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陶邑之戰(一)
等到齊軍趕到的時候趙魏兩軍已經開打多時了。
魏無忌(?-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國公子,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并稱為“戰國四君子”。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厘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所以后世皆稱其為信陵君。
魏無忌處于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魏無忌禮賢下士,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信陵君乃戰國四君子之一,由上可見信陵君的軍事才能跟德行。
信陵君駐守陶邑,只是單純防御,綽綽有余,縱然那趙括當世第一將。
城中官府被征用為主將指揮部。
信陵君魏無忌此刻正在跟魏軍諸將商討退敵之策。
“趙軍所部也不過七萬,且是疲憊之軍,要我說直接殺出去與其決戰!”一位青年將領說道,魏無忌撇了他一眼,沒有說話,繼續看著地圖沉思。
一位老將見魏無忌沒有說話,開口道:“君侯,臣覺得王將軍說的在理。”
“眼下齊軍已在城外三十里駐扎,與我軍形成犄角之勢,我軍派出精兵出城迎戰,然后齊軍呼應,從側翼擊之,戰局可定。”
信陵君魏無忌雖然在先前的聊城之站中給廉頗獻計,后來失敗,但那并不能說明什么,而且當時匡梁確實沒有識破魏無忌的繞后之策。
魏無忌軍師才能在戰國時期也是名將排得上號的人物。
聽了老將軍的話后,魏無忌笑笑,道:“老將軍,咱們能想到的,你覺得趙括想不到嗎?”
“本候雖沒有跟趙括交戰經驗,但是趙括可是連勝白起的人啊,此等人物不可小視。”
“一旦我們貿然出城,中了趙括計謀就糟了,我大魏經不起折騰了。”
要是一開始大王就啟用自己去御敵,何至于丟失數百里土地?十幾座城池?
晉鄙是良才,但是對上趙括就有些不足了。
魏安厘王猜忌信陵君魏無忌,魏無忌自己當然也知道,這不到了迫不得已的情況才派自己出來收拾爛攤子?
魏無忌知道自己憑借手中數萬大軍可以守住陶邑,但是魏無忌所圖更大,他要的是重創趙軍,只有一戰將他們打怕重創,以后日子才有保障。
這些趙軍不能回去太多!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硬拼的話,魏軍損失也會大。
魏無忌為了這個問題思索許久,眾將領也沒有什么好主意。
不如問問齊軍主將?
不過聽說這次來的是個年輕將領,當真行嗎?想到這,信陵君魏無忌的期望又下降幾分,不過轉念一想,齊國既然派出來了,那必然可以。
齊國不會不重視這六萬士卒的生命跟六萬戰力。
魏無忌最終決定聯絡齊軍主將,跟他商討對策。
城外的齊軍大營中楊平正在視察將士們的情況。
匡梁則是跟在后邊,匡梁此時心中苦澀,想當初自己是大將,身后跟著一眾將領,大王來軍營,楊平還是個小兵。
如今確實自己跟在楊平后邊,成了副將。
大將軍楊平并沒有過多的心理活動,唯一的愿望便是打贏,不能辜負太后期望。
太后力排眾議冊封他們哥倆這么高的官職,自己官至將軍,統帥常備軍,可見太后的信任或者說是對自己兒子的愛與信任。
君王后或許也是用楊平楊寧來打壓朝中宗族勢力,平衡之術。
不管怎樣,這一戰必須要贏,否則自己不但被撤職問罪,可能田建連王位都不保。
大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怎可干負義之事?
楊平視察完軍隊,感覺士兵們士氣低落,動力不足。
這倒也是,本就不是為自己而戰,怎么可能會很積極。
戰爭不是兒戲,每次打仗都是生命在燃燒。楊平制定出新軍令,很快就傳遍了軍隊,士兵們看后不由得精神大振。
楊平回到大營后跟弟弟楊寧商量一番后,又叫來匡梁,三人又鼓搗一番,終于制定出了一系列簡單的條令。
一、軍中不得飲酒、滋事、破壞軍事設備,違者立斬,不分官職大小。
二、將士在自己本部區域活動或等待命令,不得隨意私自亂串,違者打板五十。
三、戰場殺敵三人賞三千錢加布十匹,殺敵五人賞五千錢加布十匹絲五絹,殺敵十人封爵!以尸體上半身或全身帶甲為證。
四、擒殺趙軍將領者封爵賞萬錢布百匹
五、………………
一系列軍令頒布,齊軍士兵們都興奮起來,他們早聽說在秦國可以殺敵賺軍功然后封爵發家啥的,總是幻想著自己國家也弄個多好,現在這不來了?
作為大將軍楊平是有權利發布臨時緊急軍令賞賜的,這一點可以事后稟報王室,戰場不等人形勢變化莫測。
就在楊平制定好新軍令后,魏軍使者來了,楊平聽話帶上親衛便進城。
楊平也知道要打贏此戰非得齊魏兩國高度深層合作才行。
見到信陵君后,楊平心中還是有一點激動的,當初自己可是個無名小卒,現在卻跟信陵君平等談話,這一切都源于大王!
楊平跟信陵君簡單寒暄后,便進入正題,楊平說道:“君侯我有一計,只是要我們雙方高度配合。”
信陵君見楊平有了計策,很是高興,心想,幸虧讓這小子來了趟,說道:“配合是自然的,楊將軍請講。”
楊平說道:“我今日進城必然瞞不過趙括,所以我們可以假裝鬧矛盾,就說我建議兩軍全軍出擊憑借人數壓制,君侯你不同意,咱倆爭吵一番,這樣瞞過趙括,我是無名之輩,又年輕,這么讓人傳出去說趙括不會起疑。”
“然后明日我便盡起大軍攻打趙軍,趙括不疑,必然出戰。我佯裝不敵往陶邑撤退,之后君侯在城上喊話羞辱我,說我年輕氣盛不聽勸阻。”
“我再帶軍往東撤退,然后在趙括帶軍轉向之時,您開門迎敵!如此我再反攻,兩線夾擊,趙軍必敗!”楊平說完,只聽門外有些動靜,大喝道“何人在外!竟敢偷聽機密!”
說罷,拔劍沖出去,由于之前談話涉及機密信陵君跟楊平的親衛都出去了,整個院落里無人守衛,親衛們都在官府大門。
楊平著急,四處尋找偷聽者,卻怎也尋不到了。
能在這么多親衛守護下進來,那此人身法了得,也可能是之前此人是臥底在眾人退出去后此人沒有跟著退出去。
楊平回到屋子里,與信陵君四目相對,信陵君嘴角不禁揚起詭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