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上課的時候恨不得掏心窩子給學生講課的這些老師話到嘴邊硬咽回去,學生們又不蠢,自然知道這肯定是銀河共和國的絕密事件,在事情即將成功之前,為了不導致社會動蕩,是不會解密的。
有些項目甚至到做完,過了許多年,也才會有解密的機會。至于無敵國外患——此處指的是深淵之外的東西——為何還要設立保密,無他,專精的人太少,隔行如隔山,群眾對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總有一段漫長的適應期,如果不設立保密,有不少工程連完工都困難,更別提在長期的實踐之后證明推行某項保密工程是對的。
銀河共和國的絕密發展目標也不是次次都能有所收獲,但得益于其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及足夠充實的各路智囊,至少不會有絕密工程長期發展之后給當地帶來損失。通常每一項絕密工程解密后,大家都能了解到其中的益處,或至少不會受其所害。
而這些老師既然有傾囊相授之意,又知道第十九支深淵遠征軍的目的,只能說是明白青苗營地對這些學生們并無害處,甚至等他們走出青苗營地,正式得知青苗營地建成背后的目的后,不僅無害,還能大有好處。
不過事情有趣就有趣在這。學生們從種種跡象觀察,都知道青苗營地和之后必定交付給他們的任務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不管怎么想,都找不到之后那“大有好處”的任務究竟應在何方。
若是從接受的教育偏好和身處東部軍區第四深淵遠征軍的實情來看,似乎這場機緣應在深淵。
這是個可以讓人接受的答案,畢竟青苗營地教授的就是與深淵生物作戰的道理,從全球戰略到局部戰爭再到地區戰斗,全都是應對深淵生物的路子。
甚至還在開學的大課上告訴所有學生,青苗營地就是把他們培養成中高級軍官的地方。
領深淵遠征軍在深淵橫掃深淵生物斬獲功勛,當然是一等一的好處。
但,這邊已經沒有留給一支新遠征軍的位置了。
連位置都騰不出來,自然說不上有功勛可拿,也不能算作有天大的好處。
銀河共和國的保密任務也沒有小手筆,如果特意弄一個青苗營地又把保密級別調至如此之高,只是為了讓他們領軍在已經有十八支……現在是十九支深淵遠征軍布防的深淵母星駐扎,沒這個必要。
那么自己這些人,在青苗營地中接受培養,最終究竟要去往何處,才能獲得與青苗營地相匹的機遇呢?
白瑞樹想不通,他曾經覺得是因為深淵里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遠征軍,能在后勤一如往昔的前提下縱橫馳騁,輔佐十八支正軍徹底控制深淵,這才讓銀河共和國設立了青苗營地。
但這個想法在看到虛擬推演系統中為第三輪劇本新解鎖的項目就被白瑞樹推翻了。虛擬推演系統最重真實,不真實無以讓測評有意義,既然在虛擬推演系統中允許他申請可以修復法器的法陣,自然說明,現實中真的存在這種法陣,或許只是這幾天才剛剛研究出來的,但這不影響它現在“有了”。
能夠臨場修復法器就意味著現有的十八支深淵遠征軍能夠徹底控制深淵母星,青苗營地如果真的是為了控制深淵母星而設立,那現在也該裁撤了。
可是青苗營地沒有裁撤,不僅沒有裁撤,甚至還把這項技術原模原樣地搬進了虛擬推演系統,讓學生們在測評時隨便調用,這便說明,青苗營地設立的目的不在徹底控制深淵母星。
白瑞樹想到這兒,怎么也想不通銀河共和國還有哪兒可以給青苗營地學生發揮能力的地方,就不再細想,專心致志地調度后勤去了。
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或者說是不知道現在有人在的地方,莫余接著他剛才的思緒思考下去。
白瑞樹是銀河共和國人,他所接受的一切教育都來自天河文明,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和從地球穿越而來的莫余存在差異。
換句話說,莫余想得到的他不一定想得到,當然了,他想得到的莫余可能也想不到。
莫余曾經想過,銀河共和國設立青苗營地,是不是要對內動刀兵。
正因為白瑞樹不敢想,所以他才要想,畢竟使用天河文明之外的視角去審視天河文明之內的視角審視不出端倪的東西,才能算是圓滿的探查。
老實說這個想法挺欠揍的,莫余自己都覺得惡心,這本也不是他能想得到的東西,只是曾經在地球時代聽說過這種做法,現在白瑞樹想不出頭緒,他就拿來試試。
但還是惡心。
這種思路全無好處,莫余只是拿來審視了一下銀河共和國的舉動,確認銀河共和國并無此意之后就把這種思路丟進了垃圾堆——對應起來就是意識中最不會動用的地方——但還是被惡心到了。
地球文明也不全是光輝燦爛的,即使不是莫余所身處的國度所為,他仍會記得那些曾經發生過的,或是在他猝死前正在發生的,那些與他山水相隔,除了看著便沒有什么辦法的,違背人性的丑惡。
有些惡心人的東西,只要看到了就難免會留下一點影響。只有曾經見過聽聞過對同胞舉起屠刀的人才會想到還有手足相殘之事,那可是真惡心啊。
莫余很高興,至少銀河共和國并沒有用那種惡心人的思路做事。
高興完了,問題還擺在那兒。
青苗營地設立總得有個理由,白瑞樹以銀河共和國土生土長的公民思路想了一遍,沒找到理由在哪。莫余以他山之石——指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可能——來攻玉,也沒能找到理由在哪。
只能說是術業有專攻,這倆人就沒一個是猜測戰略方向的行家,白瑞樹就不說了,真要說起來這就是個普通學生,天賦再好也還是學生。
至于莫余,莫余比白瑞樹還菜,莫余和現在的白瑞樹同齡的時候,還在地球上的大學當廢物型大學生呢。

晉王孟伯仲
6/21存稿,一切為了期末考試。