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一白衣道長抱著一只大白鵝,身后跟著個五六歲的孩童路過一個偏僻的村莊。
時候不早了,小道長要找戶人家落腳。
剛進村,就見路上陰錢遍地,家家關門閉戶,甚是詭異。
一陣陰風吹來,玥兒縮在云坤身后:“阿姊!怎么感覺陰森森的!”
“別怕!有我在!”云坤牽起玥兒的手,“跟在我身后,別跑遠了!我們進去瞧瞧。”
天還沒黑呢,路上一個行人都沒有,這村子著實有些怪異。
行了一段路,終于見到個活人,那人縮在一間小破屋下,一身衣服襤褸破舊。
云坤隔得老遠就和他打招呼:“你好呀!”
那人見有人朝他說話,嚇得一哆嗦,抖抖索索的往墻角里擠。
云坤見他沒回應,就朝他走近幾步。
那人見他過來,嚇得失聲尖叫:“啊!啊!……”
云坤也被他這反應嚇了一跳,立馬頓住了腳步。
“你好!請問……”
“別問了!他是個啞巴!”
一道聲從背后傳來,云坤嚇得一機靈。忙轉頭回看,什么也沒瞧見。
“誰?是誰在說話?”
一陣風掃過地面,吹跑了幾張黃錢。
風停后,那聲音又響起:“姑娘,趁著天沒黑透,快走吧!”
云坤前后左右看了一圈,還是沒瞧見人,但聽聲音像個老婆婆。
“婆婆,你好!我們路過此地,天色也不早了,想要在此借宿一晚!”
此話一出,那邊忽然沒了聲音。
良久,那邊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吱呀”一聲,有間屋子的窗開了,云坤尋聲看去,見那窗上開了條窄縫。
窗后邊的確是個老婆婆。她道:“我勸姑娘還是早些離去,莫要在這里停留。”
“婆婆,你看這天都快黑了,我們姊妹兩個又沒個好去處,就想在村里借宿一晚,明兒一早就走,不會給村里造成麻煩的。”云坤道。
老婆婆無奈道:“哎呦!姑娘,不是怕你麻煩,而是這村里頭不太平。”
“李大娘,你還和她啰嗦什么!讓她們趕緊走了!”
老婆婆隔壁屋里傳出聲來,原來都趴在門縫里聽著呢。
云坤道:“大家不要怕,我不是什么壞人。我乃云游四方的金烏道長。”
“別說啦!快走吧!別一會兒把妖怪給招來了!”
村里人都趴在門窗后邊趕她走。
天邊已經烏沉沉的了,天黑不說,有可能還會下雨。
這附近又也沒別的村莊可以借宿。
迫于無奈,云坤還是厚著臉皮道:“各位!我乃金烏道長,剛聽各位說這村里有妖怪,正好。本道長留宿在這,可以幫你們除妖!”
一道粗重的男音傳出來:“得了吧!一個黃毛丫頭會捉什么妖,別啰嗦了,快走快走!”
眾人又都隨聲附和。
玥兒拽起云坤寬大的袖袍道:“阿姊,他們好像不大歡迎我們,我們還是走吧!”
云坤站立不動,不想離去,若是真走了,免不了就要淋場大雨。
思忖片刻,她將水仙塞給玥兒:“玥兒,看好水仙!我有辦法了!”
又從身上掏出一把符來,口中念訣,旋即將符紙拋向空中,手上結出一道金光印,那些符紙紛紛化作黃蝶飛向村子各處。
村民躲在門縫后瞧見她施法,瞧著那些符紙刷刷刷飛上天去,都好奇地將頭探出來看。
云坤將手里結好的金印推到頭頂上空,一圈圈擴開,最后將整個村子籠罩在金色結界中。
有村民好奇道:“這是什么?”
云坤收了動作,慢慢道:“這是結界,上面注了很多法力,可以將一切妖魔阻隔在外。”
有人道:“真有這么神奇?”
玥兒道:“那是自然,我阿姊可是有名的除妖師。”
這回有人大著膽子將門打開問:“你真的是除妖師?”
云坤點頭示意。
膽大的人家戶都開了門,站在門口觀望,膽小的還縮在門縫后邊繼續看情況。
瞧了路中央那兩人一鵝好一會兒。見云坤穿著一身道服,終于有人開口道:“哎呀!可真是位道長啊!”
說話的正是第一個開口和她搭訕的老婆婆。
“道長!你是專來這里收妖的嗎?”
云坤搖頭道:“不,我只是路過此地,想要在這借宿一晚。不過,剛剛聽人說,這村里有妖怪,倘若大家有什么需要,倒不妨說出來,興許,我可以幫上點忙。”
“哎呦!那可就太好了!”
老婆婆忙關上窗,須臾又將門打開,拄著根拐杖,慢悠悠出來。云坤見她滿頭銀絲,皺紋頗多,腿腳又不便利,大概猜了個年歲,許是已到古稀之年。
老婆婆出來將她迎進了屋。“寒舍簡陋,還望道長不要嫌棄。”
云坤笑道:“婆婆說笑了,您能給我一個落腳之處,我已是感激不盡,怎的還會嫌棄。”
“那就好,那就好。”李大娘指墻角的一張床道,“道長,你坐,你坐呀!”
云坤掃了一眼屋內,當真是家徒四壁,居然連個凳子都沒有,墻角擺著一張爛木頭拼湊成的床,床上還堆滿了雜七雜八的東西,竟是沒個空的地方可以坐。
云坤道:“婆婆家里就沒有其他人了嗎?”
“是呀!就只有我一個老婆子了。”
云坤見她似是有話要說,腿腳又不便,于是將她扶到床邊,推了推那一堆東西挪了個空讓她坐下說。
不等云坤開口問,老婆婆自己就說起了她過去的遭遇。
早年間,她有過一雙兒女。老伴死得早,好在他死的時候,這一雙兒女已經懂事了。
她自己也很勤快,整天下地勞作,房前屋后養了些雞鴨,日子雖說不上過得有多好,可吃穿不愁。
沒幾年,兩個孩子長大了,老大聽說到外地做買賣能賺大錢,于是背了行囊和村里同歲的孩子出了遠門。
這一去從此就了無音信,是死是活也沒個人來傳信。
母女倆坐在門口日日盼盼,夜夜盼。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轉眼,妹妹都到了出嫁的年紀,哥哥還沒回來。上門提親的人越來越多,可妹妹舍不得將老母親一個人扔在家里,于是來提親的都打發了回去。
又過了幾年,妹妹歲數大了,竟是連個來提親的都沒有了。老母親又著急,生怕妹妹被自己拖累一輩子嫁不出去,于是又暗地里托人打聽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