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視死忽如歸
看著他們走后,武松將剩下的五千士兵全部召集過來,看著他們眼中都帶著是視死忽如歸的樣子,點了點頭。
“諸位兄弟,武松知道你們都是梁國最好的士兵,你們愿意留下來跟隨我打游擊,武松甚是感激你們。從現在開始,所有兄弟都沒有官階之分,我們一起吃苦,一起堅守,一直到梁國反攻那天。”
武松的話一落,那五千士兵全部朝他跪下,拱手喊道:“武將軍放心,我們就算是拼了這條命也會追隨你,一直到取得最后的勝利。”
武松親自上前,將他們所有人一一攙扶起來,安撫他們道:“兄弟們,你們放心,就算是要死,武松也會跪在你們所有人面前。如果老天爺有眼,我們所有人都不會死,到那時,我們回到梁國,我保證你們以及你們的后代世世代代都會享受榮華富貴!”
“借武將軍吉言!”
五千士兵高聲喊道。
……
大理國連續打了五個基數的炮彈,足足有近一萬發炮彈落在對面山上。
爆炸聲傳遍方圓十里,煙塵足足有三米高。
如此強烈的爆炸,對面就是十萬大軍,也會瞬間化作大地塵埃。
大理王滿意地看著眼前這一幕幕,點了點頭道:“這一波攻擊,對面的梁軍就算不全軍覆沒,至少九成以上的士兵都會喪生在此。”
“這都是陛下決策英明,從開始炮擊到現在都已經過去半個時辰了,對面一直沒反應,看樣子應該被我們的炮彈給炸死了。”
竇陰這時插話,嘴角上露出得意的笑。
大理王也跟著笑起來,說道:“在這么強大的火力下,這梁軍還是還能存活下來,除非是天兵天將吧。”
正說著,探子上前跪在大理王面前,拱手說道:“陛下,梁軍早在我軍第一撥炮兵攻擊的時候,就開始撤軍。我軍的五次炮擊,僅僅炸死他們五萬人馬以及一百多門紅衣大炮。剩下的五萬人馬,還有兩百多門紅衣大炮,正沿著山路快速往貴州哪里撤。”
大理王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
打了那么多炮彈,就殺死五萬人,這未免太浪費了。
“大將軍,梁軍殘部現在準備逃往貴州,你親自率領十萬人馬追擊,朕隨后率領大軍前來接應。記住,截殺了梁軍殘部后,控制貴州城外高地,朕要在哪里設置炮兵陣地,居高臨下射擊貴州城!”
“是!”
竇陰領兵起來。
很快竇陰的人馬就追上了關勝他們的人馬,展開沖鋒。
關勝人馬由于大部分護送紅衣大炮,根本騰不出手來迎戰,一時間處于劣勢。
就在這時,武松率領的五千人馬,在山上架好紅衣大炮,對準大理國追兵一頓猛轟。
竇陰沒想到山上還留有余兵,可是已經來不及做出反應了。
大量大理國軍在第一波轟擊后,化作大地塵埃。
剩下的人馬,人數比關勝的人馬少多了。
關勝一個反沖鋒壓制了大理國的追兵。
竇陰見情形不妙,立馬領著三百名親衛逃走。
關勝也不追擊,加快行軍速度。
大理王正在山上等著竇陰的捷報,突然聽到對面山頭有紅衣大炮炮炸的聲響,頓時感到不對勁。
隨后就有小兵來匯報:“陛下,大將軍率領大軍追上梁軍殘部,原本大勝在即。誰知對面山上竟然還藏有殘兵,他們用紅衣大炮和火銃襲擊大將軍。大將軍慘敗,只率領三百親衛逃回來。”
大理王大吃一驚,問道:“大將軍現在在何處?”
“大將軍受了傷,現在就在山腳下休息。”
大理王點頭,說道:“你們護送大將軍回大理國休養。”
“是!”
小兵退下。
小兵一走,副將竇敏上前,朝大理王拱手:“陛下,大將軍大意,以至于十萬大軍遭遇梁國殲滅,令我軍損失慘重。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再做大將軍。雖然他是臣的兄長,但是微臣還是請求陛下將他的大將軍位子廢除!”
這話一出,令大理王有些驚訝。
他盯著竇敏,微微一笑:“副將,你真的認為朕該將竇陰的大將軍位子廢除?那好,朕廢除他的大將軍位子后,你認為誰可以接任這個位子?”
竇敏見大理王眼眸里盡是怒火,知道他怪罪他。
但是竇敏很淡定,他敢提出這樣的建議,心里早就有辦法讓大理王滿意。
他微微一笑,說道:“臣知道說這樣的話會引起陛下懷疑,認為臣有奪取兄長權力的想法。臣可以在這里明確告訴陛下,臣確實有這個想法……”
大理王聽到這,頓時火氣上來,指著竇敏喝道:“你這個亂臣賊子終于說出你的心里想法了,國難當頭,你不思為大理國對付外敵,竟然想著如何絆倒你的兄長奪位。朕在這里明確告訴你,朕是不可能答應你的要求的!”
看著大理王如此動怒,竇敏臉上沒有絲毫恐懼。
他淡淡一笑,朝大理王拱手:“臣知道,臣的話會令陛下你生氣。但是陛下,請你暫時不要動怒,臣有辦法替陛下對付武天。如果陛下愿意讓臣取代我兄長成為大理國的大將軍的話,臣就將這個計劃告訴陛下。若是陛下覺得臣的計劃是多余的話,陛下現在就可以處死臣。”
“臣頂撞陛下,這乃是死罪,死不足惜。”
說著,竇敏跪在大理王面前。
大理王沉默了,此刻殺了竇敏,對大理國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
相反,會引起大理國將領們的不滿,甚至造成軍隊動亂。
最重要一點,大理王也想知道,這竇敏到底有什么辦法可以對付武天。
想到這里,大理王沉重的臉色頓時消失。
他淡淡一笑,上前攙扶起竇敏,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愛卿不必如此,既然你這么想為大理國效力,朕哪里有不準許的道理。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接替你哥哥的職務,成為大理國新的大將軍。”
竇敏歡喜,朝大理王拱手道謝:“陛下的恩德,臣這輩子都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