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韋曉萱家,唐行之幾個在一條巷子里吃盒飯。吃了東西,又帶著幾人到附近村子,大喊“雞毛換糖”。
是的,要靠喊,目前還沒有錄音機和大喇叭。
唐爸他們有些害怕。
唐行之倒是不太擔心,他們這里離燕京太遠了,政治氣息沒那么濃烈。在他們這里是宗族勢力最大,維持宗族團結的人肯定要搞點灰的收入,比如偷偷種點東西。
不僅是雞毛,破銅爛鐵、舊棉絮、涼鞋底、鵝毛、鴨毛、牙膏殼,但凡是一個家庭想丟掉的廢舊品,基本都能收。
比較完好的涼鞋收購價是2毛錢,一般人不可能為了2毛錢跑一趟公社吧?又不是都離公社很近。
而換這些東西,唐行之只需要給幾塊糖就行了。
他走了一個村子,一開始他也不知道價格,但也沒人坑他。老百姓大多很實在,知道一定是窮苦得難以忍受了,才會來收廢舊,所以就算是壞人,也很少有坑收廢舊的。
他蹲在地上,用尿素袋裝雞毛鴨毛來秤,旁邊是扁擔和籮筐。
至于唐爸他們三個,到別處吆喝去了。
干一行愛一行是必須的,唐行之態度極其端正。就是他這人比較博愛,可能過幾天就愛別的行當去了。
老百姓這會兒有囤雞毛鴨毛一起處理的習慣,還真給他搜集到了許多。
外帶,還給他得到了一個似乎是老物件的東西。
就走了一個村子,兩個籮筐已經滿了,唐行之和眾人說抱歉,約好過幾天再來。
大伙一個告密的都沒有,反而很開心的和他約了下次時間。
其實這點錢對他來說不重要,只是做給唐爸看,讓這事有點教育意義。以及教傅磊、張三一點東西,他們以后可以自己干,也可以教別人。
對于我國改開后的商業活動,哪怕一年一個級別,唐行之都能整出四十級來,現在周圍一個個體戶都沒有,直接丟出40級那是瘋了,一二級就夠了。要是要搞出一個經商氛圍,等人多了,就可以整頓管理了。
“以后你們閑下來可以像我這么收,如果有人賣出什么老物件,你們感覺有點歷史,就拿來給我看看。但不要高價和人收,騙子多?!碧菩兄f。
“收這些老物件有什么用?”唐爸不理解。
“古董幾千年來都值錢,碰到喜歡的人,可能一件東西值好幾塊錢?!?p> 是的,值好幾塊錢就算多的了。
過個幾年地方盜賣文物非常過分,和2020年嚴格管理可不一樣。那時候法律沒補上這一塊漏洞,為了賺外匯,地方開店收文物再賣都有,就是這么喪心病狂。
也不一定是很名貴的古董,八仙桌、木床、木箱子、錢幣,這會兒其實家家戶戶都會有一點好東西。只不過值不值得唐行之帶回2020,那就不好說了。
距離汽車發車還有一段時間,唐行之讓張三守著扁擔籮筐,帶唐爸到縣城里轉了轉。
現在的縣城和唐行之小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也就廣場差不多,畢竟哪里的廣場都差不多。
小時候會有人到廣場賣刮刮彩,那玩意兒就和騙錢差不多,返獎率極低,而且可以暗箱操作。當時是一對心地善良的老夫妻中了頭獎,好幾千塊,唐行之還覺得這是好人有好報。
想想他以前是真的傻……
沒點故事,怎么騙賭徒的錢呢?
唐爸逛了一圈,見識到了縣城的繁華,有些興奮。
一群人在汽車站等車。
唐行之說:“唐大,我們這里的名人你知道哪個?”
“劉三姐?!?p> “嗯,這的確是一個?!?p> 劉三姐在資料上記載是下里鄉藍靛村人,但這資料是不正確的,因為藍靛村的老劉家是清朝時過去的,而劉三姐是隋唐年間的人。
應該有過那么一個,甚至好幾個劉三姐,故事被人串聯起來了,表達了一種勞動人民面對地主老財的抗爭精神。
故事里的反派莫老爺卻是確有其人,是忻城第12任土司。
“還認識誰?”唐行之又問
“一代廉吏于成龍?!碧瓢终f。
于成龍在他們縣當過知縣?,F在的葫蘆山是死刑犯打靶的地方,后來搞了個成龍湖公園。
能說出這個人來,唐行之忽然明白了唐爸今后的一些作為。
“趁著汽車還沒來,我們四個做一個游戲?!?p> “什么游戲?”傅磊也看了過來。
唐行之拿出了三顆石子,放到了三人手心里。
他說:“考驗你們的經商潛力……假設這是三堆石子,你們各有一堆。市場價是5塊錢一堆,但我現在急需石子,原來說賣給我的沒貨了,但我又必須在某個時間蓋好房子,不然我錯過日子,結不了婚。我如果向你們買石子,你們會多少錢賣給我?不用急著答,給你們三分鐘考慮。注意,這游戲里我們的關系就是互相認識,但不熟悉的人?!?p> 三人沉思,
過了一會兒。
“張三?”
“7塊錢吧,我能多賺點?!?p> “傅磊?”
“6塊不過分吧?”
“唐大?”
“5塊錢,你結婚肯定要花很多錢,我不多收,按價賣給你就是了?!?p> 唐行之點點頭。
他拿回石子,又說:“這時候換成你們要蓋房子結婚,要買一堆石子?;蚴悄銈冊泿椭^我,或是你們抓住了我的把柄,可以壓價和我買石子,你們會壓價到多少錢?還是三分鐘。”
過了一會熱。
“張三?”
“4塊?!?p> “傅磊?”
“4塊?!?p> “唐大?!?p> “5塊?!?p> 唐行之笑了:“唐大你還是老實讀書吧,你不是經商的料。傅磊和張三倒還行?!?p> 唐爸有些沮喪,傅磊和張三則是很高興。
其實這不是測試經商天賦的問題,是測試人性自私程度的,測試的時候不能說得太明白,否則被測試的人就會撒謊了。
當“利己”偏差高到一定數字,那可能極度自私和雙標。反之,“利他”的人是圣母。
日子過去了幾天,唐行之的信寄到了人民日報的報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