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曾有一國,名曰“華胥”。國力強大,東征西討,平定諸夷。雖然說無數次陷入深淵,卻也勉強維持著帝國的穩定。最強大時,甲胄之士百萬,戰車數萬乘,華胥帝一聲高呼,便能令萬邦俯首。
但是再強大的帝國也有崩潰的一天。那時,蝗蟲自西南席卷而來,萬里沃野,再無一絲綠意。那巨大的旌旗早已經被撕扯的不像樣子。農民起義軍踏著華胥皇室的尸體登上王座。
可,這真的有意義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沒有力量去碾壓其他的起義軍。他們也沒有勇氣昭告天下稱自己為新的帝王。
其實不只是他們,其他人也沒有勇氣去建立自己的帝國,他們不敢告訴天下人,不敢告訴他們,自己想要建立新的帝國。只敢在自己的勢力里,小小的自稱王權。
因為在你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碾壓很多人之前,你根本不敢。如果你膽敢提前出擊,那么結果就是你將被其他人聯盟所擊潰,你的地盤也將被瓜分。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久很久,隨著他們決策方面的不同,隨著他們一些國家出現了一些問題,兼并戰爭開始了。
無數的王權在這里隕落,無數的王國在這里興起。他們通過對外戰爭獲得了無數的奴隸,原本的那些人變成了奴隸主貴族,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經濟,也帶來了新的武器。戰爭比以前更慘烈了。
進入了這一時代以后,奴隸主貴族的擴張欲越來越強,他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奴隸,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們殘忍的本性開始爆發。
直到到了某一個時期,他們開始不再追求奴隸的增長,因為他們又打到了一個制衡點。但是這個制衡點極其不穩定,為了有更多的時間休養生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發展以便于最后兼并其他人,他們以華胥皇室的名義,組建了華胥聯邦。
在接下來的發展時間里,他們慢慢認同了那些和他們組成聯邦的王國,他們認為他們這些人是華胥帝國的后繼者,而更遠地方的那些所謂的王權和王國只不過是一些蠻夷罷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那些王國不懂禮數過于殘暴,沒有固定的秩序。
也許這就是文明的擁有,使他們獲得了歧視的權利。但這種其實本不該存在,不過它確實已經存在,因為他的確是擺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
隨著國家的發展,他們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國內開啟了不斷的改革實踐。而這種實踐也迫使他們去進一步的兼并他國,因為新的實踐產生了新貴族——地主階級。
于是他們又進入到了彼此征伐的階段。即便他們對對方獲得了認同他們也不可能走上真正的聯合之路。因為他們的聯盟只是一種松散的政治結構。而沒有進行深刻的文化交流。
沒多久,新的帝國誕生了。來自西部的星王國一統天下,建立了新帝國。
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里。他們不斷地對外擴張,有的是軍事行為的擴張,有的是經濟行為的擴張,還有的是以文化行為為基礎的擴張。
但是在這一段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他們并沒有發生像之前那一次的變化。還是像以前一樣,就算有變化,也是很小的。
直到最后一個大帝國的崩潰,日益變冷的氣候,來自東西南北四面的政治壓力,國內農民起義軍不斷,瘟疫橫行,官場上貪污腐敗更是家常便飯。
也就是這個時候新的戰爭年代來了。
像華胥帝國,當年的崩潰一樣,無數的王權再一次建立。這次的故事,我們要從最終勝利者金陵王權開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