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二討西北
六月十二日凌晨,甘贏軍開拔,離開廣武,進軍武威。
廣武本地胡人世族領袖僉具冶苓帶領五百部曲,聯合其余家族,打出“迎高王!驅漢人!”的口號。
一時之間,廣武動亂。
這時候他們驚奇的發現,廣武不僅僅是精銳盡出,就連能說得上話的人都沒有了。
于是天剛剛亮,在張升擊退高澤宇,甘贏剛剛兵臨武威城下的時候,他們驚奇的發現,大本營丟了。
無數輜重,糧草,武器,全部丟失!
十幾萬業軍的軍心瞬間被動搖了。
無力回天!
高澤宇撤退之后和武威內部的守軍前后夾擊,打敗了甘贏。
被切了糧草的軍隊是十分脆弱的。(參考官渡之戰曹操火燒烏巢)
張升本想再搏一把,收攏軍隊拿回廣武,但……如果再敗,那么剩下的業軍會徹底崩潰!軍心渙散就難以收攏了。
這時候甘贏也是被打得灰頭土臉的回來了,如果不是本部親兵拼命保護,可怕他也不見得能活著回來。
張升臉色很不好,都不搭理甘贏,只是冷冷的落下一句話。
“丞相,可想好說詞給陛下了嗎?”
然后就下令全部業軍,后撤到金城(今蘭州一帶)地區駐扎。
七月,消息傳到洛陽,吳立炎震怒,直接把甘贏從尚書省丞相的位置擼了下來,勒令甘贏回洛陽待罪,張升則是穩定西北局勢。
八月初三,甘贏回洛陽,被吳立炎處罰,減食邑兩千戶(原先魏國公食邑九千戶,為大業食邑公侯之首。),面壁思過,無旨意不得出門。
太子吳英禁足東宮一個月!
八月初七,吳立炎召開緊急會議,就西北地區的混亂進行討論,隨后決定,楚國公宋寖率領一萬北騎軍支援金城,接管軍隊,張升降為副手。
會議上,宋寖提出,出征可以,他要求解除太子面壁思過,隨他出征監軍!
為什么宋寖要求這樣?原因很簡單,他在保太子。
為什么呢?
列個宋家的簡略家族成員表就知道了。
宋得之(392-432)
長子宋寖(413-453),次子宋元(413-429),三子宋升(416-449),長女宋雅(414-488),小女宋阮(428-469)。
老宋死的時候才四十一,而且自從409年跟了老吳之后也是提心吊膽,戰戰兢兢的,不知道能不能熬出頭,等熬出頭了已經是公元417年了,那一年林大死了,宋得之擔任野軍營主帥。
但真正安頓,能接著奏樂接著舞已經是425年業帝國成立的時候了。
扯遠了,一句話,宋得之這輩子生了三子兩女,時至今日還活著的就只有宋寖和兩個女兒。
而長女宋雅在430年嫁給了前中書省丞相葛延(389-455)的小兒子,葛暉(415-440)。
葛暉短命,死的早,就和宋雅生了一個女兒,取名葛蘭(434-500)。
太子吳英是427年生人,今年24歲,比葛蘭大了七歲,本年葛蘭17歲。
沒錯,這兩個人定親了,是誰說的親?
皇后張毓說的。
由此可知,皇后張毓絕對不是那種深宮婦人,而是有眼光,有能力的女政治家!
只不過因為皇帝吳立炎太過于英明神武,才讓人看不出來她的能力而已。
當年宋寖西進西域的時候,可是攜帶了吳歡這個皇子,個人來說他也是比較看中吳歡的。
只不過尷尬的是吳歡沒有和哥哥爭奪皇位的想法,再加上宋寖本就身居高位,位高權重,就沒有和甘贏他們一樣過多的摻和黨爭。
在他看來,甘贏是極其愚蠢的,閑的沒事非要跟太子對剛。
他就不一樣了,兩不相幫,就聽老表吳立炎的。最重要的是現在甘贏已經摻和進去了,他再公開插一腳支持太子,那就熱鬧咯。
皇后張毓看出來了這一點,所以想了一個順其自然的辦法。
太子娶葛蘭,強強聯合!
葛蘭身份特殊,也是極其尊貴的。
她的母親是宋得之長女,父親是河南大族葛家的嫡系。
吳英娶了葛蘭之后,朝堂上的世家和外戚都會歸心,到那時,甘贏真的翻不起浪了。
于是早在448年,宋寖就已經和皇后張毓定下了兩個孩子的事情,吳立炎也是表示贊同。
回過頭來,宋寖才會想撈太子出來。
既然是太子的原因害得西北反叛,那么讓太子出馬平定,對他的聲望來說有巨大的好處。
更重要的是他政敵甘贏可是在西北吃了大虧!
只要他們凱旋歸來,就能告訴所有人,甘贏不是太子的對手!
從那以后,所謂的甘贏一黨,將會一哄而散!
事實上也是這樣,因為這一戰吳英和宋寖大獲全勝,徹底平定西北。
但卻付出了一個極大的代價。
吳英,生于公元427年,卒于451年。
享年二十五。
……
吳立炎同意了宋寖的請求,并且親自從洛陽送宋寖和吳英到長安!由此可知他的重視程度!
九月初九,業軍開拔西北!
十五號,宋寖接管張升大軍。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西北也是大變樣。
高澤宇軍隊內部已經開始松散,一切和他想象中的并不一樣。
現在的他號召力已經沒有了幾年前那么大了,能徹底控制的就只有自己的幾千人,其他的將領則是半獨立的在他手底下做事而已。
其實也不怪其他人不想跟高澤宇,因為他們看不出來跟著他有什么前途。
最重要的是幾年前高澤宇反叛稱王,然后又取消王號,協助業軍滅西涼。
他那種見風使舵的小人形象已經在其他人眼里根深蒂固了,大家都覺得這個二五仔不算什么英雄(蠻夷各族極其敬仰英雄,唾棄小人)。
所以太子吳英第一時間是向廣武方向各郡發出文書。
“宇負皇恩,其罪當誅,同黨及其羽翼若投誠,可免一死。”
這一份檄文的威力極大,九月二十八,高澤宇副將劉垚率領部下及廣武城投降。
與此同時,業朝留守在西北酒泉郡的將領朱哲率領自己的一千二百人夜襲張掖,場內諸軍投降,不做反抗。
西北的旗幟倒了,或者說沒有旗幟了。
高澤宇顯然不能作為一面西北的精神旗幟。
他真正能控制的,掌控人心的就只有武威,除此之外的地方雖然打下來了,但各個家族并不服他。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來的可是大業帝國赫赫有名的軍二代兼任外戚二代,宋寖。
于是,十月八日,業軍發起進攻,攻擊武威。
十一月七日,攻克武威,高澤宇為了不受辱,攜全家老小一起自焚。
兩次反叛,高澤宇成為了涼國和大業的叛臣,跟后面的吳三桂差不多。
西北之亂平定,業軍掌控甘肅,進而恢復在西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