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飛逝,時光冉冉。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還在等著我們。很快新的一個學期即將開始,對于我們這些從小就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們來說心中總是有那么一些忐忑。
開學的期間我們最為開心的時候莫過于發(fā)新書了,我們在三年級之前都是在自己村里一個教堂上課,那時候的老師也是我們的鄉(xiāng)村老師,是一個五十來歲的男老師。那時候的教材都是他幫我們帶到學堂來的,像一些附加資料例如:讀與寫這一學習刊物,簡直就是我們的噩夢,相信有不少的小伙伴小時候也有著和我一樣的感覺吧。
小學的課本那時都是彩色的印紙,很大一部分都是圖畫,新書發(fā)下來后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撕開封皮,看看里面有一些什么新的內(nèi)容或者是圖片。隨著我們的翻弄,新書的香味撩撥著我們的嗅覺。
除了領(lǐng)發(fā)新書外老師還會額外給我們一些筆,那時我們都小,附近又沒有小賣部,鄉(xiāng)村里帶著孩子們的大人,一般都是一些留守老人。石頭知道要提前給這些孩子們買筆呢?
老師一次性給孩子們的筆不多,一次也就兩支圓珠筆,孩子們天生愛動,筆也就容易壞,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以后孩紙們要是筆沒有了的話其實都還可以從老師那里另拿的。
開學的第一天是不會正式上課的,當然,除了發(fā)書老師還要組織孩子們打掃時隔一個月沒有打掃過的教室,那時候的教室并不大,所以基本早上很快就能完成的事。做完這些后孩子們也就都可以回家再休息一天第二天開始正常上學。
休息了一天后孩子們就應該被著自己的小書包上學了(在那個年代,因為價值觀的層次不齊有的孩子就比較動手動腳,所以那個時候的大人都是要求孩子們早上要把發(fā)的書全部帶著,放學的時候也需要全部背回家,個別家長。例如我們家就是)。那時候從一年級開始書就已經(jīng)明顯變多了,挺重。
我們那時一天安排課程基本就是上午的三節(jié),下午兩節(jié)就完事了。這課程的時間可是由老師來定得,一半的課程安排是早上的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的早讀,時間大概在一個小時不等,主要是需要老師看表來安排的。早晨的場地都是老師來了以后他來掃的,我們教堂里那時是沒有燈,早上需要十幾二十個人在寬石階上坐著讀書,這樣的光線會好上一些。后面的一天的四節(jié)課也是上課時間不那么確定的,不說太多,就一句:老師的本職是數(shù)學老師,那時是他一個人帶教多項課程的。
有時他數(shù)學上個一兩個小時都是有可能的。當然他語文其實也教得挺好的。也是有可能的。老師是挺全能的,不過一直以來讓我們對他的印象都不是太好。
說起為什么對我們這個老師的印象會如此一般,還是老師的教育理念太難以讓我們這些學生所接受,我們的這位老師他提倡的是什么:棍棒教育
我在小時后本身是成績比較一般的,挨這位老師的打可不少啊,例如我在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出了題驗證我們以前學習的結(jié)果,他在我們十幾個中偏偏抽出班上兩個學習情況和我差不多的同學上臺解題,可惜兩個同學也是沒有寫出來個所以然。老師直接就提著他們兩個的耳朵二話不說就讓他們跪著聽完這節(jié)課,扯耳朵的滋味很是讓人不好受的,開始時被扯著很疼,后來耳朵逐漸感到像有火在烤著一樣,可以說是十分的不好受,再加上跪在冰冷的地上說是為了讓我們能稍微集中注意力聽課一些,但是冰冷與疼痛交加,這種情況下七八歲的小孩怎么可能可以集中注意力呢?
說實話,我原來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而現(xiàn)在我寫到這里了,越寫讓我越是憤怒,那些提倡打著“棍棒教育”旗幟的教育者有多少人是想過什么樣的“棍棒教育”方式適合孩子能更多的注意力是落在學習上,而不是你們這群打著“都是為了學生”主義的老師身上。
這里有寫到一些比較敏感的題目,有意見的可以批評,寫在評論區(qū)。像我這種原來在成績?yōu)橹卸艿竭@種理念迫害的人一定也有不少吧。呵呵,真的是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啊。

莫源·杏
教師,這是一個令人值得尊敬的職業(yè)。我對這個職業(yè)一直保持著我尊敬的態(tài)度。但我希望這中間有的老師不要糟踐了這個職業(yè),老師是引導孩子們的燈塔,不是漁夫的漁網(wǎng),只著重好的學生研究教學方法,那我認為你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是個失敗者!你知道你們毀了多少孩子的一生嗎? 孩子們離開你以后他們也不可能會對你有任何懷念,只有來自他們一生的唾棄。 有意見者可以直接評論區(qū)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