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日后,埃德雷伯原有的腐朽與封建也被打破,近些年大量培養年輕人的策略開始彰顯出它該有的力量。
類似維妮這樣學習了先進文化和技能的年輕人才開始登上重要崗位,人們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改變從每一個人開始,從每一天開始,改變我們糟糕的思維方式,改掉我們維持多年的壞習慣,去學習成功者的經驗,減少自身所犯下的錯誤,成功說難不難,只需堅持。”
約翰遜演講的風格與威廉截然相反,他沒有用敵人,用熱血去增加語言的感染力,而是用單調,近乎學術性的告知書來抒發自己的觀點。
民眾可以探討他言語中的深意,平靜而自然的接受新的觀點。
“埃德雷伯這個國家一直都在磕磕絆絆中前行,沒有人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讓國家,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我想大概連女神都不知道人們的未來究竟在哪,否則她早已降臨福音。”
“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和習慣都那么艱難,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如今我們正遭遇著前所未見的困難,但這也是一個變革的機會,事實證明我們之前走的路不太通順,那么為何不換一條路來走呢?”
約翰遜的公開發問徹底喚醒人們的熱情,他們知道自身所在的祖國即將發生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在埃德雷伯從未有過。
再無知的人也知道,這種變化是積極正面的,在經歷動蕩之后,所有人都產生了一股反彈的決心。
沒人想一直在混亂無力的國家生活下去,而比起背井離鄉的凄慘,將自己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則是每一位公民發自內心的愿望。
可是如何走一條新的道路呢,幾乎每一個人都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如今大陸的西部完全被庫塞凡帝國占據,它絕不會允許另一個帝國在大陸中間崛起。
而最初施行的聯邦共和體制,制造了一系列限制自身發展的矛盾,埃德雷伯將來的道路究竟該如何走,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戰爭是現今這個時代最錯誤的手段,唯有發展經濟才是上上之策,如果每一個人的錢包都能鼓起來,我們又何愁為明天而擔憂呢?”
“我相信大家已經知道,最近我們的邊境不太安寧,有一些想趁火打劫的強盜,一直在盯著我們這塊肥肉,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不會將他們視為敵人,反而會將他們變成朋友!”
約翰遜再度提出建國之初的策略,那就是化敵為友增強自身。
當初埃德雷伯就是一些生存不下去的小國聯合起來組成的,既然曾經走過同樣的道路,如今再走起來那就是熟能生巧。
災難日后埃德雷伯成為不少列強想要瓜分的目標,甚至一些宵小也想來占便宜。
換成威廉掌權的時候,大概又會提出以武力鎮壓的策略,可是約翰遜卻提出了新的觀點。
在提出聯合制度的第二天,約翰遜就以驚人的魄力,直接用金錢將侵犯北部國境的幾個小國,變成了埃德雷伯忠實的盟友。
這個舉動為之后埃德雷伯合眾國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是現在,人們還看不見那么遙遠的未來。
在國家內部還沒有安定的時候,約翰遜這番舉動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可是沒多久大家就嘗到這樣做的好處,因為工業再度興起了。
作為商人出身的約翰遜非常清楚商業能給國家帶來的變化,在與生產水平更加低劣的國家聯合之后,原本埃德雷伯生產的那些劣質又差勁的商品,一夜之間成為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一些只有幾萬人口的小國,沒有能力建設完整的日用品生產線,從毛巾牙刷,到尿不濕和玩具,埃德雷伯開始像庫塞凡帝國一樣,走傾銷低廉產品的道路。
國內的工廠區很快就再度繁榮。
“維妮老板早~”
因為維妮的手上也掌握著幾家工廠的產權,在南城區封禁之后,北城區開始逐漸成為埃德雷伯的中心。
說到一個國家的中心區域,那必然是高聳林立的辦公樓和商業中心,為了盡快恢復埃德雷伯的職能,有人建言要拆除北城區重新建設。
深感焦慮的女工們曾找到維妮老板聚眾鬧事,好在事情很快就有了改觀,因為約翰遜不止沒有同意北城區的拆除作業,反而還加大投入興建新的工廠和設施。
北城區開始向更北方擴張,不但郊外興建起新的工廠區,整個工人行業還提高了對女工的重視。
“你們也早。”
在災難日后埃德雷伯不但沒有被困難打倒,反而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此期間,維妮也從一個丟了工作的社會青年,搖身一變成為新崛起的資產家,就連維妮自己都沒弄明白,她為什么就變得有錢了。
有錢的生活是如此的充實,維妮每天都拿著自己的水晶手杖上街閑逛,這并不是為了顯擺她的身家,而是維妮現在的視力不好,不拿手杖很容易摔跟頭。
“您好,請問我的申請有結果了嗎?”
從災難日之后,維妮花了很長時間才恢復正常的行動能力,成為富婆之后她并沒有滿足,而是不停向各個警署投遞簡歷。
在經歷過明珠倉庫那場戰斗后,維妮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反而在父親的影響下,對成為一個行使正義職權的警察有了新的期望。
“喬爾小姐,請進吧!”
警局門口,負責招待的警員很有禮貌的跟維妮問好,現在大家都知道她的父親對這個國家有多么重要,沒人還敢像之前那樣怠慢她。
可這份尊敬讓維妮隱隱覺得不太舒服,她還是喜歡剛回國時,一切都普普通通的樣子。
在新建立的警局門口,維妮忽然有些猶豫,現在整個國家都在變好,或許要不了多久,就不再需要警察這份職業,她回去享受自己富婆的人生似乎也很好。
這份猶豫來得如此突然,一下子就打消掉維妮全部的勇氣,她很想轉身離開,從此不再與警察有任何關系。
維妮很多次都經歷過類似的迷茫,她知道這份想法來源于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如果此時有個人能在背后推她一把,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查理?幻覺嗎…”
維妮在警局門口躊躇的時候,她忽然感覺到一道熟悉的視線,視線中充滿了鼓勵,好似在催促她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當初鼓勵她偵辦卡爾案件時那樣。
可是維妮回過頭的時候,發現身后除了行人與路過的馬車之外,并沒有查理的身影。
維妮感受到的目光似乎是錯覺,但不管是不是錯覺,這都讓維妮的決心變得堅定。
手杖點上警局的臺階,維妮推開與皇冠警署同樣沉重的折頁門,邁著堅定的步子走上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而街道的拐角,有一位光頭男子目送維妮進了警察局,隨后同樣也走上屬于自己的道路。
查理和維妮都開始為自己的新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