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小鎮里的驛站開始如雨后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最不可預想的是,銅成驛站對面開了一家小鳥驛站,不光免費,還送大禮。
這樣的活動對于銅成驛站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很多快遞開始紛紛轉頭門第。
一時公司的員工開始人心不穩,張飛揚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也不著急,只是讓雷英開了一次會議,表面就再沒有什么大的動作。
王建華自從負責商業公司,每天起早貪黑,從設計到招標,絲毫不敢懈怠,他每天基本拖著疲憊回家,有時候也會直接在辦公室休息。
關鍵是張飛揚給他的資金有限,滿打滿算也就4百多萬,想把商業街搞得特色一點,就必須想其他方法了。
不過還是張飛揚有辦法,給他的意見是建一半,然后再建另一半。
可是作為商業街那樣玩的,王建華一開始也反對,但是張飛揚的想法說服力了他,只是有個要求要盡快完成那一半,這樣張飛揚才能弄來更多資金。
通過一個月的準備,商業街項目開始啟動了,在奠基當天,邀請了當陽區曾區長,同時陽鎮和云鎮書記也參加了儀式。
對于張飛揚的一步,很多人議論紛紛,誰會在這么偏的地方建商業街,還要投那么多錢,不是打水漂嘛!
不管別人怎么看,工程進度一天一天的加快,半個月時間主體都已經起來了。
張飛揚還嫌慢,要求增加工人,再次加快進度,爭取早日把建設完成,兩個月后面裝修就可以啟用。
新商業街紅紅火火。
驛站這邊卻出現了問題。
什么問題還從旁邊開的小鳥驛站說起,進入各鎮的驛站,為了節省培訓成本,開始高價挖銅成的員工。
金錢的力量是偉大的,有三分之一的員工被挖走了,還有整店被挖走的。
不過對于業務量下滑的銅成來說,這次挖人事件竟然反而幫助了張飛揚,人員減少支出隨之減少,更沒想到的是驛站不在虧損了,稍微有了一點盈余。
這樣的結果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同時電商也在雪婷的努力下培養,開始組建了一只專業的團隊,從培訓到線上操作齊全。也培養了鄉鎮的很多個人帶貨主播.
張飛揚都懷疑自己走了狗屎運,竟然一腳踏上了快車道,電商的營業額已經完全超過了驛站。
突然一條新聞
“政府提出振興鄉村經濟,助力農業發展”。
作為本土企業,引起了各鎮的重視,都希望能夠讓電商公司免費培訓一批新的農村電商人才,讓農產品插上夢的翅膀。
對于這樣的要求,張飛揚也是十分慷慨,立馬拿出一部分利潤,計劃在各鎮培養一到2名電商人才。
不過張飛揚始終堅持驛站不能放松,特別把柳青調上來做員工培訓,同時要把免費送貨上門的規定執行到底。
三個月過去了,眼看商業街已經初見雛形,不過很多盲目進入鄉鎮的驛站,開始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很多開始降工資裁員,甚至出現倒閉關門的。
原來銅成跳槽的,又開始發動關系要回銅成,奈何雷英堅決不同意。
所以很多員工就找各種親戚,要其幫自己找張飛揚,對雷英的決定,張飛揚本來是不同意的,但雷英的話又一次給他提醒。
雷英說:他們離開我們公司時就應該想到今天,他們能有第一次離開,那么第二次也會離開,有些錯誤是無法改變的,我寧愿招新人培養,也不愿意要他們回來。這樣的人對于公司來說已經不重要。
張飛揚拒絕了所有人的說情,說是自己決定的。
最令人沒想到的一件事情,讓張飛揚高興不已。
至于什么事?
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