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鎮因為盛產梨子而得名,每到一個月的一號、十一號、二十一號逢集,最是熱鬧。
今天正好是五月二十一號,一大早劉晨就跟父親劉強推著板車,到鎮上趕集。
板車上放著他這段時間編的竹制品,外觀看起來都還挺不錯,有些還是他重新返工的。
從這些竹制品的外觀顏色分布,還有竹片的大小均勻程度,可以說不比一般的篾匠師傅差什么。
當然,相比夢里的那位還差了不少,也許是真的有天賦,加上自身努力的緣故,七年多的時間就已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這一比較,劉晨自身還是差對方不少的。
畢竟,他可是附身在對方身上,他感知到的一切都是以被附體的視角決定的。
意思就是對方做的任何細節他都知道,可即便如此,這都二十來天了,他還跟夢里的那位差了不少。
想要達到那種水平,唯一的方法就是繼續練下去,時間長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上來了。
花了將近快一個小時,父子兩才步行來到梨樹鎮上,因為父子兩人五點鐘就出發,現在剛好是最熱鬧的時候。
農村人趕集都會早起,一般八點鐘左右集市就會散去,買房或是賣方都剩下不了多少人。
“爸爸,我們去哪賣啊?”
望著人擠人的集市,人聲沸騰鬧哄哄的,根本沒有落腳的地方,劉晨不由得詢問父親。
上輩子活了那么大,他還沒干活吆喝賣東西的活計,不過父親每到冬天都會賣家里種的大白菜,想來會有主意。
“去菜市場,那里人最多,而且不少人買東子要東西裝,你這些淘籮跟竹籃正好用上。”
父親劉強的主意很中肯,劉晨好無意間,跟著父親穿過擁擠的人流,來到梨樹鎮的菜市場。
菜市場不大,用塑料板當做頂板蓋住,一根根手臂粗的金屬柱子頂住塑料板,看樣子足有四五米高。
里邊的檔位都是用水泥砌成的,一條條長方形的石臺整齊的分布在塑料板下面,整個菜市場人流更加的擁堵。
更重要的是,那味道熏得人頭疼。
梨樹鎮因為菜市場面積不大,趕上逢集人流量大,環境顯得更加惡劣,劉晨父子來到這里,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實在是味道太難聞了。
“我們就不進去了,在外面待著就行,做生意嘴一定甜,等會有人來買東西記得要要叫人,知道嗎?”
見菜市場里的人太多,劉強也沒有進去的想法,直接在菜市場門口靠外面找了一個空的地方停下。
實際上,菜市場里面的檔位都要交租子錢的,即便父子兩想要進去也不可能給他們地方。
不過在外面也一個樣,這外面也有不少鄉下人帶著自家種的蔬菜叫賣,并且都是年紀大的老年人。
“嗯,知道了,爸爸。”
劉晨顯得很乖巧,難得父親愿意帶他來賣東西,否則的話他想一個人過來想都不要想。
無他,年紀太小,父母肯定不放心。
實際上,劉強愿意帶劉晨來賣竹制品,一方面是今天沒什么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培養鍛煉劉晨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這也是他讀書讀的多,再加上在大城市待過幾年,也聽說過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因此愿意花時間陪伴兒子,鍛煉他的人際能力。
雖說人際能力方面他也是一般,但再怎么樣也比自家兒子好的太多,他自認為還是能教得了他的。
再者,他也看出來了,兒子劉晨編這些東西恐怕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興趣愛好,也有減輕家里負擔的關系。
否則也不會把以前編的不好的拆掉重編,也不會專門求了他幾次讓他帶他來鎮上賣。
對此,劉強心里很欣慰,自己的兒子又聰明,也懂事。
這么點大就有這樣的覺悟,劉強既是欣慰又是心疼,實際上他們家經濟狀況一直不太好。
就連蓋的房子也是為了不吃饅頭爭口氣,讓村里高看一眼,為此還欠下幾千塊的外債。
雖說都是親戚的錢,但也要還的,夫妻兩個平時都是省吃儉用,為了早日把錢還上。
有時夫妻兩個商量著先還哪家錢,這些話被兒子聽到了,次數多了就放在心上,自己想辦法幫父母還債。
到現在,劉強也算是明白了,為什么之前兒子的手破成那樣了,都忍著疼依然編東西。
要知道,就算是那些傷口放在成年人身上也很疼的,可自己兒子還是默默忍耐下去,堅持編東西。
等醒悟過來后,每想到這些劉強都眼眶濕潤,覺得自己這輩子真的值了。
有這樣的兒子,劉強覺得自己再累也要滿足他的要求。
“來,吃個煮雞蛋,走這么遠餓了吧。”
將劉晨抱到板車上坐下,劉強從外衣內置口袋拿出一個煮雞蛋,這是妻子早上煮的,專門給兒子餓了吃的。
來的路上,劉強讓兒子坐在小板車上,可兒子還不愿意,想要自己走,等到走了一大半的路程這才強迫坐上板車。
兒子嘴上不說什么,但劉強覺得應該是心疼自己,對此,劉強只能再次感嘆……兒子真是懂事。
“謝謝爸爸。”
劉晨沒有拒絕,他確實餓了,再者他也知道,自己不吃父親也會留下來最后依然是他吃。
在如今這種物質匱乏的時代,尤其是農村里,雞蛋可是好東西,他們家雞蛋都是他吃。
最多他喝不完的雞蛋湯,剩下的父母幫忙喝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對于子女,天下絕大部分的父母永遠都是無私的。
一顆雞蛋剛吃完,劉強拿出水壺讓兒子喝了一口,剛把水壺給擰上,就見到一位穿著樸素的中年女人走了過來,用目光挑選著板車上的東西。
一邊的劉晨見此眼睛一亮,這是他第一次做生意,這才沒多久就有客戶上門,讓他情緒很是振奮。
“大姐,想要什么?我家的東西不僅耐用,而且價格公道,都是家里自己做的,買了絕對不帶后悔的。
對了,晨晨,快叫人。”
劉強語氣非常熱絡,一邊招呼著客戶,一邊讓兒子劉晨叫人,臉上笑容真誠無比。
“大媽好。”
劉晨小胖臉也是笑成了一朵花,聲音甜的讓他自己都有點羞恥,但他知道自己的優勢,為了做成生意他也是使出了十分力氣賣力表演。
“吆,這孩子真不錯,長得也挺可愛,你兒子啊?”
對于小孩成人都是喜愛的,尤其是繼承了父母基因的劉晨,胖乎乎的可愛的很,加上嘴甜的很,一下子就讓中年女人笑了起來。
“對,我兒子,他大媽,這些東西這孩子可是出了大力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嘛,編這些東西賣掉給孩子掙點學費錢。”
“大媽,您就買一個吧,我們學校還要買校服,正好賣了交錢呢。”
父子兩個一唱一和,老子說兒子出了大力,也確實,這就是劉晨自己一個人編的,這不算是假話。
兒子說自己要買校服,這也沒錯,小學生一年買一次校服,因為長身體,一年一個樣,今年的校服買了,明年還要繼續買,劉晨的話也沒有騙人。
只是劉強沒想到自己兒子搭話補刀這么精準,心里贊嘆一聲“我的兒子就是聰明”,在撿到中年女子做出掏錢的動作,知道這次生意成了。
“淘籮多少錢?貴了我可不要啊。”
很顯然,兩父子的一唱一和很有用,中年女人摸了摸劉晨的腦袋,笑著開始問價。
“四塊,你這淘籮我們只賣四塊,其他地方沒有低于五塊的,我這價格絕對公道。”
此時錢非常的耐用,農村一個家庭一年收入也就一千出頭,五塊錢一個淘籮是市場價,劉強打聽過了。
四塊錢一個比市場價低一塊錢,圖的就是快點賣完,畢竟他不可能天天跑過來賣東西。
“那成,四塊就四塊,這個淘籮我要了。”
顯然,中年女人也是知道行情的,對此也不廢話,直接開始掏錢付錢。
第一次生意成了!
從來這里到現在不到二十分鐘,就賣了一個淘籮,收入四塊錢,劉晨覺得挺不錯。
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做生意賺的錢。
四塊錢不多,重生前也就買瓶水的錢,可放在如今能買到十來個雞蛋。
這還只是剛剛開始,劉晨對于以后的日子,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