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天下,巍巍令白。”
此山威嚴聳立,與大元立國時號令天下的威勢交相輝映,不愧為大元的龍脈。
可現在大元動蕩,令白山卻一如從前,氣勢恢宏。
福生子與行空沒有什么,倒是張符生感嘆了一句。
福生子微微一笑,倒也理解。
天符宗為道教源頭,祖天師創教之初,確實與朝廷聯系緊密,或者說天符宗乃至道教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朝廷。
沒有什么能比為天下正統更讓人信服的了。
但是任由朝廷更換,道教卻依然傳承至今,雖有起落,到底是深入人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個華夏生民,甚至是生民本身。
這點又是多數朝廷都比不上的了。
只見福生子將拂塵插入后脖領子,左手掐訣祭出生民傘,右手托護國真人金印,念道:“道生萬物,天地玄黃;萬物之靈,氣運所鐘;一朝化龍,號令天下。敕令,尋!”
比起昔文道長苦哈哈的用風水堪輿之術,找尋龍穴,福生子用先天法寶,借護國真人金印這一大元氣運關聯之物,直接以秘法找尋,可謂是瀟灑無比。
生民傘在秘法催動下,斜指向天,緩緩打開,一道氤氤氳氳的光華照在了護國真人金印上,而后轉動起來。
受這光華照射,護國真人金印之上浮現出了一條五爪金龍盤旋。
這條金龍雖比皇宮那條小上許多,但或許是在這大元龍脈源頭的原因,反而精神了許多。
福生子對這個樣子的金龍頗為滿意的點點頭。
少頃,生民傘有了感應,朝著一個方向飛去,福生子三人緊隨其后。
“哦,有朋友來了。”
昔文道長樂呵呵的說了一句,不過并沒有從池子里出來的意思。
另外兩位眼皮也沒有抬一下,鼻子里“嗯”了一聲,可見這是給泡舒服了。
等福生子三人到來的時候,就看到眼前這么一幕:熱氣騰騰的池子里泡了三個人,似睡非睡的。
這......
突然福生子目光一凝,“瘋劍,丁小春!邋遢道人,陳昔文師叔?”
張符生目光中帶著些難為情,說道:“是我宗昔文師叔。師叔,您怎么和魔門攪合在了一起?”
“哦,是小符生啊,呵呵,你要不要泡會兒子?看你們風塵仆仆的,這令白山又涼,都來泡會兒吧。”
邋遢道人陳昔文一臉憊懶的邀請到。
“無量天尊!昔文師叔,那大元龍脈的異動看來是您三位所為了?”
福生子將金印收入懷內,生民傘卻是沒收回來,祭在了頭頂。畢竟這里的三位是敵非友,不得不防。
邋遢道人,陳昔文,天符宗乃至道教的異類。
整個道教都認為道人應該盡量遠離世俗,感悟大道,以期仙道。
而他卻長年混跡于世俗,絲毫不怕世俗濁氣影響修為。
所有人都認為他貪戀人間,早以不求仙道,福生子沒成想在此遇到了他。
聽聞此人極善風水堪輿,符紙之術,當年聽聞此人混跡于人間世俗,劉星云師叔還可惜來著。
難道他真的在世俗中有所突破?不然怎么可能和瘋劍丁小春這殺星平起平坐?
那另一位也不簡單啊。
邋遢道人看福生子將目光移向了常春生,適時的介紹道:“這位是常春生,也是太上劍宗的。”
“師叔,這是為何?”
張符生鼓起勇氣再次問道。
“為一個答案啊。”
邋遢道人輕飄飄的回了一句。
張符生回想起了宗派里有關邋遢道人的傳言,這位邋遢師叔一直想弄明白的是道人的符紙號令的是什么力量。
當然是鬼神之力啊。
可這位師叔繼續追問那鬼神之力又來自哪里?
先天法寶生民傘啊。
那生民傘呢?
大道啊!
那我們為何不直接調動大道之力呢?
后來內丹派紫運宗的崛起,證明了道人是可以直接調動大道之力的,可他又問道人可以直接調動大道之力,背后有什么道理呢?
總之,這位師叔總有些發問令人啞口無言。因為他這些發問都是約定成俗的事,好比問人為什么不吃飯就會餓一樣。
宗里都說他入魔了,修道修瘋了。
一時間,張符生竟不知說些什么。
行空和尚可和昔文道人沒有香火情,便直接問道:“阿彌陀佛,道長無論為何,也不該和魔門攪到一起吧?”
福生子皺了皺眉,卻也沒說什么,他心里也有疑問,不光是因為道人和魔門攪在一起,更是因為他們做的是要破壞封神大計。
故福生子也沒說什么,由著行空發問。
“師侄兒放心,老道只是將大元龍脈與令白龍脈剝離,并沒有破壞,不影響你們封神的。”
“師叔,即便你是剝離,大元龍脈如無根之水,大元即會覆滅。屆時再封神,還會有誰信服?”
封神是要用王朝的權威,來使所封鬼神傳遍天下深入人心,從而讓人信服。
“哼,”丁小春冷哼一聲,“大元政治清明,賞罰分明之時,政令暢通,天下景從,你是本末倒置了!”
“殘暴魔門,焉懂封神大計?”
“無非謀求所謂長生罷了。”
“邪魔外道,也敢言長生?”
丁小春眼中殺意凝聚,他不想做口舌之爭,一劍斬去才是暢快。
“嗯,他三百多歲了……”
邋遢道人悠悠說道,令在場詭異的安靜了下來。
那意思丁小春金丹人仙,延壽幾百載而已呀。
“你!”
福生子為之氣結。
丁小春有些驚訝的看了邋遢道人一眼,給你個面子,隨即收斂了殺意。
“有我們在此,你們幾個小家伙就被打主意了,回去稟報去吧。”
邋遢道人心里還是照顧道教小輩們的,他深知旁邊這兩位都是殺性極大,所以暗里對福生子三人多有維護。
他也知道,單憑幾句話不能令這幾人退卻。畢竟這幾個小輩俱是當世最為出色的那一波,又背靠當世大宗,自有驕傲,對三百年前的人物也只是有幾分忌憚罷了。
更多的恐怕是“偏要試一試”吧,年輕人嘛。
剛封了護國真人,躊躇滿志,怎會因幾句話退走?
果見福生子咧嘴一笑,“如此回去,難對各家掌教真人交代,說不得要見識一番金丹人仙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