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朕的后宮不可能這么亂

第四百零九章 詩會(中)

朕的后宮不可能這么亂 染血的劍鋒 2010 2021-07-18 22:04:51

  這還真是有相親的意味了,這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相親么。

  不過此時是初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也不興自由戀愛啊!

  自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皇和同安長公主約的,自己此時已經娶了王家小姐,更不用說別人。不過這詩會相親的氛圍倒是很足啊!

  難道滎陽這邊,已經如此開放,興自由戀愛了?

  李治仔細想想,倒也想通了一些,能來這里的,都是在滎陽和周邊有身份地位的人,其實大多數都是圖個熱鬧,倒也不至于真的在這里找意中人。

  說到底,就是玩玩,當然,也有可能有些真是想找情郎情妹妹之類,估計家中也是默許的。畢竟能來這里的,門當戶對這條已經算是達到了。

  真能碰到合適的,家中又管的不嚴,說不得真湊合了幾對。

  看來,古代也不完全是靠媒妁之言,也可能靠相親節目。當然,這必須有個前提,門當戶對。門不當戶不對,在此時想走在一起,可是極難的。女的做小妾另當別論,這里只說妻。

  李治想通了,卻也覺得有趣,此時自然只看只聽,他來這里,可不是為了什么城北史家小姐。

  此時亭閣之中,已經有人賦詩,自有書童傳了這邊,那桌案旁男子高聲念出,李治已經注意到,幾條畫舫早已靠了岸邊,距離這里極近,只是舫中帷幔依然垂著,只能看出女兒身影,卻還真看不仔細。

  此時畫舫距離,舫中女子自然聽的到這男子念詩聲音。

  “方公子這首詠雪詩,史家小姐以為如何?”

  “中規中矩,少了一些靈動。若是評的話,能評一個中上。”

  人群中,一聲嘆息,自然是那作詩的方公子,看來兩人早認識,這方公子對這史小姐還有一些意思,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啊!

  李治聽著這些人話語,倒是越來越覺得這詩會有意思了,這些人說話,也確實講究,話里話外,幾層意思,就看個人領悟多少了。

  李治坐在那里,輕搖折扇,周圍那些風流才子早與李治隔了距離。

  這一把桃花扇實在太惹眼了,但凡看到的,誰愿意和李治坐在一處。

  李治自然樂的清閑,只聽這男子念詩,然后詢問出題人這詩如何。

  李治聽了一陣,倒也有些驚嘆這些文人雅士作詩水準,更驚嘆這些大家小姐的欣賞水平。

  唐人愛詩,果真不是說說而已,這水平即使以李治熟讀唐詩三百首的水準,也是認可的。

  比起后世那些所謂某某詩社社長,某某大家某某名人確實好了許多。

  后世有些人作詩,只能用一個詞形容,狗屁不通,偏偏還自視甚高。

  李治桃花扇一合,扇骨拍打著手心,聽聽唐人作詩,真是一種享受,風花雪月有了,濃情蜜意有了,其中偶有夾雜一兩句挑逗,卻也是增了一些情趣。

  此時一個侍女又是帶著一個粉色便箋走了過去,卻未有交給那個年長男子,而是拿著便箋,直接打了開來。

  “我家小姐想那位拿著桃花扇的公子作一首桃花詩。”

  桃花扇,這里拿桃花扇的還真只有一位,也只有晉王這豁達性子,才敢在這種場合,拿著一把桃花扇,還絲毫無謂的扇著風。真是旁若無人,一枝獨秀,鶴立雞群一般。

  “你家小姐是哪位?”

  李治起身,桃花扇輕搖,此時這扇子倒也是李治的身份物件。

  “滎陽鄭家長房小姐!”

  那侍女道了自己家小姐出身門第,周圍已經是一片倒吸冷氣之聲。

  鄭家,在滎陽,還真沒人不知道鄭家,不對,應該說在河南道,就沒人不知道鄭家的,那可是真正的高門,高到一般人只能覺得高不可攀的地步。

  而且此時還是鄭家長房小姐,這在鄭家,也是掌上明珠,身份地位可不是別的房可比。

  此時鄭家小姐竟然專門讓這搖著桃花扇的人作詩,不知道多少人目光此時盯了李治。

  李治自是泰然處之,鄭家小姐,倒是果然出現了。

  李治今日拿這把桃花扇,卻也不是隨便拿的。

  鄭家四房那里得到的消息,這位長房小姐最喜歡就是桃花。

  李治為她而來,自是準備了一件能引得她注意的物件。

  “不知道你家小姐在哪條畫舫!”

  “這位公子在這里作就好,我家小姐能聽到。”

  “我想親自吟詩一首,為你家小姐,還是靠近一些最好。”

  李治說著,已經離了長廊,竟是向著畫舫方向走去。

  “這位公子,還請留步,這里就好,靠的太近會壞了規矩。”

  “那好,這里就這里,我可是一個很守規矩的人。”

  “是作桃花詩么?”

  “是,公子請!”

  “鄭家小姐,聽好了!”

  李治折扇打開,就在長廊外度著步子。折扇搖了三下,就聽李治口中一首桃花詩已經徐徐道來。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唐寅的這首《桃花庵詩》,李治自然喜歡,此時背起來,自然是朗朗上口。這也算李治能背的出的幾首長詩之一了。

  這詩未出口之前,其實李治還聽了周圍人幾聲嗤笑,只是當這詩前幾句出口,周圍已經靜寂一片,別說嗤笑,連一絲任何聲音都無,除了李治的聲音。

  此時這詩李治背完,周圍還靜寂一片,一時間周圍之人還都停留在這詩的意境之中。

  當李治輕輕咳嗽了一聲,周圍才有人走出這詩的意境。

  “好!”

  一聲叫好聲,卻是剛才那個念詩的中年人,這一聲叫好聲響起,馬上周圍叫好聲一片。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