神,或者干脆不裝了整一手終結者里的納米機器人,那唐嘉宇還有最后一張牌可以打——魔王扎克的真實身份。
在《玩具總動員2》中,揭露了巴斯光年因為誤以為扎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所以對其展開復仇,可其實扎克就是他的父親。
電影中的這個情節,以及那句經典的“I'm your father”,其實都是在致敬電影《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中相同片段。連扎克這個角色的設定,也完全是在惡搞星戰中的黑武士。
只要透露這個事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大力忽悠一下,讓巴斯光年短暫清醒過來片刻,事情就會發生極大的轉機。
先暴力突破,再偷襲弱點,最后打感情牌。
這環環相扣的計劃,就是唐嘉宇為巴斯光年準備的劇透大禮包,通過《玩具總動員》系列后三部的知識積累,層層遞進,在第一部的片場中對其主要角色實施絕殺。
這,就是基于更高維度,來自續作的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