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浦東新區林立的高樓大廈里,王大龍略有些疲憊的躺在椅子上。
剛吃完飯,已經休息了一會,可依舊感覺很疲憊,沒辦法,上了年紀就是沒法和年輕人相比。
看著年輕的同事一個個充滿了干勁,他也需要更加努力才是。
王大龍,正是文閱中文網的一位編輯,筆名叫做白熊貓。
事實上,他也是網文作家轉職的編輯,之所以轉職,那也是無奈之舉。
他其實是最早的一批網絡寫手,當時,最流行的自然是獨屬于咱們國家的武俠小說。
只不過,他的天賦才情只能算是一般,雖然寫過幾本小說,可并沒有大紅大紫。
而且,這些年來,武俠小說不斷衰落,也讓他連養家糊口都有些難了。
好在,作為最早的一批寫書,還是文閱中文網最早的一批作家。
憑借著老資格,還有和那些老編輯的關系,他也成了一名編輯。
打開今天收到的新書一看,這才一會,又有三十多本。
只不過,武俠仙俠方面只有區區3本,反而是科幻和未來幻想類型,有十多本。
說起來,如今文閱中文網的編輯,大多數都是科幻和未來幻想類型的編輯。
也就只有他,還有一些老家伙,依舊對武俠仙俠小說,抱有難以言說的情懷。
“武俠仙俠,越來越沒落了啊!”
想當年,武俠和仙俠其實是兩個類型,而且是網絡小說最火的兩個類型。
如今,不只是兩個分支合二為一,如今也越來越沒人感興趣。
沒辦法,畢竟科技改變生活,大家所暢想的,越來越多是科幻未來。
雖然其中也有俠骨柔情,可是呢,總感覺少了那股子味道。
看完那三十本小說,王大龍也發現了幾本不錯的作品,尤其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一開時間,都快五點半了,這再隨便混一混,也到了下班時間。
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對武俠小說都快絕望了,打不起太多精神。
就在他準備推出后臺時,心底莫名的生出一股不甘,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嘆了一口氣,王大龍最終還是點進去,前兩部作品,依舊是智商感人。
“這也算武俠?寫書也要動腦子啊!”
還有最后一本,王大龍心想著,趕緊看完趕緊打回去,他也好下班回家。
“《誅仙》?這名字倒是不錯,和通天教主的誅仙劍有關嗎?”
打開《誅仙》,迎面而來的文字倒是讓他找到點感覺,很有些古典的味道。
沒辦法,如今流行科幻風,就連文字的感覺,都是有些天馬行空,已經很少有那么舒服的感覺。
“這不是武俠,而是仙俠!”
事實上,武俠和仙俠也差不了許多,只不過,所表現的形勢有些差異。
“青云山?青云門?好大的氣魄。”
“對了,這個作者的名字還叫做青云祖師,倒是挺有意思的。”
“這林驚羽該不會就是主角?就是性格有些偏激,接下來怕不是有變故了。”
“神劍御雷真訣?這想象力可以啊。”
“果然,滅門,這變故可不算小,可是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
王大龍不斷的喃喃自語,整個人都沉浸在這個奇妙的仙俠世界里。
就算有同事和他打招呼,他也只是本能的反應一下,其實他自己都不記得。
至于其它同事,倒是也不在意,這樣的情況對于他們編輯,并不少見。
或許是今天的工作任務太多,一時間沒有完成,加班自然是常事。
又或者,是看到一部精彩的小說,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下班。
所以,對于王大龍的表現,同事們覺得有些意外,可是并沒有特別在意。
“實在是精彩,怎么就沒有了?”
王大龍高興的拍了一下桌子,抬頭一看,辦公室里空蕩蕩。
看了一眼手機,已經快六點,早就下班了,難怪空無一人。
不過,王大龍卻沒有著急下班,而是迅速決定簽下《誅仙》。
先把簽約流程發過去,然后立刻通過作者個人訊息的PP聯系青云門祖師。
至于說PP,其實不用介紹大家也知道,不就是華夏最大的社交軟件。
“叮咚!”
和以前一樣,陳楓也有電腦上掛PP的習慣,至于說為什么,自然是為了升級。
他第一時間看到有陌生人加他,不過訊息寫的很清楚:白熊貓(文閱中文網編輯)。
對于簽約,陳楓一定都不意外,畢竟是搞這一行出身的,都是老本行了。
剛剛添加了好友,那邊立刻有消息傳來,顯然是一直盯著手機看。
“青云門祖師,你好,我是文閱中文網的編輯,你的《誅仙》已經通過審核,可以簽約,請盡快走流程。”
畢竟是剛認識,王大龍的話算是比較刻板正式,畢竟先簽下來才保險。
陳楓有些意外,沒想到剛上傳就能簽約,事實上,《誅仙》這本書字數還有點少。
正常情況下,編輯會先關注,然后再決定要不要簽,畢竟又不是大神。
正好,陳楓也趕時間,暫停了碼字,先把合同寄過去才是。
青云門祖師:“合同已寄。”
青云門祖師:“白熊貓,我可以問一下,文閱這邊的出版情況嗎?”
王大龍有些意外,這才剛發書就想著出版的事?
而且這么在意出版,這算是一些老作者的習慣,畢竟在他們看來,紙質版才算是出書。
白熊貓:“當然,我們文閱中文網和許多出版社都有合作,每年出版的書籍超過……”
王大龍巴拉巴拉講了一大堆,都是文閱中文網的各種優勢,以及和各大出版社的關系。
青云門祖師:“那是否有可能提前出版,也就是完結以前出版。”
陳楓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盡快出版賺錢,畢竟正式出版才有錢賺。
而且,正常來說,一本紙質版的小說,大概20萬到30萬字就能出版。
在地球上《誅仙》出版的時候,也是出版了6冊,所以陳楓就想著,一個月之后出版第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