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卿,寡人封你為臨淄軍務大元帥,節制四萬人,抵御賊軍!”
田政的突然發話,令眾人都感覺到一陣迷茫。
在這種時候……一向將兵權把握在手中的田政,突然把兵權下放……節制四萬人……
這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面對樂毅大軍,田政準備南遷?讓達通率四萬人拖住樂毅好讓田政與余下的一萬人得以南逃?
不過,南遷是不可能的,不但不南遷,田政還準備北上!
田政認為北上親征是非常必要的,這也許看起來很愚蠢,尤其是在二十萬燕軍足以投鞭斷河的情況下,但如果不出擊,臨淄保衛戰的壓力會十分的巨大。
臨淄也許沒有后世的長安北京那么大,但相較于五萬人來說太大了,兵少地大,樂毅哪怕用人肉都能堆上城墻。況且,現在的燕軍士氣高昂到了極點,得勝之師的戰斗力還是很恐怖的。
所以說,在臨淄保衛戰前,田政需要先把燕軍身上的高昂士氣給驅散掉。
那么出擊是必要的,但是出擊將領的人選,卻難以確定,無論達通還是田單都不是足以托付重任的大將,并非他們沒有能力,而是沒有后世的記憶,這些戰局可能田政會更為能從容應對。
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依靠田政來親自統帥了。
但是問題就是,田政他自己的統帥力數值還是個問號——有可能是個廢物,也有可能統帥力爆表。
所以說,如果有人能夠勝任這次出擊任務,那就只有可能是田政他自己。
……
“寡人要親征樂毅,父王在臨淄多保重。
在出征前夜,田政見了待在北京的閔王一面。
“這便準備走了么?”
“嗯……”
閔王也是懂軍事的,他也知道田政這一次對燕軍的行動恐怕不會是那么簡單的。
伹他也看得出,田政的臉上的決然是一種為國鞠躬盡瘁的決心。
這樣的決心,閔王似曾相識,在他祖父威王臉上看到過,在他父親宣王臉上看到過,而他們無一例外,都用盡自己的興趣為大齊鞠躬盡瘁。
田政會死么?若是死了……那么閔王是不是又不得不重新登基?
閔王想起了當初的田政浴血踏入玉極殿時,他想起了田政那甘愿為自己背負亡國責任的神情,不覺眼神暗淡,眼角微微泛光。
“記得當初禪位時,你答應過孤的事情么?”閔王沉聲道。
當初田政用言語說服閔王退位,那還真是傾注了不少的心血。
對于當時父子在玉極殿上會面,加上爭執時的一言一行,無論是田政,還是閔王都記得清清楚楚,那可不是其他人可以猜測到的,或許在二人百年之后,這便成了歷史的迷案。然而,也是因為那一次的二人在玉極殿的對話,徹底改變了大齊的命運。
“記得?!辈恢獮楹危藭r的田政似乎很能了解閔王的心境。
“孤要你再重復一遍!”閔王厲聲道,“重復一遍你當初答應過孤的話!”
田政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緊接著,其聲震震。
“若大齊將亡,便由兒臣擔此亡國之名!”
“為君者,當無戲言,列國都曾欺孤,諸臣也都曾欺孤!但你絕對不能欺騙孤!既然答應了孤!那便凱旋而歸!不要讓孤背負亡國的名號!”閔王幾言傾注了所有的感情,言語之間不覺潛然淚下。
原身太子政的年輕血氣亦被閔王激揚而出:“寡人絕不會忘,寡人一定會染滿燕賊的鮮血而歸,重新回到這王城,為父王背負大齊的一切!”
那是田政的果決,在這一刻,田政在鄭重的氛圍中與閔王告別,毅然決然地返回軍營。
……
周赧王三十一年冬月廿六。
田政鄭重地褪下了一直穿著的王袍,第一次穿上戰袍,鎧甲,緊握著戰刀,跨上了戰馬,淡黃色的披風隨風而起,淹沒在揚起的馬蹄塵下。
在城北空地,大齊的一萬戰士已經等候在那里了,等到數騎從城北而出,田政為北伐軍在出征前做完了最后的工作。
田政率領一萬齊軍,號稱“五千人”……
大軍就在眾人的目送之下出發了,浩浩蕩蕩地朝著燕軍的方向進發,而他們將面臨的命運,又將是如何?
這可是大齊生死存亡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