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詩,只是淺淺的寫了一千年,其他的全寫在皇極經世書里了,從舜登基到往后六萬年,地球上會發生的氣候變化,人事變化,都在這里了。”
“未來六萬年,乃至于下一個紀元的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咱們現在是甲子紀元,下一個紀元是乙丑紀元,再往下的丙寅紀元的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但是易經到底為何厲害,沒幾個人講得出來,講出來的幾個,也就是說易經是算命等等,如果認為易經僅僅是算命的學問,那就太狹隘了。”
“我今天做出開示,易經,是講日月五星運動的一門學問,是講地球上氣候變化規律的一門學問,地球上的一切,不管是小冰川還是溫室效應,不管是臺風,地震,還是海嘯,都是日月五星運動變化造成的。”
“這種變化規律的周期,古人分別總結出了十二變,三十變,三十六變,四十九變,六十變,七十二變,一百零八變。”
“上面一些變化周期,后面再講,繼續說邵雍,邵雍得師父傳承易龍圖后,又自己研究這種日月變化周期,直接把變化數,推到了十二萬九千六百這樣一個極限數字,就是說易經的研究自邵雍而止,已經不可能有人再超越他了,而他,超越了歷代先賢,給易經畫了一個句號!”
“我講易經和中醫,都是讓所有人都可以聽得懂的,我不會和你們講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記住一句話,一個人真懂,他就肯定有辦法講出來讓你也懂,如果他講的東西你聽不懂,那代表這個人要么不想教你,要么他根本就不懂!”
“我現在講邵雍的十二萬九千六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是如何得出的這個數,這個你們隨便翻那些大師的書,估計都找不到原因,因為他們不懂!”
“我們知道太陽是不動的,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地球繞太陽一圈是一年,但是咱們從地球上觀測的時候,感覺不到地球的運動,所以就把太陽做為參照物,太陽在黃道上運動的度數,作為天文觀測的結果!”
“所以講出來,就是太陽日行一度,月亮日行13度,太陽運行一周天約360日,月亮運行一周天約29日。”
地球上的植物,比如春天剛開始的時候,還光禿禿的,過幾天一看,就發芽了,又過幾天,就長葉子了,這就是日月五星運動對地球上的人,動物,植物所造成的影響。”
“而這種變化規律,最小的單位,就是地球自轉一度的時間,古代把地球自轉一度的時間,叫一分,大概等于咱們現代的四分鐘!那么地球自轉30度或者叫30分,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古代叫一個時辰,十二個時辰,是一晝夜,也就是一天地球自轉360度。”
“一個月三十天計算,地球會自轉10800度,一年十二個月,一共地球會自轉129600度,也就是說,地球上的氣的變化規律,一年要變十二萬九千六百次,這就是這個數字的由來!”
“而把一分的單位,變成一年,那么變化規律就是三十年,三百六十年,一萬八百年,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現在普遍歷法,是以舜帝登基,金木水火土五星連珠那一天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去算的,當然,這個肯定會有誤差,五星連珠或者七星連珠,都是指他們大概匯聚在一個宮位,三十度來算的,并不是說剛剛好就在一條直線。”
“因為日月五星的運行速度不一樣,單獨的周期好計算,共同的周期難算,比如土木交合的周期是三十年,木,土,日,月的交合時間是六十年,這個數是個有誤差的數!”
“而邵雍計算出來的,是八萬多年前,日月五星在一個交合起點,最接近!”
“邵雍給這個周期,起了個名字,分別叫:元,會,運,世!”
“把地球繞太陽一圈,也就是一年做為基礎單位,30年被命名為一世,12世被命名為一運,也就是360年,30運被命名為一會,也就是10800年,十二會被命名為一元,也就是129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