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依舊不說話,他不是沒考慮過這些,只是他不愿做背叛之人,他認為這是最大的不忠。
“子龍,我等以匡扶漢室、拯救蒼生為己任,公孫瓚要的卻是分疆裂土、奴役百姓。”田瑭繼續開導,但話還沒說完,便被那親軍頭領給打斷了。
“趙云!你果然私通劉虞!你個吃里扒外的小人!”那頭領咬牙切齒地喊著,“待我回去稟報主公,定將你軍法從事!”
田瑭嘴角一揚,這家伙還真是蠢到家了!
他這一句,比田瑭說再多句都要管用!
果然,趙云聞言眉頭緊皺,輕輕說了一句:“你們這是在逼我呀!”
眼下的情形,趙云已經別無選擇。
殺,或者不殺這些軍士,趙云都不可能去見公孫瓚了。
他只能先選擇投奔田瑭,然后再選擇如何處置這些軍士。
“子龍,陷你于兩難,確非我本意。”田瑭誠懇地說,“但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去駐軍城送死,更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幫著公孫瓚去為禍一方!”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呢?”趙云瞪了田瑭一眼,“我這不忠不義的名聲,已經坐實了!”
“為天下,為百姓,才是大忠,才是大義!”沮授糾正道。
“且如你所說吧……”趙云跳下馬來,隨后一個跨步上前,在管闔手中那柄長槍的槍尾輕踢了一腳。
槍尖立刻將頭領的脖子貫穿!
這一變故來得突然,那些負責羈押的軍士見了,有人破口大罵,有人開口求饒。
不過他們并未聒噪太久,管闔的手下轉瞬便將他們悉數抹了脖子。
“文佐,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趙云走到田瑭面前,單膝跪地,抱拳道,“往后,某愿效力麾下!”
“不過。”頓了頓,趙云又說道,“在這之前,我需返鄉一次,為長兄辦喪守靈。”
“往來需要多久?”沮授問得很直接,給的理由也很直接,“我們有大仗要打!”
“兩個多月,至多不會超過三個月,某必于帳前聽令!”趙云也不拖泥帶水。
“如此甚好!”田瑭笑著將他攙扶起來,“子龍明日再去,今夜先去我那里歇息,我將大家一一引薦給你認識。”
“喏!”趙云作了一揖。
“今晚有酒喝了!”沮授哈哈大笑,“走!回薊縣!”
公孫瓚郁悶極了,憤怒極了,也暴躁極了!
他等了十幾天,也未見親衛返回,后來還是公孫紀的書信告訴他,趙云在半路被田瑭所劫,現在投靠了劉虞!
田楷那邊有書信來,說劉備不甘久居人下,偷偷摸摸帶著自己麾下親軍,往東去了徐州!
關靖的匯報也從遼東傳來,說公孫度收下了全部財物,但就是不肯和公孫瓚言和!
再加上駐軍城外百姓怨聲載道,各地駐軍將領匯報說老百姓不服管束,麾下大軍的士氣又一直得不到振奮!
所有這一切,幾乎將公孫瓚逼瘋。
“既然你們不想讓我好過,那就一個也別想好過!”
公孫瓚以一種近乎自毀的方式,開始發泄積壓在他胸中的惡氣。
他不再約束各地軍士,任由他們劫掠商旅,搜刮百姓。
他當著全體文武的面,把單經罵得狗血淋頭,說把鄒云嫁過去真是愚蠢至極!
他又當著鄒丹的面,罵鄒云無能,不能把田瑭給拐過來!
他開始清算那些在冀州戰場作戰不力、畏敵如虎、貽誤戰機的人,將失敗的罪責全部歸咎于他們。
他派出快馬,令關靖火速返回幽州,不要再跟公孫度那個無恥小人談判!
他還組織了很多文官小隊,并將他們派到各個駐軍地,名為協助籌糧,實為監督將領。
他甚至都不愿去校場看軍士操練了,那些步兵練好了又有什么用?打勝了,追不上,打敗了,跑不掉!
……
他本想擘畫一幅宏偉藍圖,沒想到畫成了一副滑稽小畫!
這對于自視甚高的公孫瓚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既如此,他便不畫了!
連毛筆、色彩、畫紙等等一切事物,他都不打算要了!
而且,也不許別人繼續畫。
劉虞的郁悶程度并不亞于公孫瓚。
他已經讓出了大半個幽州,他忍辱負重的經營薊縣,他甚至還幫公孫瓚收拾爛攤子!
可公孫瓚呢,他已經徹徹底底地與劉虞為敵了。
而且,更加毫無底線的盤剝百姓!
整個六月、七月、八月,公孫瓚都像瘋狗一樣在幽州大地上肆虐,他毀掉了劉虞的努力成果,毀掉了幽州人的生存希望,也將劉虞最后一點優柔擊得粉碎。
劉虞親自下令,全軍備戰,只要公孫瓚膽敢進攻薊縣,一定要讓他有來無回!
雖然語氣很是決絕,但這個命令依然是以防守為主。
劉虞仍然沒有主動進攻公孫瓚的決心。
這讓田瑭他們很是著急。
公孫瓚雖然有自暴自棄的傾向,但他麾下還是有人在努力維持局面。
關靖是公孫瓚最忠實的下屬,他始終咬牙堅守著本分,竭力籌備物資,囤積糧食。
公孫瓚麾下的將領們大多是老班底,有經年累月的作戰經驗,所以訓練也算按部就班。
照著這樣的現狀下去,最多年底,公孫瓚將具備強攻薊縣的實力。
屆時,一切皆有可能。
田瑭和沮授之前的謀劃就是要在公孫瓚恢復之前先發制人。
現在,劉虞和公孫瓚的矛盾已經徹底點燃,所缺的,只是先行一著的勇氣。
于是,陳信和高巢的商隊就成了改變劉虞態度的決定性因素。
為了促成商隊成行,田瑭連有限責任的概念都搬到了這個時代。
他湊足五十輛大車,并找到了足夠多的押運人員。
然后才在薊縣城里發布信息,說田氏商社準備組織一趟遼東生意,因為公孫瓚的阻撓,遼東之行風險不小,但利潤能至幾倍,甚至十幾倍。
田氏商社一家吃不下這么大的利潤,也承擔不起這么大的風險,于是廣邀商界朋友同行。大家只要出貨,無需親自前往遼東,一切貨物都由田氏商社承銷,運到遼東賣掉后,田氏只取一成利,余者全部歸出貨者所有。
若是不幸被公孫瓚給搶了,那田氏會幫出貨者承擔一成的損失,出貨者自己則承擔九成。
這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商業模式,薊縣不乏有錢的商人,他們也不缺這點冒險的資本。
所以商隊總計拉了一百多家商社的貨物,于九月初一夜間出城,去往遼東售賣。
或者說,去釣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