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消耗皇帝的精力
王永光想了想。我看就先別出手,如果讓建奴提前意識到,下次出動無法出人預料。
對此,皇帝表示贊成。
……
建奴撤兵,多爾袞回到沈陽城。
林丹汗醉心于尋找羊毛,為此甚至和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人搭上聯系。
雖然雙方上層之間還存在著爭執,但是在掙錢的事情上,大家都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本著補償林丹汗的原則,大明將羊毛的預定量又提高了兩成。
按照他們原本的計劃,羊毛是不需要那么多的。
一方面是對于市場的樂觀估計,另外一方面則是朝廷上下都推斷出來,林丹汗可能知道他自己替大明背了鍋,并且什么話都還沒有說。
合作伙伴表現的夠意思,大明也不能沒有表示。再將羊毛提高份額的基礎上,還適當的上調一些價格。
對于林丹汗來說,他現在陷入幸福的苦惱當中。按照本身的預定量,羊毛的產量就已經不夠。
現在繼續追加訂單的話,只有從其他地方想辦法獲得。
放眼草原,雖然牛羊不少,但是能交易的并不多。
科爾沁部早已經投在了建奴之下。
現在養肥他就等于給自己梳理敵人,那絕對不可行。
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一直和建奴的交流比較少。
若是從前,林丹汗也沒有精力和錢財去籠絡這些窮親戚。
但是現在有了羊毛這么大買賣,為了獲得更多的原材料,也為了自己更大的利益,他便積極的讓下邊人開始接觸。
追加訂單之后,林丹汗干的樂樂呵呵的,朝廷上下都很樂意。
可是在大明這邊還有一些善后問題要處理,比如說有關戰場監督的問題。
文華殿,內閣大臣和其他的一些重臣,在聽取孫傳庭和盧象升的匯報。
他們手下的軍隊,是此次考察的重點。
做出的表現和問題,必須及時進行總結。
走完過場之后,朱由楥問到關鍵問題。
“聽聞你們二人在戰場上遇到一些突發事件。”
突發事件?
孫傳庭聽想了想答道,“那阿敏來的確實快,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幾乎都要沖垮前衛城。
為了城池的安全,我和盧大人來不及商量,來不及匯報,便只好擅自出兵。”
皇帝當然不是想聽這句,他搖搖頭說道:“事關城池的安全,你們的做法很正常,沒有誰會說什么。難道在沒有其他的事情嗎?”
面對皇帝的提問,孫傳庭還是選擇將事情壓著。
尤其是袁崇煥想要搶奪軍權的問題,他是絕對不會擅自稟報。
當初已經口頭上和袁崇煥做了約定,算是個君子協定吧,現在說的話,多少有些不講信用。
朱由楥冷笑著,“好吧,不想說是吧,那朕來說!
你們在戰勝阿敏之后,袁崇煥曾經邀請你們共赴晚宴,在宴會上,袁崇煥提出讓你們受他的節制。
當然,這或許沒什么。但是他們又更進一步。
如果不從的話,將對你們做些什么?甚至于到副手想要殺掉你們,再羅織罪名吞掉你們的軍隊。這件事情有沒有?”
朱由楥平靜地說著,好像事情發生在不是大明一樣,好像那件事情與他沒有任何關系。
孫傳庭和盧象升聽完,忙不跌的扣頭謝罪。
“陛下,臣錯了,不應該隱瞞你。”
“陛下,臣是欺君之罪,不敢奢求您原諒。”
皇帝的話,不光是讓兩個人吃驚,也令內閣其他成員吃驚不已。
一方面是驚訝于事情本身,另一方面是驚訝于皇帝的眼線之廣闊。
“陛下,您說的是真的?”王永光戰戰兢兢的問道。
他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表面上看,袁崇煥是想要獲得兩萬軍隊的指揮權。
實則不但是擅用手中的權力,還有栽贓陷害的情況。
李標也是一腦門冷汗,他也想不到袁崇煥敢做出這樣的事情!
“陛下,臣以為此事應當重重治罪。絕對不允許有類似的情況發生,現在他們只是想要軍隊來幫助自己打仗。
如果其他人有樣學樣,想要作亂的話,用類似的辦法,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朱由楥冷冷的說道,“懲罰袁崇煥只能解決表面上的問題,此事必須要從源頭得到解決,對不允許類似的情況發生!
為何會發生這種事,你們必然心中有數。首先一點是軍隊失去了監督。
尤其是軍隊的最高軍官,可以依靠自己的心愿行事,那怎么能行?
既然是在戰場上出現一些問題,朕以為還是要加強對戰場的監督,尤其是對軍官的監督。”
朱由楥頓了頓,看了看在場的人。
“朕打算恢復戰場的都監,你們以為如何?”
原來皇帝的目的在這里!
恢復都監,王永光光下意識的就打算拒絕。
可是他突然想到皇帝將袁崇煥調到宣大,同時想起當時寧遠城大捷時候的調度。
那時候真正發揮作用的好像還真不是袁崇煥……
于是王永光沒有說話。
李標和吳宗達也不好說什么,畢竟是事實擺在面前。
孫傳庭和盧象升的軍隊差一點被袁崇煥搶走,就連兩人的性命都差一點丟。
這個時候如果重新設立都監的話。會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其他無論使用怎么樣的改革方式都需要從頭開始。
解決完這一次風波,其他隱藏的一些事情也逐漸浮出水面。
那些做妖之人又開始了重新作妖的行為……
朱由楥與東林黨的斗爭雖然熱鬧,但只是局限于朝堂,就算所謂罷市也遠沒有波及全國,動搖根本,更何況很多商人也并不情愿卷入這場是非。
皇帝的“永不加賦”的旨意出來,也都順勢恢復了日常,一些背靠東林黨的巨賈豪商,原本的恭謹之下,也都有了些許小心思。
因為他們發現這個皇帝不簡單!
幾次交鋒之下,竟跟東林黨斗得不落下風,可比先帝崇禎厲害多了。
皇帝不省心,內閣與朝臣們都覺得得給皇帝找點事情做做。
最好是那種,做起來十分消耗精力,但是影響范圍卻很小……
即便如今的內閣覺得朱由楥算得上是個好皇帝,但不時蹦出來的奇思妙想讓他們也有些苦不堪言。
比如說建奴和林丹汗之間的戰爭,如果說起來的話,都是皇帝搞出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