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的院落內,一長一幼兩名男子正圍著姐弟二人,和聲細語勸解。
也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兩姐弟在那里抱頭嗚嗚哭泣,充滿孤苦無助的感覺。
嗚嗚的哭泣聲,吸引了不少百姓圍觀,見到這一幕忍不住議論紛紛。
“劉家真不是東西,張老三才死沒幾天,就趕來退婚?!?p> “真可憐,留下這一雙兒女怎么活?”
“是啊,年紀輕輕就死了,才給了三兩燒埋銀。這年頭有大人在,都難以支撐下去,更別提只剩兩個未成年的孩子?!?p> 似乎是嫌棄有人圍觀,兩人顯得有些不耐煩,年輕的那個不耐道“張小翠,同不同意你倒是說句話,我劉家自問對你不薄,伯父戰死后,是我跑前跑后,又出錢又出人,安葬了伯父,你總不能因此耽誤我的前程?!?p> 張小翠抬頭看看幾人,忍不住又哭了起來,哭的兩人心煩意亂,偏又不好因此動強。
他劉家跟張家算是世交,幾十年來相互扶持,相互幫襯,走到今天,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今次若非事關兒子前程,關乎后輩命運,他也不會做出張老三剛死,就跑來退婚的混賬事。
“讓開讓開。”
劉瑾帶著人過來,看到這情況也有些愣神,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
前些天太子讓他出面,尋找一些合適的書院學子,并提出了要求,最好是父輩戰死沙場的軍戶子弟。
本來這種事不用他親自出馬,但他知道太子的意思,想要將他們培養成大明的低級將領,若是能有人脫穎而出,執掌一方也不是沒有可能。
特地挑選了有潛力的親自出面,想要結個善緣,沒想到卻遇見這一幕。
隨便抓過一個看熱鬧的鄰居,詢問“怎么有人敢來張家鬧事?”
鄰居磕磕巴巴的將事情說出,劉瑾頓時眼前一亮。
若是普通的軍戶,他連管的心思都沒有,但作為皇家的貼心奴才,他知曉太子有意整頓軍隊,提高軍隊日漸衰落的戰斗力,本能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好機會。
帶著手下小黃門進去斥責道“張老三乃是為國捐軀,豈容你等欺負他家中兒女。”
“大人冤枉?。 ?p> 劉家父子正不知是強逼張小翠同意合離,還是回去再想辦法,看到劉瑾帶著手下小黃門進來,氣度不凡,又身穿麒麟服,顯然不是一般人,忍不住連連喊冤。
他們不過是來退婚的,怎么就是欺負他兒女了,同時又心中奇怪,張家是什么情況,他們又不是聽說,交往的都是些懦弱丘八。
要錢沒錢,要錢沒錢,平時還得找他家接濟,怎么會有人管這種閑事。
“冤枉不冤枉,我會命人查清,至于你們,隨我前去東宮,待我稟明殿下,請他親自圣裁。”
啊!
劉家父子嚇得癱倒在地,怎么也沒想到退個婚,竟然能退到太子那里去。
尤其是聽這位大人的意思,是要庇護張家,他們劉家小門小戶該怎么辦?
周圍人更是嘩然,看向張家姐弟的目光帶著艷羨。
本來張老三戰死,只剩下姐弟二人孤苦無依,又被退婚,整個張家算是完了,沒想到竟惹得太子親自插手。
很多人都恨不得取而代之。
哪怕自己戰死,家人能夠見到太子,那也是天大的福分。
劉瑾卻不管他們心中所想,帶著他們返回宮中,留下小黃門在宮門外教導他們禮儀,等會見駕的時候該如何叩首行禮,自己返回東宮稟報情況。
隨著敘述,朱厚照知道情況,張老三為國捐軀,只留下一雙兒女,姐姐十三弟弟十一,又沒有家族孤苦無依,劉家趁機上門退婚,想要解除兒子與張家女兒的婚事。
當然他們家退婚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并不是嫌張家沒落,姐姐又帶了個拖油瓶,不想自己家受到拖累。
而是因為軍戶世襲制。
這又是一個坑爹的制度。
明代戶籍制度規定,軍戶是世襲的、家族的、固定的,民人一經為軍,其一家便世代為軍,住在固定的衛所。
如果為軍的壯丁老病或死亡,便由次丁或余丁替補;如果某一軍士的一家系已全部死亡,便到原籍勾取族人頂充。
什么意思呢?很簡單,一日為兵,一生為兵,一家人生生世世皆為兵丁。
父親老了,兒子頂替,兒子老了,孫子頂替,只要你這一家還有男丁,就得出人頂上著兵丁的名額。
如果你一家人全死了,沒事,到你老家去找你九族的人頂替。
反正哪怕全家死絕,這個名額,也得在你這邊尋找。
與之相同的還有農民、工匠,全都如此,家族中祖輩是干什么的,你就得干什么。
不存在,我看經商賺錢就去經商,我喜歡種地就去種地。
敢這么玩,是犯法的,會被抓去蹲大牢。
問題是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人一上百,千奇百怪,怎么可能保證每一個士兵的后代,都喜歡當兵,都適合當兵,根本是不可能的。
可人家不管那個,反正只要你是當兵的,后代就得當兵。
所以張大膽別看只有十一歲,還是個孩子,卻已經是大明的士兵,正兒八經的明朝官兵。
這樣的孩子進入軍中,軍中能有什么戰斗力?
同時也因這個制度,劉家才選擇退婚。
張家小門小戶,只剩下兩個孩子,又沒有了家族,張小翠一個女孩子顯然無法從軍。
張大膽若是因為意外死亡,那他留下的兵丁名額該怎么辦?
當然是他姐夫頂替!
誰讓他是跟張家關系最親密的人,他不頂替誰頂替。
想不當這兵,衛所也得把你抓進去。
為了這有很大概率無故被抓去當兵的可能,劉家只能選擇退婚。
世上女人多的是,不至于為了一個女人,就冒著子孫后代都去當兵的風險。
弄得朱厚照很是無語,后世當兵那是有人搶著干,身體不好都不帶要的,很多人甚至花錢送禮去當這個兵。
而現在,因為有被抓去當兵的可能,連幾十年的關系都不要了,寧可被人戳脊梁骨,也得退婚。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堂堂大明之軍,竟到了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