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血祭北方草原部落
興慶宮。
“拜見陛下。”
壽王李瑁和楊玄璬對著李隆基深深的行了一禮。
二人在大朝會散朝后,便被高力士帶到了興慶宮。
至于李隆基為什么要單獨把他們兩個留下來,二人心中隱隱有所猜測,不過并不敢確定。
“免禮。”李隆基聲音平緩,看了一眼守在一旁的高力士,“高將軍,賜座。”
“多謝陛下。”二人連忙又是一禮,不過也沒有推辭,一一坐下。
李隆基略微沉吟了片刻,說道:“朕欲在嵩山封禪之時,祭祀上神。”
“此番祭祀,一則為上神獻上契丹血祭,二則為上神獻上天驕之人。”
壽王李瑁身體猛的一僵,額前不由得滲出一層冷汗。
契丹血祭這個倒是沒有什么問題,北方的契丹和突厥等異族,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的大患之敵。
但關鍵是后面的天之驕子,聯想到李隆基特意把他們留下,這就讓人細思極恐。
自從前段時間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被貶為庶人,東宮之位一直便懸著。
李瑁的生母武惠妃在宮中最為得寵,他是極有可能入主東宮的。
可現在李隆基的這話卻讓他心中驟然一涼,難不成是要立他為太子,然后像契丹和突厥那樣,血祭給上神?
“父皇,兒臣才學志淺,擔不起天命之子的稱呼……”李瑁有些沉不住氣,率先脫口而出,聲音帶著些許的顫抖。
“放心吧,與你沒有關系。”李隆基頗為不滿的瞥了他一眼,“朕思來想去,楊氏女玉環,姿質天挺,最宜適合上天侍奉上神。”
楊玄璬的品階不高,本沒有資格參加大朝會,這次對他來說完全是意外之喜,甚至認為自己即將平步青云。
卻完全沒有想到李隆基宣他覲見竟是為了祭天。
在李隆基解釋之前,他差點以為自己小命不保,此刻神色發生了劇烈變化,“侍奉?”
李隆基微微點頭,“若是上天侍奉上神,得到上神的眷顧,自然可長生不死,永恒不朽。”
“除此之外,還有生命本質的升華……你們應當知道之前長安城有神獸現世吧?”
“確實。”
二人點了點頭,長安城里那時的異象,但凡眼睛不瞎,抬頭便能看見那身軀龐大的神獸。
“然而你們并不知曉,那些神獸不過是三牲六畜罷了……”
“就連那等畜生都能夠化為神獸,若是楊玉環那樣的天之驕女上天,那又如何?”
李瑁和楊玄璬面面相覷,神色各異。
“陛下,不知微臣是否符合要求?”楊玄璬組織了一下語言,小聲開口道。
“朕不是說了嗎?女性!純潔的女性。”
李隆基面無表情,“朕也不勉強你們,自己做出決定吧。”
他手指輕輕的摩挲著桌面,腦海中思緒閃爍。
李瑁心中極為糾結,那楊氏玉環的美貌真可謂天下難尋,不然他也不至于對她一見鐘情。
可同時他也明白,李隆基根本不是在跟他商量,只是需要他表個態。
畢竟剛在不久之前,李隆基剛剛才冊封楊玉環為壽王妃。
“但憑父皇做主!”
李隆基眉目半闔,淡淡道:“那此事就這么定了。”
……
……
剛把那兩人送走,李隆基便馬不停蹄的召來了自己的心腹重臣,安排好諸項事宜,便輕車簡從,北上而去。
甚至根本沒有多少隨行的禁軍。
這個消息傳出,整座長安城頓時風聲鶴唳。
不過有著張九齡和李林甫穩定大局,再加上之前有神跡出現,大部分人倒是都覺得李隆基是被上蒼護佑之人。
朝堂袞袞諸公雖說擔憂,卻也并不覺得李隆基會因此而遭遇什么太大的危險。
李隆基以自己先天境的修為,帶著高力士,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趕到了范陽節度使府。
“臣迎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張守珪雖遠在幽州,卻也得知了長安城驚現異象,李隆基返老還童的消息。
不過當他真正看見重返二十歲的李隆基,心中仍然震驚不已。
李隆基目光平和的打量了張守珪一番,語氣平靜道:“朕此番前來,未曾提前告知,你何罪之有?”
“近日契丹和突厥可曾擾我邊境?”
自從開元二十二年,張守珪的部將王悔勸誘契丹首領李過折斬殺屈剌和可突干及其黨羽后,其余契丹部落便沒有大規模的進犯邊境。
不過,零散的沖突還是時常發生。
甚至有相當多的契丹部落和突厥人沆瀣一氣,共同擾犯邊境。
張守珪遲疑不決。
在他組織語言的時候,李隆基似笑非笑的掃了他一眼,平靜道:“朕此番前來就是為了解決北方草原之禍。”
高力士從懷中取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張守珪。
“你們殺完契丹之后,將他們的鮮血,按照紙上所記錄的內容擺放,剩下來的,交給朕便是了。”
李隆基近乎孤身一人來到幽州,是受了蘇辰上傳的祭祀大典給予他的啟發。
祭品大典中有一種特殊而兇殘的祭祀法,便是血祭。
這是神明較為喜歡的一種祭祀法。
李隆基自然沒有昏庸到拿自己的子民去血祭,但是如果血祭的對象是敵人北方草原的這些部落,那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而血祭之后,想必神靈給予他的恩賜,足以讓他更進一步。
若是他成就陸地神仙之境,說不定單憑他一己之力便能滅絕草原之患和吐蕃之患。
到那時,不敢說將草原納入版圖,最起碼能讓北方草原和西邊的吐蕃百年內無法影響到中原地帶。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祭祀過后,李隆基的實力并不足以鎮壓草原諸敵。
不過沒有關系,到那個時候讓范陽軍配合就是了。
反正都是能夠重創契丹和突厥。
區別只在于,會將契丹和突厥重創到什么地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