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三年,四月初一,宣政殿朝會。
太常博士祖無擇上奏曰:“文宣王(孔子)的四十七代孫孔宗愿世襲封為文宣公,根據以前的史書,孔子的后代襲封的人,在漢、曹魏時稱作奉圣,后魏稱崇圣,北齊稱恭圣,后周及隋代都封為鄒國公,唐代初年稱褒圣,開元初年,才開始追封孔子的謚號為文宣王,又以他的后代為文宣公,然而祖先的謚號不能加給后代,請官家詔令有司改定美好的謚號!”
儒家文化源遠流長,而儒...
宣武三年,四月初一,宣政殿朝會。
太常博士祖無擇上奏曰:“文宣王(孔子)的四十七代孫孔宗愿世襲封為文宣公,根據以前的史書,孔子的后代襲封的人,在漢、曹魏時稱作奉圣,后魏稱崇圣,北齊稱恭圣,后周及隋代都封為鄒國公,唐代初年稱褒圣,開元初年,才開始追封孔子的謚號為文宣王,又以他的后代為文宣公,然而祖先的謚號不能加給后代,請官家詔令有司改定美好的謚號!”
儒家文化源遠流長,而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