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夏困
“你們三位回去好好考慮考慮,軍制如何改,才能保證從兵源開始,到士兵出戰,是有戰斗力的。過幾日我們再議,七月結束之前形成結論交與廷議,付詔成行。另外,唐重、熊安上前陣子上疏說,雖然我先前的詔意有些作用,但好男不當兵的觀念不是一日能改變的。身體健壯的人寧愿去做苦力也不愿從軍,這種風氣下,軍中很難招募到精銳的士兵。你們也好好想想,如何才能讓百姓們明白功名不僅可以在,讀書中取,也可以在馬上取。熱血男兒自當浴血沙場覓封侯。”趙佶說完,打了個呵欠,笑道:“昨夜沒睡好,今兒個有些困,今日便議到這,我得去睡一會去。”
徐衡笑道:“官家雖然春秋鼎盛,還得保重身體。”
趙佶啐道:“想什么呢?昨夜囡囡哭鬧了一夜,所以沒睡好。”
三個人這下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官家親自帶女兒,這也太扯了吧。雖然官家寵愛段娘子,但也不用連孩子都親自帶吧。
趙佶發覺自己失言,有些尷尬的說道:“昨日一時心血來潮,想體驗下尋常人家當爹爹的滋味,結果手忙腳亂的,反幫了倒忙。”
稍微解釋兩句,岔開了話題,對徐衡問道:“方百花怎么樣?”
徐衡頓時苦了臉,雖然百花很好,但官家此時醉翁之意可不是誠心問候,急忙躬身說道:“臣家中還有事,先行告退。”
趙佶見他落荒而去,不由愕然,宗澤笑道:“徐樞相家中那位小妾平日倒好,就是有事沒事就要纏住他比試拳腳槍棒之類的,偏生徐樞相雖為一朝武狀元,也不知是不是讓著,總也打不過。好在這小妾識大體,從來不曾打他臉面,影響他上朝。不過這朝堂之上知道的人也不少。”
趙佶心道:“這袁松輝倒是念舊情的,這個事居然沒說與我聽,回頭得敲打敲打才行。”
臉上卻浮出笑容,笑道:“這徐衡不愧是讀書人出身的武狀元,懂得憐香惜玉。”
徐衡的功夫自然不是蓋的,早年曾單槍匹馬擒獲橫行數路的汪洋大盜,方百花雖然巾幗不讓須眉,真打起來,怕是打不過。
宗澤與何執中也告退離開。
趙佶回到明月閣,段婧月睡得正香。昨夜自己偶然興之所至,拉著段婧月一起照顧女兒,結果兩個大人一宿沒怎么睡,折騰的夠嗆。
趙佶輕手輕腳脫了外面的衣裳,挨著段婧月躺了下去,不一會,便沉沉睡去。
而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夏皇宮內。
李乾順正與晉王察哥愁眉相對。
李乾順指著桌上的茶水道:“如今在民間,東朝(西夏自稱西朝,稱宋為東朝)的茶葉可比黃金更稀罕。”
西夏人喜飲茶與酒,茶更是不可或缺之物,“蕃部日飲酥酪、特茶為命”,每年除了宋朝歲賜的大量茶葉,還要通過榷場購進大批茶葉。如今宋朝先停歲賜,復關榷場,又奪了橫山地區,西夏國內物價一日一漲,百姓苦不堪言,時間一長,不用宋朝或遼朝打過來,自己便要先撐不下去了。
察哥嘆道:“東朝皇帝這些手段真是毒辣,這樣下去,西朝撐不了多久。為今之計,只有上表向東朝稱臣,重開和議。同時請成安公主向北朝求援,請他們出兵逼東朝退兵。”
李乾順搖了搖頭,說道:“東朝說得很明白,他們占領橫山是逼不得已。北朝只要東朝不興兵攻入西朝便不會插手。卻不知道東朝這一手封鎖遠勝數十萬大軍。事到如今,只有一策可破。”
察哥說道:“皇兄是準備歸附北朝?”
李乾順點了點頭,說道:“想來東朝不會眼睜睜看著此事發生,只要消息傳出,東朝自然不得不重開和議。”
察哥略有遲疑,說道:“若是東朝仍堅持不開和議呢?”
“我們向北朝納表稱臣,想來天祚帝不會拒絕。既然稱了臣,我們的困境天祚帝總不能裝作不見。只要北朝真正干涉,東朝便不得不退。反正對我們來說,對東朝稱臣與對北朝稱臣,唯一的區別就是沒了歲賜。”
察哥沉默了下,說道:“為今之計,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正在此時,斡尼則啰正使秦翊匆匆前來求見皇帝。
斡尼則啰,即皇城司。西夏皇城司,屬次等司,職司同宋朝,官職與宋朝有異,設正使、承旨各四員。
李乾順兄弟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露出疑惑之意。
李乾順招了下手,示意內侍讓秦翊進來。
秦翊與二人見禮,奏稟道:“銀州陶節夫已被東朝皇帝下詔調任河北,銀州城有一萬守軍離城返回橫山嶺脊,正與民夫擴建橫山寨。”
“你是說銀州城如今只剩一萬人馬?”察哥站了起來,臉上露出興奮之色。
“是的。”秦翊躬身道:“不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