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平定丹城
海潮拍打海岸,向守望了它數百年的河谷城發出無力的怒吼,大海已經屈服了,它向這座海濱大城撞擊了數百年,可是它依然屹立不倒。大海的屈服,正如億萬子民對國王越龍屈服那樣,尊敬,并且畏懼。
“陛下,經過臣的重新劃分,東南八十一城里,完全屬于越族的七十座城市人口、田畝的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雷米把手里的冊子恭恭敬敬遞到越龍的手上。
戶數九十萬三千。
人口兩百一十萬。
帶甲兩萬三千……
“宰相。”身穿翠色滾龍袍的越龍問他:“想要提升人口數量,最有效的辦法是什么?”
雷米躬身答道:“很簡單,八個字:獎勵多生,懲罰少生。”
他繼續解釋說:“男子女子到十六歲不婚者,男子多罰兩個月勞役,二十歲不婚者,強制編入軍隊,丈夫死后,妻子五十歲以下,強制改嫁。夫妻二人只生一個子女,稅收多征收兩成,生育兩個,稅收正常并獎勵豬羊,生育三個獎勵糧食財帛,四個免除十年勞役,以此類推,不到十年,我越族人口就可翻番。”
“你說的很好,就按照你的建議去做吧。”越龍把提案拍在桌子上:“當然,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搶,搶來的人口不花錢,不費時間,讓他們自己耕種,反正我越族往西就是森林和沼澤的交界,有大批的土地安置他們。而搶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動用軍隊,我把所有的貴族都殺了,中間再也沒有跟寡人分財產的蛀蟲,我們完全可以擴編軍隊。”他停頓了一下,壓低聲音說:“來做好徹底占據丹城的準備。”
雷米身子一顫,他這才知道,原來進攻丹城的軍隊是越龍皇帝的人。
越龍從王座站起來,負手在空蕩蕩的大廳里踱步:“越族的三萬士兵,多數是老弱病殘,僅有的精銳部隊,在為闕王族的南征戰役里,還有落鷹城外,都消耗的差不多了,現在我們的手上主要有三支生力軍:陽城的百獸營,都是敢于斗狼殺虎的英雄漢子,我手里的無面者,精裝輕鎧,只聽命于寡人。第三支就是寡人被吳氏逼著流放你時,撥給你的一千藤甲軍,我在半個小時前得到情報,狼牙已經順利搶占了丹城。丹城人口七八萬,更是海上的貿易重鎮,既不屬于夏末,也不屬于為闕,用于它的小教皇伊雷凡現在正和黑玫瑰打的不可開膠,這是我們越族千載難逢的機會。宰相,你覺得呢?”
雷米跪拜高聲道:“臣唯陛下之命是從!”
越龍哼了聲,走到大廳的左手邊的墻壁上,忽然猛地一把扯下蒙在一面架子上的羊皮。羊皮之下,是一張長約九尺的橫幅地圖,在橫幅的左下角,越候國的首都河谷城用紅顏色標注,北方的丹城、荷蘭城,一直到夏末金城,往西的凌州、龍庭,都用細描的紅筆詳細標注了人口數量,越龍一巴掌拍在丹城的位置,沉聲下令:“集合所有的士兵,以丹城為中心,守城打援。伊雷凡回援多少人,就吃掉多少人,直到我們徹底平定丹城為止!”
“現在該是沉默者出手的時候了,告訴不死鳥,我希望看到他的巫師在丹城跟我會合。”
“寡人要振興越族,寡人要讓越族的旗幟重新回到龍庭,讓越族的二郎們和寡人一起,問鼎中原!”
把丹城失守的消息通知到伊雷凡的傳令兵早就做好了死的準備,誰也不相信伊雷凡是個好脾氣。可能他在上一秒知道了噩耗,下一秒就眼皮子都不眨的把自己大卸八塊。
魯科斟字酌句的向讓正站在座椅上,握緊拳頭即將爆發的伊雷凡先冷靜下來,不要這個樣子,怪嚇人的。
“我的金字塔!我的金字塔!”伊雷凡咆哮著。
“教皇殿下,您知道,北伐軍已經帶走了大部分的財寶和糧食,丹城里剩下的不多,金字塔里還有八十多個您的侍妾,五六十個閹割掉的衛士,還有些古董繪畫,您從來不喜歡這些。”魯科拽著伊雷凡的褲子,防止他一時怒氣攻心從椅子上摔下來。
“他媽的,狗屎,廢物,賤人,歹毒的毒蛇!”伊雷凡今天穿了條肥大的褲子,他一個縱躍從褲子蹦出來,穿著條內褲在書房里握拳咆哮,周圍的美女姬妾和衛士見情況不對,都悄無聲息的先出去躲著了,免得被伊雷凡的怒火波及,稀里糊涂成了無頭鬼。
魯科提著伊雷凡的褲子跟在后頭,小心的讓他消氣:“您現在有兩條路可走:不理會丹城,繼續進攻金都,或和黑玫瑰簽訂停戰條約,您親自帶軍隊返回去收復丹城,老夫覺得還是第二天穩妥些。雖然丹城里已經沒有什么了……”
“你說什么?”伊雷凡的腦袋幾乎是一百八十度的扭轉過來:“說的倒也對,丹城對我來說沒什么意義了。”
魯科剛松了半口氣,伊雷凡就暴躁的又開始大吼大叫:“可是老子咽不下這口氣,什么狗屁土匪,敢搶劫我的丹城,啊,金字塔還是老子親自設計的呢,憑什么讓他們搶了啊!老子一百多個如花似玉的老婆,都在金字塔里,那可都是老子調教好久的!”
讓伊雷凡先穿上褲子,魯科苦苦相勸:“小祖宗啊,您要成大事何苦舍不得那百八十個女人呢,再說了,哪有土匪有搶劫您的城市的膽子,那明明就是越族趁虛而入的把戲,把一切都推到土匪身上,讓你對越族出師無名。他們直到您在和夏末王族的交戰中,凡事總有取舍,要不然要金城,要不然全線撤軍,您總不能兩線作戰吧。”
“嗯,其實我就是這么想的!”伊雷凡猙獰的對驚呆住的老頭說:“我就要兩線作戰!”他的兩個拳頭重重的擂在桌子上,惡狠狠的大叫:“我要打到金城,活捉黑玫瑰,也要同時收復丹城,把越龍那廝的腦袋當酒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