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不大,似乎正在談笑風生的夫子們沒有聽見,仍在與一些學子交談中,但是在北派眾人當中,卻是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波瀾。
李初和徐賀望去,一位學生孤傲的站起,臉上也是無悲無喜,只是更待發言。
只是這時,又有一輕聲音傳出,“別說了!”,在這位怒聲而出的學子旁邊,一位憨厚的學生一直拉著他的衣袖,臉上的神色有些焦急。
那位突然高聲的學生聽到身邊有人喊他,也不惱怒,反而不屑的看向四周不敢出聲的北派眾人,只是獨自沉默的坐下。
依稀聽到那位憨厚的學生不斷的跟站起來的那位解釋著,聲音瑣碎,漸漸的李初也聽不清楚。
“這家伙是不是傻?”
“沒什么問題啊,他剛才是怎么了?”
四周也有一些北派人士對此不解,沉默者有之,嗤笑者亦有,向往的人也眼巴巴的看向他。
“這家伙好生奇怪。”徐賀小聲的對李初說著。
一旁的徐英徐杰則是贊賞的看著那名學生,而那名學生卻是自顧自的在飲酒,漫不經心的吃著菜。
“徐兄,我且去看看。”李初抱拳行禮于徐賀,悄悄來到剛才那名站起的學子旁邊。
“不知可否讓在下討教一番?”李初端著酒杯,來到那名學生旁。
“看你還有些膽識,像那些人嚇得都不敢來到我的身邊,也不知能成什么事!”這名學生自己滿飲一杯,復又倒滿,將酒杯對著李初說著。
“多謝這位兄臺,我也是驚訝于兄臺的仗義直言,敢于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李初也是把聲音放小點,力求不被他人聽到。
“在下中魏州李初,敢問這位兄臺,何出此言?”李初又回歸原題,深施了一禮,然后繼續問道。
“我看我們這里有些人還是不明白局勢,朝堂已經如此焦灼,我擔心有些人會繼續做些傻事!”這位站起來的學子說著,“對了,我叫魏嬰,我旁邊這位是好友鄒平,我們是中京求學的寒士。”
魏嬰有些擔憂的看了看李初,他可是知道有些大周門閥是多么歧視寒士的。
“哦!”李初看了眼魏嬰,他是沒想到自己確實是可以見到這些寒士,雖然他們也進入了太學,但是并不是政治權利的家族保送的,是正兒八經的真才實學。
而且他對于中京的蠅營狗茍知通的不多,所以其也是態度平和的與魏嬰等人交流。
“魏兄高才,比我等要強的多了!”李初態度誠懇,倒是讓魏嬰和鄒平提了一波好感。
鄒平也是客氣的說著:“李公子見諒了,我這魏兄弟有大才,只是這脾氣略顯古怪一點。”
“無礙的,魏兄之勇已經讓人敬佩不已了。我只是還有些疑慮要問一下魏兄。”李初看向魏嬰,期待他的見解。
“李兄,我且先為你說著,你看南北二派,自立國以來就有矛盾,現今北方有蟊賊肆掠,滿地貧瘠,但是在南方卻是商貿繁榮,太平景象,所以這南派的力量是越來越大,我等身為北派人士,怎么能坐視南派一家獨大,甚至欲吞并我等呢?我看那幾個人也是不知好歹!當誅!”魏嬰越說越激動,聲音也吸引了不少北派的學子望著他們,嚇得鄒平連忙勸解制止他。
李初也跟著說:“確實是如此,我等北派現今的處境堪危!”
“唯有蕩平賊寇,輔政于陛下才行啊!可是北派臨近中京卻不知用,反而被南派漸漸鉆了空子!”魏嬰冷目綻茫,狠狠地說著。
無視于一旁提醒的鄒平,魏嬰氣呼呼的,但是李初卻是也沉默不語起來,久居陽鄭的他現在越發感覺到,局勢竟然糜爛成了這個樣子!
蕭然在哪?
李初和魏嬰在一旁交談,也招呼了徐家三人來認識,但是徐賀等人卻是面露些許不屑之色,使得魏嬰更加憤怒了。
鄒平也在一旁打著圓場,他思維清晰,談吐有條理,更顯得富有親和感,于是李初也樂得和鄒平說話,兩人也是一陣和氣。
“諸位公子!”突然,李初等人聽到有人喊話,也是目光望向正中高臺。
一白發老翁已經來至,倒是臉上面露出淺淺的笑意,一身白衣素袍,倒也有仙人的氣息。
“是院正孟大人!”
“參見院正!”
“參見院正!”
……
無論是北派還是南派,一眾士子也是齊齊行禮,李初自然也在其中,他在來太學之前也是聽說,這院正孟大人孟莊是太子太保,正一品高官,也是歲數到了來這太學頤養天年,但是一身聲望也是大周泰斗。
有句話是,“學識,身世,見聞,孟莊為中朝第一。”
名聲可見一窺。
“諸位公子別來無恙啊。”孟莊和氣的對著眾人說著。
“惟愿孟公高壽!”眾人施禮,孟莊回禮,一派和氣。
“諸位初次來我太學,生活用度,皆有朝廷供應,我們只需專心用功讀書,將來報效國家。”孟莊也是信手拈來,說起來絮絮叨叨的,但眾人也想留一個好印象,是故也營造了一種樂學的氛圍。
宴會的氣氛很融洽,孟莊也是和一眾夫子在會場上走來走去,有時看見認識的幾人,還不忘出言鼓勵一下,倒也讓那幾人一頓感激涕零,不知所言。
李初和徐賀只是作為很普通的幾人,孟莊和幾位夫子也是走過他們,象征性的說了幾句。
但是李初幾人也沒感到多驚訝,這些逢場作戲的行為他們從小就不知見過多少,所以對于孟莊的動作沒有什么太大的意外。
但是是魏嬰和鄒平等寒士就不一樣了,他們對于能夠在這里見到孟莊就激動不已。
“這拉攏人的功夫。”徐賀看著眾人,淡淡的說著。
李初內心凝重,看著激動的魏嬰和鄒平,自己卻說不出話來。
“我等要好好讀書,將來意圖報效朝廷。”這時,鄒平振臂一呼,周圍的不少學子也是齊聲附和。
望著激動的眾人,孟莊和幾位夫子也是欣慰不已,雖然幾個大宗的學子和皇族學子沒有表示,但這次鄒平的高呼使得宴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大周萬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