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張衛在夏口大破東吳數萬之眾,曹操非常開心,他看了郭淮派人送來的書信,里面詳細記錄了在夏口張衛如何用兵大破徐盛,又如何英勇殺退朱然大軍。曹操心想,如此人才,可惜不能在我帳下,但如今能為我所用,此乃我之幸運,倘若被孫權利用,則我軍危險。“我見張衛此人有勇有謀,如此人才雖然不愿降我,但不能為他人所用,況且自攻陷隨縣以來,此人一直守信,不曾占據一寸土地,故我認為可委重任于他,令他以攻陷建業為目標,不知仲德、公達二人怎么看?”程昱說:“魏王,我認為魏王的想法妥當,如今我軍已占領江夏郡,如突破廬江郡,則可直取建業。但我料孫權必然已經調度軍隊,我覺得后面張衛會面臨很大的挑戰,魏王應提前做好準備。”荀攸補充道:“廬江郡中濡須口乃是東吳建業的門戶,孫權必定重兵布防,我料張衛在此地必然陷入苦戰。我認為魏王到時候可安排部隊隨時做好準備,如若張衛失敗,孫權必然也是元氣大傷,那我軍則可趁機而入,攻克濡須口然后直取建業。”曹操聽后,覺得二位謀士說的非常有道理,隨即便安排手下通知郭淮劉曄二人,讓他二位通知張衛制定方案,目標攻陷建業,并安排手下開始籌備糧草、黃金等物。
張衛和眾人制定了一套東征路線:由蘄春郡進入廬江郡,率先突破皖縣,然后直奔濡須口,攻陷濡須口后橫渡長江,沿著春谷縣、蕪湖港一路北上便可攻陷建業。郭淮看后便連夜差人匯報給曹操。
按照計劃,不久之后,張衛帶領部隊一連攻下邾縣、蘄春兩地,率領約十二萬人進駐蘄春以圖東進。與此同時,孫權一側也開始行動了:孫權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濡須口駐扎,令徐盛、丁奉二人領兵三萬鎮守皖縣,又命令柴桑守將潘璋、張休、陳表、諸葛恪等人率領四萬經過虎林渡江支援皖縣。按照荀攸的建議,曹操安排曹休、徐晃兵分兩路朝皖縣方向進兵。
張衛在軍營中得知孫權這次竟然調動了近三十萬人在皖縣和濡須口阻擊他,他趕忙派人前去打探皖縣東吳將士扎營情況。又聽說曹操安排了曹休、徐晃二人領兵前來,他覺得此事頗為蹊蹺。“此前我等攻打東吳之時,不曾見曹魏一兵一卒上陣,如今張徐二將帶兵前來,我想曹操是恐我等未必能一舉殲滅東吳,他好趁機乘亂而入,既可消滅東吳,又可以削弱我等實力。”蔣琬在帳中分析道。凌統補充道:“我昨晚研究了東吳地圖,雖然東吳調遣重兵把守皖縣,但皖縣守將潘璋有勇無謀,他不是我等對手。只是孫權親自帶領眾和二十萬大軍將把守濡須口,濡須口附近有襄安、臨湖二縣,此二縣為濡須口屏障,相互之間可彼此照應。我等可能難以短時間內攻陷濡須口。”張衛聽后,陷入思考。他想:確實,本次出征濡須口,必然是十分艱辛,而且可能陷入持久戰,需要安排專人確保糧草供給不能出問題。此外,還要盡早攻破皖縣,早日抵達濡須口,以免日久生變,特別是擔心曹魏那邊恐生變數。于是他安排周倉負責押運糧草,爭取在入冬前把大量糧草從襄陽運輸到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