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下藥
“先帝現在正跟著戚繼光學兵事。先帝雖是龍子,可戚繼光如今是兵神,二人不分高下,因此,經常坐而論道。”
這話把周皇后哄得一愣一愣的,完全相信了,戚繼光在明朝,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死后當神,誰會懷疑?
張嫣將自己訓練好的太監,接替宮里其他太監的工作,讓被換下的人,跟著張圳訓練。
這段時間,張嫣讓張圳接觸東廠的人。
崇禎以前被文臣洗腦,繼位之初,將魏忠賢賜死,還將錦衣衛和東廠都壓制下去,如今雖然悔悟,卻大肆重用身邊的太監,對東廠和錦衣衛還是不那么重視。
是人就喜歡權利,尤其是有能力的人。
錦衣衛的領導人,后軍都督府左都督駱養性,歷史上,此人勾結文臣,根本起不到監督百官的作用,是為瀆職,明亡后投清,人品也很渣,張嫣打算避過他,尋找一個替代者。
東廠督公是方正化,是小說中葵花寶典的創作人,張嫣悄悄調查過,他也不過是有些勇武,并沒有傳說的那么神奇。
王承恩對崇禎最是忠誠,方正化此刻雖然有些小權利,但因為崇禎并不那么重視東廠,所以,他還是有些郁郁不得志。
張嫣讓張圳拉攏方正化,務必讓他站到自己這一陣線上。
錦衣衛分為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負責本衛的法紀、軍紀。
北鎮撫司傳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司法機構。
聽起來,南鎮撫司監督北鎮撫司,權利很大,其實,北鎮撫司是直接干活的,更受皇帝重用,而且干的是抓人、審訊的活,看上去更威風。
南鎮府司因此不敢輕易得罪北鎮撫司。
于是,南鎮府司漸漸淪落成了一個養閑人的地方。
張圳試著拉攏北鎮撫司的指揮使張長林,他現在是駱養性之下,錦衣衛的二號人物。
誰愿意當二號人物?尤其是駱養性巴結文臣,讓錦衣衛淪落成文臣的哈巴狗。
張長林世襲錦衣衛,小時候也聽長輩說過,錦衣衛是如何的威風凜凜,長大了之后,好容易爬上高位,卻發現,在文臣面前,自己連脊梁都不敢挺起來,這反差讓他非常失望,午夜夢回,常常扼腕嘆息。
聽張圳說,皇帝想要恢復錦衣衛昔日榮光,張長林1幻想著自己振興錦衣衛,死后被后世傳頌的美好前景,特別振奮。
張圳給張長林說,皇帝現在和文臣斗法,一時半會兒還不能明著重用錦衣衛,好些事情,先暗著進行。
“張兄,有時候你被文臣彈劾,皇上卻不能為你撐腰,這種委屈,你可受得了?”
張長林拍著胸脯:“我的骨頭還是很硬實的。”
張圳給張長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先整頓錦衣衛,聚攏一批忠誠且能干的精英,以備國家之需。
方正化拉攏起來,沒那么容易,但也不是那么難,畢竟他頭上還有王承恩、曹化淳等,他也想往上爬,也想手里有權。
做了必要的準備,張嫣就動手了,實在是鏡子催得太緊,她不得不冒險。
周皇后見張嫣做得有聲有色,感佩之余,并沒有多想,張嫣趁機換了兩個御膳房的太監。
不久,崇禎的飲食中,就多了一味料,一個多月后,崇禎經常腹痛,人也瘦了,不久竟然發展到不能上朝的程度,太醫也束手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
崇禎不得不讓人幫他,自從己巳之變后,他就對文官心存芥蒂,明朝文貴武賤,他也不例外,剩下能依靠的,就是身邊的太監,曹化淳、王承恩等。
曹化淳和王承恩就不貪腐?就可靠嗎?
歷史記錄,這倆也愛錢,也不干凈,崇禎對國事的把控和處理,那是沒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為了照顧崇禎,周皇后經常去上書房。
崇禎身體不好,很需要人關心,這時候他又后悔抄了周家,畢竟別的勛貴也不好,田貴妃娘家更不好,還有鹽商,沒一個好東西。
天下烏鴉一般黑,他卻獨將老丈人的家抄了,很對不起。
皇帝對自己和顏悅色,周皇后已經很高興了,哪里還敢有怨言?有事沒事,她都會過去看看,以前,崇禎身體好著,她不敢去,如今,不一樣了。
那天,崇禎又腹痛不已,手里的奏折都掉在地上,恰好周皇后過去,扶著他躺在榻上,幫他蓋上被子,然后,隨手撿起那份奏折,無意那么掃了一眼,不由愣住了:“圣上,母豬生象,這怎么能是祥瑞?妖孽矣,亂世妖孽生,先帝留下這樣的爛攤子,真難為圣上了。”
崇禎繼位以前,很看不起天啟,覺得自己英明睿智,必能將國家治理得海晏河清,四海賓服,如今登基四年,還不如天啟年間呢。
周皇后卻把這一切,都歸到天啟身上,留下這么一個爛攤子,誰能治理好?
崇禎的心情立刻就好了許多。
周皇后見皇帝沒有反對,幾拿起奏折,一份一份地看,每個都給出一個意見,簡直和崇禎心里想的一模一樣。
崇禎讓周皇后把她說的,都寫到紙條上,夾在奏折里,然后,讓王承恩按照那意思批示,發下去。
周皇后從這天起,開始干涉朝政。她之所以能有這么高的水平,乃是奏折先被銅鏡掃描,銅鏡教給張嫣,張嫣又給周皇后講的。
銅鏡里面,有一套系統,不然,真張嫣也沒這水平。
周皇后幫皇帝看奏折的事情,不久就傳到閣臣的耳朵里,首輔周延儒很不滿,在皇帝面前提出抗議,讓崇禎垂拱而治。
什么叫垂拱而治?就是自己當個傀儡,所有的事情臣子來做。
說實話,若是張居正那樣的臣子,還可以放權過去,如今朝堂上都是什么人?首輔周延儒,就是個料片(琉璃仿制的玉石),溫體仁更不堪。
崇禎聞言惱火異常,他本就是霸道性子,怎可能放權給大臣?若不是肚子疼,老婆也不能插手進來。
溫體仁一直想當首輔,見機給周延儒下眼藥,意思是,周延儒身邊有一群很能干的臣子,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將國事處理好。
崇禎霸權,最怕大臣抱團對抗他,溫體仁的話,更是火上澆油。
——溫體仁覬覦首輔之位,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先聯合周延儒,對付錢謙益等,周延儒當了首輔,他又想將這位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