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嘯叫了兩輛黃包車,載著他和趙雅萱,直奔南京西路,入住當時上海最豪華的國際飯店。
上海國際飯店(Park Hotel),英文名直譯叫“派克飯店”,地下和地面合計二十六層,是當年上海最高的建筑。
這幢建于1934年的摩天樓,保持“遠東第一樓”的紀錄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它是中國人自己籌資建造的第一幢摩天大樓,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亞洲最先進的酒店,當年被定義為“上海大地原點”,也是一座地標性的建筑。
李肖聽學建筑的同學說過,人類的尖端科技往往來源于軍事科技,而住宅科技的發展,常常發端于豪華酒店高檔設施的進步。
住宅里用的很多新設施、新裝置,都是先在豪華酒店中出現,再慢慢推廣到千家萬戶的。
所以,李肖去外地出差或旅游,都要住一住當地最奢華的酒店,感受一下科技的新發展,順便賞賞美景,品味生活。
到迪拜,就住帆船酒店,享受那超一流的客房設施,感受那管家定制的超溫馨的服務體驗,欣賞帆從海上起的翩然美景。
到新加坡,就入住金沙大酒店,暢游那世界最高的無邊泳池,俯瞰新加坡河的美景,端詳新加坡CBD中心那摩天大廈群的英姿。
到香港,就住半島酒店,與多位歷史名人一起體驗這里的奢華,更是去品嘗了半島酒店那大名鼎鼎的下午茶,這也是眾多香港名人之所愛,不時也會給人們帶來邂逅之喜。
當然,到歐美日的話,李肖在這些地方,都設有一些分公司,那就住自己的豪華私人別墅,或是住到朋友的豪宅里。
住奢華酒店,李肖還有一愛好,就是樓層要盡量地高,其中緣由,從李肖在朋友圈里所發的幾段文字,可見一斑。
“相較于仰望天空,我更愿意俯視大地,因為本就無意于探究宇宙真理,只想把這世間的紛繁復雜,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住得高,自然擁有居高臨下的氣魄,洞察人間秋毫的敏銳,凌駕于俗世之上、超凡脫俗、處之泰然的淡定。”
“爬上珠峰不是想離天更近,而是為了看得更遠。”
進了酒店房間,趙雅萱迫不及待地又撲進李嘯的懷里。
李嘯今天是易了容的,他搞不清楚,趙雅萱是否是因為認出他了,所以才這么熱情。
“Who am I?(我是誰)”李嘯拍了拍趙雅萱的后背,問還膩在他懷中的趙雅萱。
“你是嘯哥哥!”趙雅萱頭也不抬,還是緊緊地抱著李嘯。
“你是怎么認出來的?”李嘯有些訝異地問道。
“一開始沒認出來,后來看到你口袋的派克鋼筆,我就把你認出來了。(李嘯和趙雅萱為了保密需要,說的都是英語,筆者就直譯過來了)”
淺棕色西裝、鮮花和鋼筆,都是接頭所需要的道具,沒想到是派克鋼筆泄露了自己的身份,李嘯不禁又問:“那你是怎么從這支鋼筆,認出我的?”
趙雅萱在李嘯的懷中,抬起了頭,眼里還迸發著崇拜和欣喜的小星星,她得意地說:“這支鋼筆是我送給你的,所以我一眼就認出來了。”
“這可是我當年,獲得全美大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的獎品,主辦方說,這支鋼筆是他們找派克公司定制的,全世界只有一支。”
“鋼筆內膽上還有我的名字呢。”
原來如此,這小妮子,是不是早早地,就想把自己給套牢了,李嘯苦笑著,暗自心想。
“你怎么回國來了呢?國內現在還是兵荒馬亂的。”李嘯關心地問道。
“我研究生畢業了,剛好軍統局到美國招攬人才,我就報名了。”
“嘯哥哥,你知道軍統局為什么要我嗎,你猜猜看。”趙雅萱眨巴著眼睛,抖動著長長的眼睫毛,笑嘻嘻地考較起李嘯。
“這可不好猜。”李嘯打算逗一逗丫頭,便不緊不慢地說道,“你,一個女孩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不會打槍,能干什么呢。”
“誰說的,我會做的事可多了,我在美國,可是學校里的長跑冠軍,我還會游泳、打網球、打高爾夫球、攀巖、騎馬、擊劍,我會的可多了。”趙雅萱不服氣地說道。
“你說,千里迢迢地把你從美國叫回來,再把你培養成一個特務,好像有些大材小用、小題大做了,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你,還有什么特長呢,哦,對了,你是數學天才,我想我明白了——”李嘯故作沉吟了一把。
趙雅萱盯著李嘯,有些小緊張地問:“你明白什么了——”
李嘯故意放慢節奏,慢條斯理地說:“一個數學天才,對于軍統局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那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密碼破譯專家,他們找你來,是讓你來幫忙破譯日軍密電碼的,對吧——”
趙雅萱的眼光里,由一開始的驚訝,慢慢轉變成由衷的欽佩:“嘯哥哥,你太厲害了,這你都能猜出來!”
李嘯心想,我那是站在歷史的高度看世界,能猜不出來嗎。
珍珠港事件之前,戴老板就已經破譯了日軍密碼,得知日本人的陰謀,并通報給美國方面,結果美國人不重視,才招致那么慘重的損失。
看來,在未來的密碼破譯過程中,趙雅萱應該也是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
晚上,李嘯帶著趙雅萱,到飯店餐廳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丫頭對李嘯來接她的這個安排,可是滿意得不得了。
一開始,李嘯也不知道接的是誰,那時想到接了后,還要一路把對方護送到重慶,李嘯心中難免有些擔心,就怕來人不好相處。
看到是趙雅萱,他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和這丫頭相處,李嘯一向都覺得非常愉快。
這次住豪華酒店,費用都是李嘯自掏腰包,沒有花費一厘一毫的公款。但錢花在趙雅萱身上,李嘯覺得也是物有所值了。
李嘯定了一個套間,他讓丫頭睡臥室,自己則在客廳的沙發上,對付了一晚。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2-26/eb9da38a39505ba0c460a45cac691f5aN9XSt6C14Gg8fTB.jpg)
古早月
“技術流”小說中,提及的所有技術裝備,在設想、研制和使用上,都很靠譜。 “技術流”小說中,更重要的精髓與精華是,文中涉及到的,所有戰略戰術戰法,都是切實可行的,包括訓練方法。 如第三十八章中,為了解決別動隊在與日軍特攻隊進行的,兩天多不眠不休的纏斗中,“很多隊員的體力和精神都已超過極限,以至戰斗力下降,造成了比較大的傷亡”的問題。 李嘯一方面“大力加強了體能訓練”。 一方面“加碼進行了魔鬼般的訓練”。 “他安排三個班對一個班,進行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模擬實戰式圍剿。” “三個精明的獵人對付一個狡猾的對手,雙方斗智斗勇,展開了搜索與反搜索、壓制與反壓制、圍剿與反圍剿的你死我活的斗爭,敵我雙方假想敵施展渾身解數,斗了個天昏地暗、精疲力竭后,往往還分不出高下。” “經過多次角色互換的殘酷磨練,多次超越身體極限的嚴酷鍛造,多次近乎崩潰的高強度精神磨礪,一支脫胎換骨、擁有堅強意志和強悍體能的別動隊二大隊誕生了。” 這些描寫,在字里行間,向人們展現了一系列逼真的特種訓練場景,給人以真實感、緊張感、壓迫感,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