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十八路反王
半年后,太和殿。
烈日當空,無風無云。
大殿前廣場侍衛威武無聲,手按刀柄,目光平視,紋絲不動,任汗水滿面,明晃晃的鎧甲反射著陽光,冷漠,肅殺。
榮升為錦衣衛千戶的羅峰緩緩走來,飛魚服,繡春刀,仰頭眺望藏經閣方向,心思沉重,半年前的大變天后,羅峰找遍了整個神都,甚至城外幾百里也沒放過,卻沒有絲毫自己兒子消息。
這個結果讓羅峰愈發覺得藏經閣那位可能就是自己兒子,只是,這太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羅峰將這個秘密壓在心底,誰都不敢透露,甚至強迫自己不要去想。
只是,每每來到太和殿,就忍不住朝不遠處的藏經閣打量。
“羅叔。”一道聲音傳來。
羅峰趕緊回頭,雙手抱拳,恭敬行禮:“卑職參見首相大人。”
來的正是寧無缺,自從確定羅平安是自己師弟后,稱呼就一直沒變,哪怕這半年來羅平安再沒出現,
順著羅峰的目光望去,寧無缺心有猜測,但同樣覺得不可思議,沒有點破,輕聲問道:“羅千戶,聽說嬸嬸有了身孕,恭喜了,回頭讓賤內送點人參過去補補身子。”
“讓首相大人見笑了。”羅峰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這有什么?”寧無缺笑道:“不過,嬸嬸年紀終歸不小,確實需要靜養,回頭我讓太醫令親自去看看,師弟失蹤,嬸嬸心有掛念,難免思念成疾,而今有身孕也好,能分些心思。”
“不瞞首相大人,那小兔崽子不知道死哪兒去了,他娘擔心斷了香火,便冒著生命危險再懷了一個。”羅峰苦笑道。
“嬸嬸高義,無論男女,等大些,帶過來我親自教導武道。”寧無缺由衷地說道。
“如此,多謝大人了。”羅峰感激地說道。
“自己人,無需客氣,傳令下去,讓一品以上官員馬上趕來太和殿,有重大事情需要商議。”寧無缺叮囑道。
“是。”羅峰意識到出事了,趕緊拱手領命,匆匆去了。
寧無缺則看向藏經閣方向,臉上多了些苦澀,暗自呢喃道:“希望真的是你,但接下來恐怕要你出手了。”
這半年來,寧無缺將所有精力和時間都放在改制上,遇到難題盡可能都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就和大家商議,或者干脆擱置,看看再定,不去打擾羅平安都靜修,總算理順。
然而,一場天大的危急正席卷而來……
寧無缺收拾好心情,拾階而上,匆匆進了太和殿,在龍椅下手那張本該屬于太子的座位上坐好,半年前的一場大變后,那張龍椅就再也沒人坐過,以示皇權空落,同時也存了留著給羅平安的心思。
等了一會兒,一品及以上文武陸續趕來。
半年前的那場變革在大家臉上看不到任何影子了,這段時間大家忙著爭權奪利,漸漸發現了改制后的各種好處,抵觸心全消,轉而變成了新體制的擁護者,對寧無缺也就不再排斥。
文武和諧,求同存異,欣欣向榮。
寧無缺等大家到齊后,語氣有些沉重地說道:“諸位,事發突然,而且關乎大明生死,不得已,將大家召集過來商議。”
“首相大人直說吧,什么事?”有人催問道。
“就是,說吧,咱們商量著來。”
大家紛紛附和,已經喜歡上來這種議事感覺,如果是以前,大家爭論半天,要么權臣當道,各方妥協,要么皇上乾坤獨斷,很沒意思,現在不同了,集體投票,參與感,責任感十足。
寧無缺伸手示意安靜后說道:“錦衣衛刺探到到最新消息,已經證實,十八路藩王暗中聯盟,準備十天后同時立國,并約定立國當天出兵神都,打出‘清反賊,復帝制’的旗號。”
“好一個‘清反賊,復帝制’,看來,我們都成了反賊,就是不知道復的是誰的帝制?”一名老臣不屑地說道。
其他人哄然而笑,并不在意,有幾大武王坐鎮,怕什么?
寧無缺卻笑不出來,示意大家安靜后繼續說道:“各路藩王推舉鎮南王為聯盟之首,并約定,先入神都者為帝。”
“鎮南王……倒是個難纏的對手,城府極深,心思機變,有武王境初階修為,算是皇族中的佼佼者。”一名大臣提醒道。
“怕什么,咱們有好幾名武王,百萬大軍,別說區區十八路反王,就算是滅一國也易如反掌。”一名大將笑道。
“十八路反王,這個說法不錯。”寧無缺笑道。
“謝首相大人夸獎。”對方趕緊致謝。
“不過,你說錯了一點。”寧無缺說著目光一凌。
大家臉色微變,豎起了耳朵。
“請首相大人賜教。”那名將領趕緊說道。
“情報顯示,十八路反王各出一名武王境高手,另外,十八路反王和各大宗門、教派暗通曲款,只等立國后奉為國教,這些宗門、教派高手可不少,都會派出武王參戰,人數不詳,但武王總人數恐怕超過四十,可謂天下武王齊至。”寧無缺沉聲說道。
所有人臉色大變。
十個八個武王,大家相信藏經閣那幾位能夠應付,可四十名以上,這仗怎么打?
然而,不打也不行,回到皇權時代,皇位只有一個,遇到個修為強大的,一坐就是幾百年不退,而且還是世襲制,誰也沒機會在哪個位置坐上一坐了。
沒有變革前,大家不做他想。
但變革讓大家看到了希望,首相只是換了個說法的皇帝,而且最多二十年,誰不想上去坐坐?雖然只有二十年,那又如何?
重在體驗嘛!
現在,有人打著“清反賊,復帝制”的旗號殺進來,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的位置肯定要騰出來,更別說那高高在上的位置再也沒機會坐上一坐了。
這怎么能行?
這一刻,所有人想清楚了其中利弊,同仇敵愾起來。
寧無缺將大家的表情盡收眼底,暗自感慨起來,難怪當初確定十年一屆,最多干兩屆,二十年,而不是更長,原來如此。
高,實在是高!
這一刻,寧無缺佩服無比,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后問道:“諸位,十八路反王一旦殺來,天下大亂,先生走的時候說過,絕不允許天下大亂,咱們得商議個章程才是。”
“早作準備,堅壁清野,嚴正以待。”一名將領提議道。
“全民動員,封鎖關隘,上下一心。”另一名將領提議道。
“最重要的是,問問藏經閣那邊意思。”
一個聲音響起,全場靜默。
普通部隊不足慮,但四十多名武王組成的高端戰力怎么辦?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再怎么應對都是輸。
寧無缺也明白其中道理,沉思起來。
北狼王后看看眾人,也思索起來。
半年前,寧無缺親自去了一趟草原,將情況說明,王后知道自己做不了草原的王,沒了大明幫助,自己兒子用不了多久就會死在爭權奪利的戰斗中,與其被殺,不如走出草原,來大明接受更先進的文明,何況自己還能做副首相,分管草原事務。
換湯不換藥,何樂而不為?
進入神都朝堂后,王后拼命學習大明的文化,暗自慶幸當初的決定,草原太落后,太窮了,和繁華、富足、先進的大明想必,簡直是瓦礫和美玉之別。
大明要是被滅,草原肯定也沒好日子過,會被順手滅掉,到時候就不是現在的融合發展,而是臣服為奴,一股危機感涌上心頭,不由說道:“首相大人,草原騎兵不下百萬,可以征調。”
一名老臣苦笑道:“副首相,大明需要的是高端戰力。”
草原高端戰力被羅平安一夜抹掉了,王后苦笑,不語。
“諸位。”寧無缺提高了些聲音說道:“大明不能亂,更不能亡,大家好好商議個應對之法,至于高端戰力,本相去去就回。”寧無缺說著起身來,朝外面走去。
出了太和殿,一路急行,來到藏經閣。
藏經閣正門口,柳三生和血魔王居然在對弈,兩人朝夕相處了半年,守著這道門寸步不離,以往的怨恨居然少了很多。
柳三生持黑子,目光落在棋盤上,頭也不抬地問道:“何事?”
“師父,弟子有要事需要請先生定奪。”寧無缺趕緊說道。
“這半年你不是做的好好的嗎?”
“事關重大,弟子無能了解決。”
“先生在閉關,不容打擾!”
“可……藩王造反,十八路反王很快就會兵臨神都,弟子不怕藩王反,但天下宗門、教派參與進來,屆時,將有不少于四十名武王參戰,修為境界不詳,弟子無能為力,只能來求先生出手。”寧無缺著急地解釋道,滿臉苦澀,抬頭看向藏經閣頂樓,很想高聲呼叫幾句,卻又怕驚了修煉,心急如焚。
“不少于四十名武王?這是要天下武王聯手對付我大明?”
“十八路反王,最多十八個宗門或者教派被奉為國教,其他武王為何參與進來,這不合常理?全天下也就幾十名武王,他們這是傾巢出動,這是要干什么?”血魔王驚疑地問道。
“弟子不知,錦衣衛正在全力追查。”寧無缺趕緊說道。
這時,一道聲音飄來。
“事情已經知道,做好份內之事即可。”
聽著熟悉的聲音,寧無缺大喜,躬身說道:“有勞先生了。”
得到了答復,寧無缺放心地匆匆離開。
柳三生等人則紛紛抬頭看向藏經閣頂樓,精光閃閃。
半年了,終于有了動靜,這是要出關?
為何感受不到任何突破的異常,失敗了?
還是自己修為不夠,感受不到?
那就更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