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老人講故事,梁棟的深夜書屋通宵達旦,進來讀書和聽故事的人越來越多。
梁棟打算給每位百歲老人寫傳記,在別人看來,這些小鎮上的普通人有什么好些的,可梁棟認為他們身上的秘密太多了,而且老人心中的秘密更多,能讓這些老人把他們的故事和一生的經歷寫成書就是一大收獲,而那些探究未解之謎的任務可以慢慢來。
想解開那些傳世之謎,需要不斷積累材料,任何的傳說都不可以放過。對這些百歲老人來說,他們知道的自然比別人多。
梁棟晚上在書屋讀書,白天睡一小覺之后就去找老人聊天,他是同時給百歲老人寫傳記的,誰閑了,他就去誰家,而且帶著錄音筆和筆記本。
梁棟在當地找了一個游手好閑的人當他的助理。這個人家境很好,只是他的父母對他讀書也不看重,只是讓他在學校混個畢業證。
梁棟看到整個年輕人聰明而有智慧,每天領著他出入百歲老人的家里,時間長了,這個年輕人變得很勤奮,每天晚上回來幫梁棟整理老人的口述。
這個年輕人姓吳,梁棟還給他改了名字,這是通過他的父母同意的,他之前的名字叫吳卿,聽起來雖然不俗,但容易被人誤解為無情。梁棟給他改后的名字叫吳憾,希望他今生不會留下遺憾。
很快,第一個老人的自傳初稿就成型了,梁棟把草稿發給大家閱讀,以便改正不恰當的地方。大家看梁棟是一個虛心的人,都很愿意幫助他,梁歡音幫助他整理編纂打印,當地政府給他買了書號,說明這本自傳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
梁棟第一次知道他寫的書可以賣錢了,他的勇氣大增,很快后面的幾本自傳也開始定稿了。老人們的后代對老人的自傳很滿意,只是有些老人口中的秘密沒有寫進去,被梁棟收錄在了一起,單獨成了一冊書,只可內部傳閱。
梁棟的深夜書屋每晚依然座無虛席,吳憾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就連吳憾的父母也每晚都來書屋打量,他們或整理書籍,或打掃衛生,或給深夜餓了的人訂外賣。
深夜小書屋每晚都很熱鬧,燈火通明。這在當地成了夜幕下最人們最向往的地方。書屋的出現,引起了當地一個學習的熱潮,打麻將的少了,讀書的人多了。
包括年輕人在內,讀書成了頭等大事。這樣以來,一個書屋根本不夠用,在梁棟的幫助下,父母出資,吳憾自己成立了一個深夜書屋,就在自己的新房里,那個新房本來是吳憾的父母為他結婚用的,現在做了書屋,還愁沒有娶不到媳婦嗎?
吳憾摒棄了之前的惡習,開始熱愛讀書,梁棟給他的書屋起名為“無憾書屋”,希望來書屋的人都能圓夢。
一些小鎮的高中生和初中生甚至小學生都來書屋讀書了,這里的書讓他們開闊了視野,也讓他們找打了學習的方法和自信心。
時光飛逝。梁棟來小鎮已經兩年了,他在小鎮的每個夜晚都是那么充實。
臨別的時候,全鎮人都來送行。特別是那些百歲老人更是抓著梁棟的房車不松手。而吳憾強烈要求要和梁棟一起去周游世界。
“那你的書屋怎么辦?”父親說。
“你和媽媽先幫我打理,我一定會回來的,兩年后回來,兩年!”吳憾的口氣決絕,他的母親滿臉淚水望著他遠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