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表姐的彪悍人生
程帆的奶奶姓鄭,和普通的農村老太太不太一樣。
鄭老太太識文斷字,唐詩宋詞也略懂一二,既能出口成章,亦能撒潑罵街。
鄭老太太的母親曾是大戶人家的小姐,祖上曾是官宦世家。
后來隨著時代敗落了,但藏書讀書的家學風氣一直保持著,延續到了程帆這一代。
她的父親,也就是程帆的太爺爺,是遠近聞名的教書先生,并且是桃花坪小學的第一任校長。
耳濡目染下,鄭老太太的脾性天然就富有讀書人的清高氣節。
在以往的混亂歲月中,她的人生經歷了許多坎坷,遭遇了不少苦難。
見識過人性的丑惡和價值觀扭曲的時代,令她對金錢和物質看得不太重。
眼見得勢的起高樓,眼見失勢的樓塌了。
風光總是短暫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永恒的瑣碎人生。
歷經世事,鄭老太太在漫長的歲月中增長的不止年齡,更有她慧眼識珠的目力。
鄭老太太最會看人,她深知人生贏家必須具備的品質。
因此她對于小女兒一家的期冀不高,平安健康就好。
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碗飯。
小人物硬要舉大金碗會撐死的!
在她看來,毋庸置疑的,竹雅是一個螻蟻般的小人物。
頗有姿色的農村女孩,在花一樣的年紀便早早人生的頂點。
在以后的幾十年里,可以預見的會一直走下坡路。
如果嫁給了那個老男人,能夠想象,人老珠黃后,也許不等外孫女人老珠黃,只要有更年輕漂亮乖巧可人的女孩出現,竹雅就會像過時的擺設,當成殘次品處理掉。
而更無情的是,老男人甚至不用自己動手。
所以在竹雅的婚事上,鄭老太太咬死了不松口。
“人家小孩兒都上初中了,比你雅雅姐小九歲,嫁過去像話嗎?”
奶奶拐杖砸地,憤然道:“結婚證都不領,拿什么保障后半輩子!”
“不像話,太不像話了。”程帆摟著奶奶,哄道:“您別氣著了,我幫你罵她!”
“你小姑也是個傻的,”奶奶胸口起起伏伏,聲音微微顫抖:“那老頭開車領著你小姑和你小姑夫去了西京。買衣服,住大酒店,添置了些金首飾,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要把親女兒推火坑了。”
那老頭?程帆腦袋卡頓片刻,才意識到說得是竹雅的男朋友。
聽說人家才四十歲,這就老頭了……
程帆內心想笑,奶奶真是損!
這時,前院傳來了哐當哐當的敲門聲。
“帆娃,去開門。我把你大姑喊來了。”奶奶抹了一把眼角,囑咐道。
程帆路過廚房時,見父母爭論著什么,聲音壓得很低。
程雙鶴有些面紅耳赤,李桂香也滿面寒霜。
來不及偷聽,程帆先去前院開門。
門開了,大姑拿著頭盔站在門外,后面是推著電動車的大姑父。
“帆帆,成大學生了!”大姑程一芳爽朗地笑道。
大姑父在旁憨憨地陪笑,他是個悶葫蘆型的男人,老實巴交的,像一條耕地的黃牛成了精,不太適應說人話。
“通知書沒下來呢,”程帆往后面瞅了瞅:“我兩表哥都沒來?”
“不知道在哪兒鬼混呢,”程一芳踏入院門,大姑父推著電動車進來了。
程一芳說起兩兒子就來氣:“我拖了熟人的關系,安排你誠誠哥跟人跑長途貨車。
你哥吃不了苦,說坐著久了憋尿難受,在半路給跑了,現在也不知道人在哪里!”
那真是不意外,程帆心里嘀咕,誠表哥那多動癥的性子,寧愿去工地搬磚,肯定也不想拉貨。
程一芳從水缸里打了一盆水,一邊洗臉,一邊數落:“
你龍龍哥更不是東西,一天到晚不沾學校。我跟你大姑父去網吧抓他,一抓一個準兒。”
這兩個表哥著實不讓人省心,程一芳氣的不行,她是出了名的刀子嘴,在丈夫面前將兩兒子貶低到泥土里去了。
尤其是在晚輩程帆面前數落,彷佛在給丈夫暗示:我娘家基因可好了,這不,才出了一個大學生。兩個兒子沒出息全賴你家,怪你家基因不好。
大姑父是個泥人也受不了,嘿嘿笑道:“兒子孝順就好。不上學就不上學唄,你看新聞上說,多少研究生畢業都找不到工作。”
“好呀,”程一芳叉腰,吼道:“你說我們家帆帆找不到工作?”
大姑父急了,他瞥了一眼程帆:“我沒說,是你說的。”
“你說了還不承認?”程一芳瞪了丈夫一眼,揉著程帆的后腦勺,寬慰道:“帆帆,你姑父這人嘴笨,咱別氣。”
程帆哭笑不得,他對于大姑的戲精做派早已適應:“沒事兒。”
程一芳指著大姑父:“回去跟你算賬,先看咱媽。”
大姑父弱弱地應了一聲,像個小媳婦兒一樣,跟在后面還絮絮叨叨:“我真沒那意思。”
鄭老太太耳聰目明,聽到庭院里的小插曲,輕輕地嘆了口氣。
頃刻,大女兒程一芳掀開門簾,露出討好地笑:“媽,你還在生氣?”
她輕手輕腳地進了門,坐到了母親旁邊,輕聲細語地道:“雅雅真是糊涂,小小年紀鉆錢眼兒里了。三菲也是,不知道攔著。”
“誰說不是呢,”鄭老太太吐出一口濁氣,將手中一口未動的芒果放到小八仙桌的陶碗中。
程一芳嗅了嗅,眼睛黏在芒果身上:“媽,您這小日子過得舒坦。這是芒果?”
鄭老太太斜眼一看,頓時被大女兒的蠢樣驚到了,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她斜睨貪吃的大女兒,心中滿是疑惑:兒女都是一般的教養長大,怎么天差地別。
大女兒好吃懶做,但是嘴甜眼尖,練得了看人下菜的本事。
二女兒勤懇地像一頭黃牛,卻是個沒主見的軟耳朵,破事兒說上兩三遍,二女兒莫有不從的。
“帆娃今天進城買的,你吃吧!”鄭老太太麻木地說道。
程一芳雙手搓著大腿:“帆帆孝順您呢,我怎么好意思。”
鄭老太太見她那裝模作樣更氣了:“讓你吃你就吃,不吃喂狗去!”
“我吃,我吃,媽,您別氣著自己了,”程一芳嘻嘻笑道,伸手向瓷碗里抓去。
程帆沒跟進去,他在庭院里納悶:明明父母能聽見院子里的動靜,老媽不太喜歡大姑子,不來打招呼說得過去,怎么老爸都不出來。
眼珠轉了轉,他俯下身,挨著墻根兒偷聽。
果然,廚房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雅雅的婚事,我這當舅的不同意,”程雙鶴和鄭老太太的想法如出一轍:“人笨不可怕,怕的是自己笨還不知道,非要和聰明人掰手腕。”
啪唧一聲,李桂香摔了臉盆:“你不同意,你算老幾?現在年輕娃都自由戀愛,你又不是她爸,你管的著?”
程雙鶴皺眉道:“不是她爸就不管了?你把請柬退回去!還有那些禮物。”
“沒門兒!”李桂香冷著臉:“要退你退。”
“那禮物你收的安心吶?”程雙鶴壓低了聲音:“萬把塊的筆記本電腦,萬把塊的手機。”
程帆聽到這里,扭頭望向前院的八仙桌,那上面放著蘋果三件套的盒子。
“我去,這么土豪。我還以為老媽撿的紙盒,要賣錢呢……”
李桂香眼皮耷拉著:“安心,安心的很哩。我收下了做夢都能笑醒。人家小孩兒上大學都有電腦,帆帆沒有,他的自尊心不會受打擊?”
“打擊什么?”程雙鶴郁悶道:“帆帆不是那種物質的小孩,不挺乖的嘛。”
原來是為了這事兒啊,程帆眨了眨眼。
應該是母親背著奶奶和父親,私自收下了表姐的禮物以及婚宴邀請函。
打蛇打七寸,表姐那位素未蒙面的老公,真是深諳人性。
以竹雅的雙商,肯定只會往自己外婆那邊下手。
如今,曲線救國,先是蘋果頂配三件套拉攏了舅媽,后面再各個擊破。
程帆不禁對竹雅的老公有了幾分好奇,也是個人物。
至于蘋果三件套,要是從前,興許會心動。
但現在,自己好歹也是小土豪了,根本沒有激動的感覺。
“不過,勸分這種事,最好不要摻和,”程帆暗暗思量。
目前來看,父母應該只是文斗,程帆放棄了偷聽。
走進后院的客廳,大姑正在打電話。
奶奶和大姑父死死盯著省臺的化肥廣告,煞是認真,彷佛下一秒就要到瓜田施肥去了。
“我姑在給雅雅姐打電話?”程帆扯了扯奶奶衣袖。
鄭老太太哼了一聲:“擺她長輩的譜兒呢,雅雅聽誰都不會聽她的。”
果然,大姑用教導主任訓斥差等生的語氣,訓丈夫一樣訓斥著竹雅。
“你聽大姑講,快跟那野男人斷了,趕緊回——”程一芳說到一半,電話里傳來忙音,于是咋咋呼呼地在客廳里轉圈圈:“哎?哎!雅雅掛我電話了,這白眼兒狼!”
程帆低頭,雙掌合十,裝作在揉鼻子,暗地里偷笑。
大姑程一芳擁有一股迷之自信,好為人師,特愛教人做事。
一直被打臉,一直在嘗試,永不言棄。
“媽,您別生氣,”程一芳被晚輩落了面子,也不惱火,這倒是她能屈能伸的性格:“咱們這不不松口,看她有臉辦酒席?不怕村里人笑話就結婚吧。真是臭不要臉。”
鄭老太太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程一芳小心翼翼地瞄了母親一眼,又諂笑地問道:“帆帆,那個芒果你吃不吃?”
聞弦歌而知雅意,程帆早已習慣大姑的做派。
聽母親抱怨過,大姑小時候喂自己喝牛奶,都是喂一口,喝一口。
他笑道:“姑,你隨便吃。”
“呼——”鄭老太太長長地呼一口氣,對大女兒頗為無語。
沒皮沒臉的樣子,像是餓死鬼托生。
“帆帆有出息了,”程一芳開始吹彩虹屁,再次用嘴來批判外甥女。
她的聲音尖利高昂,蓋過了電視喇叭。
偌大的客廳里,其余三人被迫欣賞單口相聲。
后來越說越不像話,鄭老太太用拐杖錘了下地面:“一芳,快去廚房看看,給你弟妹打打下手。”
說到干活,程一芳不樂意了。
她是個命好的,公婆都是勤快的‘啞巴人’,嫁過去幾十年,沒做過幾頓飯。
公婆和丈夫雖然內向話少,偏偏就寶貝程一芳的活潑性子,喜愛的緊,也就不苛求她干活。
唯有鄭老太太時時敲打她。
“雙鶴難得回來一次,人家小夫妻躲在廚房說悄悄話,我不去。”程一芳向來聰慧,腦瓜子一轉,迅速找到了一個體面的理由。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鄭老太太更郁悶了。
“哎呦,媽,您別生氣,”程一芳話題一轉:“兒孫自有兒孫福……”
程帆想起余菁菁的委托,找了個塑料袋,裝了一些芒果、葡萄和車厘子,指著架子上的盒裝牛奶:“婆,我去張叔家一趟,這箱牛奶先借走了。”
鄭老太太喝不慣牛奶,程帆才開了這個口。
“你拿去吧,”鄭老太太頷首。
張惠民在村里是個多才多藝的,正宗的婦女之友。
他自家的幾畝地全讓兄弟們種了,夫妻兩人在專心發展禮樂隊,收入不菲,十幾年下來,已然是村里最富有的那批人了。
張惠民家已經蓋了三層小樓房,院里還停著小轎車。
程帆路過庭院,見父母仍在爭吵,駐足糾結半天,沒有進去。
提著禮物,走在村子里,月亮已經出來了。
偶遇熟人,寒暄了幾句,不遠的路程,硬生生走了十幾分鐘。
來到張惠民的家門口,敲了敲門。
“誰啊,”門內響起張惠民懶懶的問話聲。
“張叔,是我,”程帆應了一聲。
張惠民的女兒今年上初二,在程雙鶴的班里,他的幼子上三年級,在李桂香的班里。
真正的將一對兒女托付給了程帆父母。
他的女兒雯雯本來初中是送到了東川市,初一的時候受了委屈,下半學期死活不去城里讀書了。
張惠民無奈,將其轉到了鎮中學。
“哎呀呀,哎呀呀,”張惠民聽見是程帆,瞬間來了精神:“大學生來了,還記著張叔呢?”
門開了,張惠民穿得長衣長褲,與盛夏的暑熱不太相稱。
程帆笑道:“師父,我這一趟不是白來的。求您幫我搞定一個嗩吶曲子。”
張惠民是個老頑童的性子,和村里的小學生都能稱兄道弟,玩得不亦樂乎。
程帆便和他以同輩人相交的方式,開門見山,不耽擱互相的時間。
“行,沒問題,說起嗩吶,有你張叔在,沒我搞不定的,”張惠民哈哈大笑,他不見外,接住程帆的禮物,先揪了一粒葡萄,露出享受的夸張表情:“嗯,真甜!好徒弟。”
程帆笑道:“師父,不甜就不是好徒弟?”
“哈哈哈哈,沒那回事,”張惠民大笑,引著程帆進了大門。
路過庭院,頭頂是茂密的葡萄藤,一串串的葡萄掛在空中。
院墻跟上擺滿了花盆,其中多肉植物居多。
張惠民是個講究人,生活情趣很高,家里也收拾的窗明幾凈,和一般的農村人不一樣。
進門后,一股冷氣撲面而來。
原來是開著空調,難怪他穿得挺嚴實的。
程帆十分羨慕,雖然自己每天晚上睡在樓上也涼快,但是要是沒風,蚊蟲能把人吃了,用蚊帳的話又很麻煩。
張惠民是個文藝的鄉村中年,最愛搗鼓樂器,愛唱民歌,會吼秦腔,更是聰慧過人,自創了一套鬼畫符,當作跟徒弟們溝通嗩吶的樂譜。
“來,你放歌,張叔給你把把關,”張惠民拿出紙筆。
“哦,”程帆掏出手機開始放歌。
音符響起,張惠民立馬進入嚴肅的民間藝術家模式,他雙眉緊蹙,在紙上寫寫劃劃。
程帆在一旁乖乖地坐著。
他挺喜歡張惠民的,這位文藝大叔心思細膩,當時在禮樂隊很照顧自己。
當然,其中有本村人幫襯的原因。
但是怎么說呢,你很難在農村找到這么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不老實種地,一心追求自己的夢想。
關鍵是,他還成功了。
程帆對張惠民心中是百般佩服。
正因為如此,他并不覺得高學歷能說明什么,反而很敬佩小學沒讀完的張惠民。
人活一世,要是能做到張叔這個境界,那真是無可指摘了。
兩人各自心思,都安靜地聽著歌。
過了一會兒,外面傳出聲響。
嗵嗵嗵,一連串腳步由遠及近。
“爸,爸?”小姑娘嘻嘻哈哈地在外面喊道,像一陣風竄了進來。
見到程帆,小姑娘愣了一下:“帆帆哥,您這大學生咋來了?”
程帆眉開眼笑:“雯雯干啥去了?”
小姑娘躡手躡腳地挪步過來:“和我媽去俺叔的瓜地里摘西瓜吃了。”
不一會,張惠民的老婆提著菜籃子進來了,見到程帆打了個招呼。
“惠民,你的禮數呢?大學生徒弟來看你,一口水都不給人喝,”張嬸嘀嘀咕咕地訓斥。
過了一會,她親自泡了一壺茶,端了過來。
放下茶水,張嬸人并沒走,她目光炯炯,八卦地問道:“帆帆,你那個雅雅表姐要結婚了?”
“嬸,這您都知道?”程帆沒有太意外,在農村,男女老少皆是人型路由器,消息散播地極其迅速。
“嗨,”張嬸擺了擺手:“剛碰上了。你那雅雅姐開車回竹節村了。她還認得我,隨手就掏了一條中華煙,說是讓我捎給你惠民叔。”
雯雯在旁附和:“開的是寶馬車!”
“一條中華,”張惠民扭頭:“你收禮了?”
張嬸撇了撇嘴:“我不想收,是雅雅硬塞給我的,不信你問雯雯。”
程帆揉著太陽穴:竹雅那土豪的銅臭味道真是熏人。
不過這個做派,真的很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