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海納百川
長孫皇后看了一眼,將蕭薇兒也拉了身邊坐下。
“你也是個好孩子,本宮見了就喜歡,你真的喜歡治兒,本宮做主將你送進晉王府。只是之前陛下和王家那位長公主同安長公主已經為治兒定了親事,怕是要委屈了你。”
“薇兒不委屈,只要能和晉王殿下在一起,伺候殿下,薇兒就心滿意足了。”
長孫皇后抬手,理了一下蕭家小姐被愛子弄亂發絲。
“你這么說,本宮很高興,不過你也放心,治兒納你入了晉王府,也不會虧待你。”
“這個薇兒知道,殿下人最好了,自不會虧待薇兒。”
“對了,薇兒是不是你正式名字?”
“只是小名。”
“母后,您能不能再賜薇兒兩個字做名字?”
那里晉王趕緊插了一句,這插嘴來的快的,讓長孫皇后都不覺看了看晉王兩眼。
“治兒,是不是你已經想到好的名字給薇兒了?”
“母后,想到了,有容兩字母后覺得如何?”
“蕭有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錯。”
這個房間之中,蕭薇兒沒覺察什么,倒是李治一下子被母后點破心思,臉上稍顯尷尬。
“謝娘娘賜名!”
那里蕭薇兒早躬身一禮,謝過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拉了起身,讓她繼續坐旁邊,說了些江南風土,蕭薇兒發現,當今皇后娘娘真是博學多才,對江南風土人情卻是絲毫不比她這位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差。
李治也是心中感嘆,這就是自己母后,無論才學智慧見識,此時是絕對碾壓他們這些十五六歲的皇子公主們。
想在母后身邊玩出花樣,那是根本不用去想。
悟空永遠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啊!
長孫皇后坐了一陣,外面卻聽了隱隱雷鳴聲,雷鳴聲由遠及近,等三人走出屋子,見遠方濃云滾滾,已經鋪天蓋地而來。
午后本來晴朗天空,轉瞬被雷鳴閃電,濃厚云層覆蓋。
本來明亮戶外,顯了陰沉。
“母后,您剛剛才說了要聽竹林落雨聲,這雨就來了。”
“就是,娘娘是金口玉言!”
“照你們兩個這說法,大唐哪里大旱,母后去一次就好了!”
三人彼此笑笑,外面已經落雨聲陣陣,落雨敲打竹葉之聲,天邊雷鳴翻滾之聲漸漸混在一處。
竹林間小徑,院舍外地板瞬間被雨水浸潤,形成淺淺水流。
李治看了一陣,長孫皇后走向豫章公主休息房間,李治趕緊跟著。
房間之中已經很暗淡,點了燭火。林如茵正在這里為豫章公主處理術后傷口,因為地方特殊,李治見了趕緊回避,站了屋外,長孫皇后看了看愛子,拉著蕭有容進了里面。
在房間之中。長孫皇后看了整個換藥包扎過程,心中到底也是在意豫章,不覺眼眶微微潮了。
等林如茵換完藥包扎好,見過長孫皇后之時,長孫皇后已經換了淡淡笑容。
到了她這個身份地位,其實很多時候,自己本心的感受想法都需遮掩了。
比如和陛下相處,絕不能露出嫌棄的表情,即使陛下已經...哎不提了,一提就是滿眼辛酸淚,一紙荒唐言。
來了大唐六年,守了六年活寡,偏偏陛下只要在長安太極宮,十日九日就會在立政殿留宿。
這說出去自是好聽,大家都覺得陛下娘娘情真意切,大唐好夫婦,天下好榜樣。可幾人明白女人四十是一種什么心態,又需要什么。
尤其如自己這般,這幾年也不知道為何,那里心更切了幾分,容貌膚色卻也六年未有任何變化,時間仿佛固定一般。
林如茵退出了房間,長孫皇后就走了豫章公主身邊。
“母后,豫章不能向母后行禮,母后見諒。”
“傻孩子,只要你好著,對母后來說就比什么都好。治兒,進來了,你皇姐已經換完藥了。”
雷鳴電閃,外面一片片慘白電光遮掩了大半天際。
長孫皇后握著豫章公主的手,輕輕捏著,看了看旁邊李治,將李治的手也拉了,和豫章公主的手疊在一起,讓他們兩人的手拉住。
“你們以后也算血脈相融了!”
長孫皇后說了一句,豫章公主目光落了李治身上,李治自然也是目光落了豫章皇姐身上。
洛陽,大唐天子車駕已經離開洛陽宮,需要十幾日行走,經函谷關,潼關入關中,才能到達大唐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安。大概到了也就月中甚至后半月了。
洛陽的龍門石窟,其中南壁兩小龕中的佛像,此時保持著一個微微笑著的模樣,前兩日這里的僧侶偶然發現其中那尊大的佛像微微開裂,裂的地方奇怪,是胸腹那里裂了口子。
只是找人修繕之時,又看到那裂縫合隆,完全恢復了,仿若不曾發生一般。
貞觀十五年,豫章公主出資,在龍門石窟南壁兩小龕建造佛像,恰巧就是這兩座,一大一小。
僧侶只以為自己眼花,這事情也就如此波瀾不驚過去了。
長安,一場雷雨后,天色又急劇轉晴,天光放亮,崔湮在依翠陪伴下,撐著油紙傘走到了小竹園這里。
雖然雨停,竹林的雨水依然滴滴答答。
剛進了小竹園就見了晉王親自撐著油紙傘,然后扶著自己母后,當今國母在竹林小徑緩緩走著,踩著潮濕路面。
“崔湮見過皇后娘娘,見過晉王殿下。”
“免禮了,這次可是麻煩你了。”
“娘娘,這都是崔湮應該做的。”
此時隨著皇后,崔湮一直走到一處涼亭。
雨后的斜陽出現天際,已經近了日落,清新空氣自四面八方吹來,晚風習習,自得愜意。
進了涼亭,幾人坐下,崔湮從依翠手中接了端著的托盤,放了亭中石桌。
“殿下,這是崔湮讓人熬煮藥膳,崔湮伺候殿下。”
“崔姑娘,本宮來喂治兒。”
“這怎敢讓娘娘動手。”
“晉王自小就是本宮喂養大的。”
涼亭之中,崔湮看著長孫皇后一口口喂著晉王李治,倒是和普通人家母親喂兒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