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劍有雙刃
夏荷緊緊咬著嘴唇,差一些咬出血了,此時朱唇顫抖著,臉上的顏色也是差到了極點。
她看了看晉王,晉王卻并沒有看向這邊。她不得不和春桃向殿外退去,退去的時候,那唇上的顫抖似乎傳遍了身體,腰肢,雙腿也在顫抖著,整個身子似乎都在以一個頻率顫抖著。
“等等!”
“殿下有什么吩咐?”
“記得本王的話,在本王這里,沒有外人,不準(zhǔn)稱奴婢。”
李治揮手,春桃和夏荷已經(jīng)退了出去。
萬春殿外,夏荷再也忍不住,眼淚簌簌而落,春桃見了,嚇了一跳。
“夏荷姐,你怎么了?怎么忽然就哭了?”
“我覺得對不住殿下!”
“夏荷姐,你不要自責(zé)。殿下不也說了,就算夏荷姐不告訴娘娘,尚食局的人也會向娘娘稟報的。就像今天殿下的行蹤有人查起,春桃也會如實稟報,就算春桃隱瞞,禁軍那邊也不會幫著隱瞞。”
“夏荷姐,這真的不能怪你,殿下肯定也沒怪你的意思,要不然我們退出來時,殿下不會特意提了一句,讓我們在無人是不用稱奴婢。”
“殿下越是這樣,夏荷越是難受,不是夏荷告訴娘娘,娘娘也不會在這里侯著晉王殿下,娘娘也不會訓(xùn)斥殿下了。”
“夏荷姐,你千萬別這么想,我們剛才也沒在殿中,你怎么就知道娘娘一定訓(xùn)斥殿下了?”
“殿下剛剛在殿外站了一個多時辰,娘娘今天來時臉色太平靜了。你我跟了娘娘幾年,應(yīng)該知道,娘娘臉色最平靜的時候,往往是她心中最生氣的時候。”
“夏荷姐,就算娘娘生氣,也是因為殿下,也是因為心疼殿下,夏荷姐,這事真不能怪你,根本瞞不住的。”
夏荷此時雙目已經(jīng)微腫,在宮燈光芒之中,那眼瞼紅的讓人心疼。
她忽然看向了身旁的春桃,拉了春桃的手。
“春桃,你說,我們是殿下的侍女還是娘娘的?”
“娘娘將我們送到殿下這里,我們自然是殿下的侍女,而且娘娘送我們到殿下身邊的意思,夏荷姐應(yīng)該也懂,我們不是殿下的侍女還能是什么?”
“那我們以后就做好殿下的侍女就好!別的我們就不去考慮,一心為了殿下,殿下讓做什么做什么,讓說什么說什么。”
夏荷微微仰了頭,看著那一樹暮色中的潔白梨花,冰雕玉琢一般的美麗,象征著冰清玉潔的純真。夏荷用手擦了擦眼淚,終于止了淚眼。不過那雙眼還是通紅,看著讓人生憐。
春桃還定定矗立在那里,看到夏荷姐已經(jīng)離開了庭院,回了休息的偏殿。
“做好殿下的侍女,殿下讓做什么做什么,讓說什么說什么,夏荷姐不會...這!這是以后連娘娘那里也不顧了。”
春桃在梨樹下轉(zhuǎn)了兩圈,急的不知道做什么好,看了看萬春殿,又看了看偏殿侍女休息的地方。
春桃拍著自己心口,波光蕩漾中長長出了口氣。
“我什么也沒聽到,什么也沒見到!”
萬春殿,李治坐在殿內(nèi)一把椅子上,外面門口,萬春殿的宮女已經(jīng)守在那邊,殿中的紅燭燃燒,在地上拖出長長的暗影。
李治用自己無名指輕輕敲打著椅背,此時微微瞇了雙眼。他倒真沒有責(zé)備夏荷的意思,讓兩個宮女下去休息,也就是因為自己今天心情有些煩亂。
這皇宮又出不去了,而且今天李治能感受到來自母后那里的氣。母后話語依然平靜,母后甚至連半句重話也沒說,可是這還是讓李治感覺到母后那心中的氣,被自己不愛惜身體氣的不輕。
母后到底還是最心疼自己,心疼兒子身體。
這要留在萬春殿了,又不能逍遙快活了,本來還想著這兩日就搬進(jìn)晉王府,然后接了林如茵進(jìn)晉王府,就開始自己拯救皇姐皇妹的大計,看來計劃還要改改。
晉王府是不用想了,該怎么安排林如茵,皇宮不行,她的身份背景肯定要先暗自查探,如果有問題,一定不能帶進(jìn)皇宮。
此時李治還記得自己見林如茵時她的第一個眼神,那掩藏的恨意,到底針對的是誰?
她肯定第一時間就識破了自己身份,那絲恨意卻不可能是針對自己。
因為自己今年十五,卻一直在宮中長大,而且剛要搬進(jìn)晉王府,就生了重病。
和一個民間女子不可能有任何交集,更何況她在山中隱居已有幾年,自己八九歲時,總不可能招惹到一個民女。
那么,這股恨意針對的就是和自己有關(guān)系,而且關(guān)系極近的身邊人,皇兄,父皇,還是皇爺爺,或者母后這里。
李治此時隱隱已經(jīng)猜測到是父皇了,因為唐初的一段歷史,就是殺戮征討,冤家結(jié)天下的歷史。
從尸山血海,甚至包括自己親生兄弟尸骨中走出的父皇,結(jié)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結(jié)下滿天下的仇,那就不是父皇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一位帝王。
知道武德年間和貞觀年間為何大唐威名赫赫,震懾四海八荒,那就是殺出來的,父皇帶人殺出來的。華夏歷史上最圣明的君王也許真不好評,可是最能打仗,御駕親征的怕是沒人敢和父皇比了。
這仇能結(jié)的少么!
如果她的恨意針對的是父皇,那么皇宮絕不能讓她進(jìn)。一個精通醫(yī)術(shù)一人,必然也精通毒藥,皇宮之內(nèi),是絕不可能讓一個危險之人進(jìn)來的。
李治的手不覺在椅背又敲了一陣,忽然李治站起,看著掛在宮殿墻壁上一把寶劍。
李治走近,抽劍,寶劍鋒芒畢露,光華灼灼,隱隱發(fā)出如同龍吟般輕吟。
劍有雙鋒,傷人傷己,這個林如茵倒是一把好劍,自己該如何駕馭,讓她只為自己做事,卻傷不到自己身邊的人。
李治在紅燭光芒中舞劍,舞的是后世大爺大媽在公園廣場的劍路,俗稱太極。
一路劍舞,心思寧靜下來,漸漸在劍刃游走中,似乎斬斷無數(shù)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