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齊國新氣象
白起派去咸陽的使者帶口諭回來,要求白起撤軍,并且與楚國簽訂和約。
白起心中憤懣不平,多好的機會,就這么放過了!?
楚國是大國,恢復元氣時候就不妙了。
君命難為,白起照做。
白起一方面派人聯絡壽春的楚王,一面組織撤軍。
等到談判結束,大軍立即全面撤離。
楚王和楚國大臣們認為秦國會咬住不放,誰知道秦國學齊國,撤軍了。
上下一片歡呼,只有抱病的黃歇和景德滿面憂愁。
楚王問及原因,黃歇說道:“不出一日秦使必到,苛刻的條件不比齊國差。”
楚王道:“萬一秦軍撤軍只是不想跟我們死磕呢!?減少損失而撤退。沒了齊國,我們對付秦軍就不需要兩面作戰。”
黃歇搖了搖頭,苦澀的面容上透露著無奈。
楚王只當黃歇是因病難受,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好言安撫起黃歇。
五日后
楚王發了大火,怒斥韓魏狗賊,助秦為虐。
原來秦國拉攏韓魏,如果楚國不同意和約那就開戰。
千瘡百孔的楚國經不起三個國家的摧殘。
楚王無奈同意秦國的和約,將襄鄂一帶以西的全部土地劃給了秦國。
韓魏方面也是趁機敲詐了楚國一筆,各自占了百余里土地。
韓魏占領的地方還是比較富饒人口多的地方,把楚王心疼壞了,但又無可奈何。
這次說白了是秦齊魏韓四個國家打劫楚國,楚王欲哭無淚,愧對列祖列宗。
時光荏苒,一晃便是半年多過去。
田建回國后,一方面大規模打造馬蹄鐵馬鞍,保密性做的不錯,騎兵都秘密裝備上了。
技擊騎士人數擴招了五千,技擊騎士現總作戰人數約五萬,基本上全裝備了馬鞍馬蹄鐵。
盆領鐵甲也基本裝備上了。
技擊騎士身穿盆領鐵甲,馬匹裝著馬蹄鐵和馬鞍,手持著打造的唐代陌刀,不可不謂裝備精良遠遠領先。
五萬技擊騎士是目前齊國所承受的極限。
至于從楚國得來的淮北五百里地,也是比較富饒安定人口多。
有了淮北之地,齊國版圖擴大一倍左右。
國土不再狹小,淮北的土地肥沃人口多勞動力充足,也給田建很大的底子。
田建要把農業生產搞上去,田建想到了后世唐代發明的曲轅犁。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并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于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田建招來木匠和幾個農民,跟他們詳細探討了這個曲轅犁。
剛開始木匠和農民都不太相信這個曲轅犁可以讓生產翻幾倍,后來田建將圖解和道理闡述。
又決定先試驗,實踐出真知。
打造了大約五十個曲轅犁讓農民使用。
然后田建便開始了久違的變法,對內變法不屬于改變歷史進程,不會影響其他國家。
只要田建是決策者,那么齊國所做的一切都是自保罷了。
這次的變法依舊是阻撓重重,但是田建不是之前的田建了。
田建有了自己的班底,有了自己的軍隊威望和民間威望。
這次世家大族聯名上奏,田建心中冷笑,這次可不會管那么多了。
外部環境穩定,內部自己有一支絕對忠心的強大軍隊。
就算是全面造反,田建怡然不懼。
還可以正好把異己鏟除。
一年后,田建穿越到戰國時代已經三年了,田建不禁感慨道時光真快,也不知道那邊的父母家人怎么樣了。
田建無限惆悵,三年過去
齊國在田建的大力改革變法下,國內政治較清明,官員較廉潔,法令較公正。
道德風俗也整體提高了一層,加之推行的曲轅犁,農民們使用后都對產量驚喜不已。
曲轅犁被全面推廣,全國農業產量比之前翻了好幾番。
就算碰到幾個荒年,儲存的糧食都夠吃。
國庫充實、國富民殷、兵強馬壯,就是齊國最真實的寫照。
田建三年來的努力和政績,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田建的識人之明,用人不疑,禮賢下士,天下皆知。
近一年來,有不少人才來到齊國發展。
農業大神張秸,專注于農業發展,是齊國的大司農。
榮胤是一員優秀將領,可獨當一面,也是聽聞齊王禮賢下士求賢若渴而來。
被封為了大司馬,匡梁被調到了后勤。
田建給他們如此高的官職就是信任,以及對他們人的了解。
現在國內形勢一片大好,田建卻要受到制約!
制約就來自那神鹿月琌和一些所謂的空間追捕者。
田建上朝時候君臨天下的氣勢,但是想到自己也只能在齊國茍著就郁悶。
神秘人的警告,月琌的好意勸解,追捕者的兇殘歷歷在目聲聲回響。
難道沒有可以改變的方式了嗎!?
田建打心底里不甘心,自從得知這世間真的有神靈后,就感覺自己的命運都像被安排好的。
這種感覺十分令人不舒服。
田建作為一個凡人一個普通的穿越者,在這個世界齊國人眼中的王,上位者。
在那些存在的面前如同螻蟻,田建有時候會想,為什么我會穿越!?
為什么處處受制!?
田建以為穿越后會放肆,會稱霸,現在看來,一切浮云。
自己不能搞大動靜,比如現在國家富強,多么適合出兵討伐其他國家,完成統一大業。
卻因為那些存在的告誡警告而不得放棄。
田建被自己的謀士戰將多次發問,為何不出兵一統天下?
為何浪費這么好的機會?
田建難以啟齒,理由丟人,每次都是搪塞糊弄過去。
說什么國內尚未安定,百姓還沒有很富足,時機不夠成熟等等。
平士川楊寧不是傻子,是一等一的智謀之士,怎會被三言兩語蒙蔽?
這些話偏偏其他人還可以,騙他倆簡直是侮辱。
可田建沒有辦法,田建不能說,說了別人也不會信!
只能頂著壓力和輿論,將神鹿一事埋在心底。
盡最大力的去發展民生,強化裝備,還修筑了沿海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