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樓后院,剛才在城門口嚇到守門兵士一人一騎進了院子,韁繩一甩,小廝一把接住,來人一躍上了三樓,走進屋內,取下身上風塵仆仆的斗篷,露出臉上的墨色面具。
“恭迎樓主!”
屋內眾人齊聲高呼。
蘇竺來到首位坐下,對著眾人做了一個坐下的手勢,“謝樓主!”下面眾人回話,坐下。
枚妝遞上一杯茶,小聲的在蘇竺耳邊低語一句什么,蘇竺點了點頭,抬頭面色漠然的看著下面眾人,冷然道:“上京的局勢,大家也都清楚,魏國氣數已盡,該是時候了。”
蘇竺說完起身離開。
吉安王府
幾個婢女剛被諳寧遣退,窗戶一聲“咔噠”低響,很低要不是夜里安靜,諳寧耳力好,可能都沒發現。
聽到聲音,諳寧伸手摸香枕頭下的匕首,手還沒觸到匕首,就感覺有人站在床前。
來人身法極快,功力必然不低,自己不是來人的對手。
諳寧面色凝重,緩慢將匕首握在手里身體蓄力,知道自己不敵,如果對方過來,諳寧力求自保。
諳寧迅速作出判斷,一動不動的躺著裝睡。
“呼—”
接著房間的燭臺亮了,諳寧這才注意到,房里有一股熟悉的冷香,是蘇竺身上的味道。
前面太過緊張,諳寧才會忽略。
如今朝局不穩,上京人人自危,近日常有亡命徒入府殺人越貨,已連發五起,官府毫無頭緒。
聞到熟悉的冷香,緊張的身體才放松下來。
蘇竺:“寧兒,吵醒你了?”
諳寧:“蘇哥哥,你幾時回來的?”
蘇竺撥開簾子,嘴角微微上揚,歉意上前輕撫諳寧的秀發。
“時下局勢不穩定,沒敢往王府送消息,讓寧兒擔心了。”
諳寧抬頭看著燭火下,臉上倦色的蘇竺,嘴角含笑。道:“無事寧兒相信蘇哥哥。”
蘇竺聽了諳寧的話,頗為受用,嘴角的弧度加大,一雙淡漠的眸子染上醉人的愉悅。兩人之間彌漫著一股溫馨。
蘇竺貪戀著這種美好,有些不舍的看著諳寧的眼睛,道:“我先去梳洗一下,稍等。”
說完蘇竺就往后面浴湯室走去。
蘇竺走后,諳寧右手輕撫著胸口,時隔兩月,她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心如擂鼓,仿佛要跳出來一般。
半晌過后,沐浴后蘇竺,身著一身雪白撕袍,墨發隨意披散,依稀還能看見有細小的水珠滑,。
這時蘇竺清俊的臉上少了平日里那份疏離,多了些許散漫又魅惑。
剛剛平復好心情的諳寧,看到這樣蘇竺,不由的一愣。
直到蘇竺走過來,地圖魚諳寧平視,小聲的問:“蘇哥哥可好看?”
聲音低而婉轉帶著蠱惑。
這是蘇竺第一次穿白色,自然也是諳寧第一見。
諳寧還沒回過神了,傻愣愣的隨著他的話,輕輕點頭還嗯了一聲。
“哈哈哈哈,寧兒真是太可愛了!哈哈哈…...!”
諳寧呆愣的樣子取悅蘇竺,惹得他難道的大笑出聲。
諳寧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盡然看蘇哥哥看出神了。
諳寧慌亂低下頭,假意整理自己的衣袖,道:“我我...,衣袖怎會這許多褶皺,我得去換一下。”
諳寧捏著衣袖,換不擇路的出了房間。
身后是蘇竺更加開懷的笑聲。
守在院外陰影里的墩子,聽著院內的笑聲,一度因為自己幻聽了。
這是自家主子的笑聲?
這比天上下紅雨,更讓他難以置信。
自家主子什么性格,他太清楚了。
這么些年來,主子別說像這樣大笑,就是嘴角上揚也是屈指可數,也就最近在皇妃一起時,偶有得見。
門外的婢女們也是臉上驚訝,面面相覷,皆是一臉的不可思議,自家主子也不是個逗趣的,怎會惹得姑爺這般開懷?
諳寧一口氣跑到院里,羞惱的捧著自己滾燙的嬌顏,聽著身后的依舊傳來的笑聲,深覺無地自容,懊惱的想:自己怎會做出不合規矩的事,外祖母的教導都學到狗肚子去了。
就在她思索自己為何會犯花癡時,蘇竺剛才的樣子,又清晰的出現在她的腦海,諳寧趕忙搖頭,將腦子里的影子甩掉。
諳寧經過腦子的畫面,她找到了問題之所在。
這都得怪蘇竺,以前他臉上皆是漠然,近來對著她時,總是嘴角含笑,眉梢眼角里都是柔情寵溺,她又不是榆木,怎會看不見,這才惹得自己與之對視時,都面如火灼心跳加速。”
諳寧想到這兒,以表認同的點了點頭,道:“沒錯,就是這樣!”
“是哪樣?”
蘇竺的聲音,在諳寧身后響起。
諳寧不查,蘇竺突然出聲,把諳寧嚇得一激靈,蹲著的她,直直的往后倒去,還好蘇竺似乎是早預料到了,伸手穩穩地托住諳寧的腰,臉上帶著溫和的淺笑。
諳寧養著纖細脖頸,望著蘇竺的笑臉,在心里罵了一句“妖孽“,就著蘇竺手起身,扔下一句“不許笑。”又回了寢殿。
聽了諳寧話,蘇竺摸著自己的臉,嘴角掛著寵溺又欣喜的笑,搖了搖頭。
等蘇竺進寢殿時,諳寧已經面朝里面躺下了,蘇竺見她閉著眼睛,只她害羞,沒有打擾她,吹滅蠟火歇息。
……
次日
上京北街
最偏僻菜市口
這里說是叫菜市口,但這無人來此買賣,晴天白日也難見一個活物。
只有這里的草漲勢極好,郁郁蔥蔥哪怕這會已是深秋,只因這里不時有鮮活的生命在此化做肥料。
今日一早,大批的羽林軍把這里團團圍住,上京城內的人都知道,今日是御史大夫一家處斬的日子,罪名是謀逆,株連九族。
深秋的上京,秋風蕭瑟,涼意襲人。
御史大夫一家八十四口,從天牢押解直北街菜市口,長長的囚車隊伍,綿延了數百米,看不見盡頭。
街頭圍觀的群眾,指著囚車大罵:“吃著朝廷俸祿,皇上一病,膽敢謀逆,亂臣賊子該殺。”
旁邊,似乎也要了解幾分內情的人,聽了前面那人的話,一臉譏諷的說道:“只會人云亦云,這御史大夫,原是中立派,如今二皇子代理朝政,大肆排除異己,兩月以來,有多少人被下獄,但最倒霉的還是御史一家,成了爭儲的犧牲品。”
那人話音未落,幾個手持兵器的官兵就來到他身后,一人指著他,道:“這人私議朝政,公然詆毀二皇子,帶走!”
經過了剛才的騷動后,圍觀群眾退后,剛才說的人,更是悄悄退后,生怕自己也會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